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帶娃溼紙巾不離身?你在餵寶寶吃消毒劑!

平日裡帶寶寶外出,寶寶的小手是許多家長嚴防死守的對象。

好奇心旺盛的小傢伙們本來就愛東摸西摸,小手最容易接觸各種細菌。要是趕上寶寶口欲期還沒過,不知道剛摸過哪兒的小手眨眼就塞進嘴裡了,寶寶甚至還會抓東西往嘴裡送。在大人眼裡,簡直就是在生吃各種細菌!

所以,充當“細菌媒介”的小手自然成了家長的重點清潔對象。出門在外找洗手間、隨時倒水洗手都不方便。隨抽隨用、還帶有消毒效果的一次性溼紙巾,自然成了家長們首選的清潔用品。寶寶手髒了、要吃東西了,隨時擦一擦,看著乾淨的小手,感覺整個人都好了。

但!這個習慣正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寶寶的免疫力和腸胃健康。

以乾淨的名義,消毒劑正大舉殺滅寶寶肚子裡的益生菌

現在市面上的溼紙巾很多都帶有清潔劑、殺菌劑等消毒劑成分。

用這樣的溼紙巾給孩子擦手後,手上的細菌是被消滅了,可擦拭之後,等消毒劑液體中的水分蒸發,凝結出的固體顆粒卻會留在孩子的手上。當孩子再次吸吮手指時,消毒劑顆粒就會溶於孩子的唾液內,進入胃腸道。

正常的腸道中,充滿不少益生菌,它們不僅可以幫助人體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還能保護腸道黏膜免受致病菌的侵襲,抑制致病菌在胃腸內過度繁殖,避免疾病的發生。

消毒劑當然不可能區分出哪些細菌對人體有益,哪些細菌對人體有害,只會一視同仁地全面殺滅,結果就會導致腸道內菌群失調。

日常帶娃溼紙巾不離身?你在喂寶寶吃消毒劑!

腸道菌群失調危害大

  • 腸道黏膜損傷

腸道黏膜表面的細菌層受到破壞,腸道黏膜暴露在外,就會造成黏膜損傷。

損傷的黏膜會出現炎症樣反應,導致大便中出現少量的紅細胞和白細胞,還會影響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會令孩子感覺胃腸不適,出現輕度腹瀉、腹痛等。

保持孩子腸道的正常菌群,不僅可以避免孩子的胃腸受損,促進營養吸收,還可避免胃腸感染或加速胃腸感染的恢復。

日常帶娃溼紙巾不離身?你在喂寶寶吃消毒劑!

  • 黴菌大量形成

腸道正常細菌可以抑制致病菌在腸道內過度繁殖。如果腸道菌群受到消毒劑破壞,黴菌就會大量繁殖,形成黴菌性胃腸炎,包括口腔在內的整個消化系統就會形成白膜樣黴菌附著現象。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鵝口瘡。而家長能見到鵝口瘡時,意味著寶寶的整個消化系統都已經出現類似的表現了。

日常帶娃溼紙巾不離身?你在喂寶寶吃消毒劑!

避免溼紙巾引起的胃腸傷害,從新習慣開始

  • 可以使用清水清洗過的溼毛巾或手絹給孩子擦手,儘量不使用消毒溼紙巾。
  • 如果使用了消毒溼紙巾,應該再用清水清洗孩子的雙手,以清除手上的殘餘消毒劑顆粒,避免慢性消毒劑食入現象的發生。

其實,正常狀況下,我們會不斷吃進對人體有害的細菌,但每次吃進去的數量有限,也會被腸道中的益生菌抑制住。與其為孩子創造一個過於“乾淨”的環境,影響寶寶和細菌“鍛鍊”的機會,不如提高寶寶自身的保護力,讓TA更加有力地抵禦致病菌的侵害。

通過母乳餵養,不僅可以給寶寶提供腸道菌群,更富含各種天生免疫活性物質,尤其是高達440mg/L以上的乳鐵蛋白,能充分激發寶寶的天生保護力,為寶寶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而對於即將開始混合餵養的寶寶,可以選擇乳鐵蛋白含量滿足寶寶天生需求標準的奶粉,保證寶寶攝入水平。

日常帶娃溼紙巾不離身?你在喂寶寶吃消毒劑!

講究衛生、保持乾淨沒有錯。但過於“乾淨”,對我們的正常生活是有害的,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家長們可以降低對“乾淨”的要求,不必過於擔心環境中過多的有害菌會損害寶寶健康,日常可用常規換氣、清洗代替不同程度的“消毒”行為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