生態環境部就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8市(州、區)政府和有關部門

央廣網北京9月26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9月26日,生態環境部就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遼寧錦州市長於學利、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長金壽浩、江蘇鎮江市長張葉飛、安徽宣城市長張冬雲、重慶沙坪壩區區委書記江濤、北碚區區長何慶、雲南麗江市長鄭藝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羅紅江,以及安徽省林業廳廳長牛向陽、重慶市林業局局長沈曉鍾、雲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要求嚴格自然保護區管理,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和“綠盾2017”整改落實,禁止以損害自然保護區為代價謀求一時一地經濟增長。

約談指出,生態環境部近期針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組織系列督查檢查,發現遼寧遼河口等7個自然保護區仍然存在大量工礦、旅遊、養殖、房地產等違建項目,侵佔破壞保護區,損害生態功能;相關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到位,甚至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自然保護區違規開發建設活動未得到有效遏制。

其中,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2752口生產油井,其中813口位於核心區和緩衝區,2017年計劃退出63口,實際僅退出17口,一些油井生產時嚴重汙染周邊環境。通報指出,誠通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在保護區建有多處葦田生產設施,並將保護區溼地以每畝15元出租用於養殖蝦蟹。同時違規建設的旅遊景觀道路和油田作業道路頻頻穿越保護區,導致溼地碎片化問題加重。

此外,據生態環境部通報,吉林省琿春市博亞山莊則在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建有別墅,並租用核心區15公頃林地及水塘用於畜禽養殖;核心區還有21處毀林種參點位,佔地約5公頃;延田煤礦位於緩衝區,年開採煤炭約9萬噸,直至2018年8月現場檢查時仍在生產。保護區11家採石場生態破壞區域均未開展修復,核心區和緩衝區內違規取土和散養牲畜問題屢見不鮮。

生態環境部督查發現,2017年12月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指出的問題整改不力,勘界立標等基礎性工作進展滯後,問題排查不嚴不實,違規開發建設情況依然嚴重。

約談要求,有關地市(州、區)政府和林業廳(局)要切實提高認識,加強監督管理,狠抓問題整改。相關整改方案及查處情況應在20個工作日內報送生態環境部,並抄報相關省(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部將適時組織抽查,推動地方整改到位。

約談會上,錦州市市長於學利、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長金壽浩、鎮江市市長張葉飛、宣城市市長張冬雲、沙坪壩區區委書記江濤、北碚區區長何慶、麗江市市長鄭藝、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羅紅江和安徽省林業廳廳長牛向陽、重慶市林業局局長沈曉鍾、雲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等均作了表態發言,表示誠懇接受約談,正視問題、全面整改、舉一反三、狠抓落實,確保有關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到位。

生態環境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華東、西南、東北督察局負責同志及有關人員參加了約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