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爲何要祭拜這個逝世六百多年的皇帝?因他說的一句話實現了

大家都知道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皇帝。1912年12月12日,在權臣袁世凱的斡旋之下,清帝溥儀終於宣佈退位。這意味著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統治終於要畫上句號。

孫中山為何要祭拜這個逝世六百多年的皇帝?因他說的一句話實現了

可是,就在溥儀退位之後,身為領袖的孫中山先生夜不能眠,奮筆疾書,在次日凌晨便率領文武百官去祭拜了一個人,一箇中國皇帝,為什麼呢?因為他曾說過一句話。

1912年發生了好多事情,新舊思想相互沖劑,局勢動盪,各省紛紛獨立。大清王朝不得已將袁世凱視為拯救世界的救命稻草,無奈此人權衡之後,還是走向了先進者的陣營。1912年12月,袁世凱頻繁進出於紫禁城,見太后,見皇后,見各類王公大臣,甚至見年僅六歲的兒皇帝,就為了一件事情,逼這個小皇帝宣佈退位。

孫中山為何要祭拜這個逝世六百多年的皇帝?因他說的一句話實現了

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東西,誰也不願意就這麼輕易的扔掉,但有時候,識時務者為俊傑,扔掉,反而是一種解脫。達成共識的方法有很多,威逼,利誘,色誘和欺騙,不知道袁世凱當時用的是哪一種,反正目標就這麼達成了。

1912年12月12日,裕隆太后點頭,張騫起草,太監宣讀,年僅六歲的溥儀就這麼向世界宣佈自己退位,清朝統治到此為止。估計那時候,他連退位是什麼意思都不懂,但是後來的歷史證明,退位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即使中間還有一點不怎麼愉快的插曲。

孫中山為何要祭拜這個逝世六百多年的皇帝?因他說的一句話實現了

可就是溥儀退位之後,中山先生先是感慨讚歎,接著是如釋重負,可是就在那一瞬間,他突然有一個決定,一定要去見一個人,確切的說是一個皇帝。這個皇帝在歷史上褒貶不一,有人說他勵志,開明,大功無量,也有人說他多疑,兇狠,斬草除根,但是,中山先生就是要拜見他,而且真的去了。

孫中山為何要祭拜這個逝世六百多年的皇帝?因他說的一句話實現了

那這個皇帝是誰呢?就是歷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這位朱重八一生都是一個傳奇,從一個放牛兒郎到大殿之上的一國之君,不可以說是不奮鬥,不可以說是沒才華,作為開國君主理應被無數人敬仰。可是,中山先生為何要去拜見這個已經在歷史上逝去六百多年的皇帝呢?

有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中山先生自然也不能真正的與這位六百年前的皇帝促膝而談。但是中山先生當時是說過一句話的,他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踐行八個大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孫中山為何要祭拜這個逝世六百多年的皇帝?因他說的一句話實現了

溥儀退位後,韃虜就已經驅除了,中華也已經恢復了。中山先生想之又想,覺得該有個傾訴的地方,也該有個傾訴的人,所以他徹夜不眠,親書祭文,于于次日去祭拜了明朝的第一個皇帝——朱元璋。那篇祭明太祖文蕩氣迴腸,至今仍然被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