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施工企業如何正確規避所得稅風險!

「乾貨」施工企業如何正確規避所得稅風險!

施工企業如何確認收入,實務中有按完工百分比確認的,有按照收款確認的,也有按照工程量結算確認的,也有按照開票金額確認的,不排除還有將以上方法混用的情況。從政策規範的角度來看,到底施工企業到底如何確認收入呢,本文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一、會計政策規定

「乾貨」施工企業如何正確規避所得稅風險!

建築施工企業(包含建築勞務公司)如何正確確認收入,可以參考的文件有《企業會計準則》15號—建造合同和《施工企業會計核算辦法》(財會〔2003〕27號)。以上兩個文件均要求根據合同的結果能否可靠計量,分情況進項會計處理:

(一)合同結果能夠可靠估計

如果合同結果能否可靠估計,即能夠取得合同預計總收入、合同預計總成本及完工進度的,應該按照完工進度確認收入。合同預計總收入應該包含合同變更、索賠和獎勵收入,計入合同預計總收入的變更、索賠和獎勵收入應該符合收入確認的原則和要求。一般固定造價合同以合同金額為預計總收入的合理估計數。

合同預計總收入與合同預計總成本金額的取得應該具有客觀性,不可以隨意調整。實務中應該以工程部門的測算結果為準,如果涉及變更的,應該以相關資料為依據進行合理估計。

本期確認的營業收入=合同預計總收入*完工進度-截止上期末累計已經確認的營業收入

本期確認的合同成本=合同預計總成本*完工進度-截止上期末累計已經確認的營業成本

完工進度的確定有三種方法:

1、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佔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成本法);

2、已經完成的合同工作量佔合同預計總工作量的比例(工作量法);

3、實際測定的完工進度。

例如,某路橋工程合同預計總收入為5,000萬元,合同預計總成本為4,500萬元,截止2017年10月31日,累計實際發生合同成本2,300萬元。截止上月末,賬面累計已經確認營業收入1,800萬元,累計確認合同成本1,650萬元。問:2017年10月份應確認多少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

完工進度=2300/4500*100%=51%(成本法)

營業收入=5000*51%-1800=750萬元

營業成本=4500*51%-1650=645萬元

(二)合同結果無法可靠估計

合同結果無法可靠估計即合同總收入和合同總成本及完工進度無法準確預計的情況下,需要分情況探討收入的確認。

1、預計虧損合同

建造合同僅能夠收回成本的,合同收入以能夠收回的合同成本確定,不確認合同毛利;建造合同的成本預計無法收回時,會計準則規定應按照發生的合同成本確認確認營業成本,不確認營業收入,即將無法收回的合同成本計入合同毛利;同時,當合同預計總成本大於合同預計總收入時,應將合同預計損失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具體公式為:

應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合同預計總成本-合同預計總收入)*(1-完工比例)

虧損合同確認合同損失時,應該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預計虧損額,進行賬務處理。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計提的合同損失,只有在實際發生時才能在所得稅前扣除,否則在所得稅前作納稅調增。

2、單價合同且總工程量無法準確預計

建築施工項目簽訂單價合同,而且總工程量無法準確預計,這種情況如何確認收入和成本,在相關會計文件中並未明確,我們認為應該按照甲乙雙方確認的進度結算資料確認收入,或者按照合同約定的成本加成比例確認營業收入,按照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確認營業成本。

二、會計準則相關規定與企業所得稅法對比

按照準則相關規定所確認的收入和按照所得稅法確認的收入是否一致,我們來進行一組對比: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當合同結果能夠可靠計量時,會計準則和所得稅法的規定基本一致,均要求按照完工進度去確認收入;當合同結果不能可靠取得時,按照會計準則規定計提的相關損失不得在所得稅前扣除,只能在實際發生時據實扣除。

三、所得稅風險控制

無論採用哪一種方法確認營業收入,年末都應該按照所得稅法的規定進行自查,調整應納稅所得。未採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的,應該按照完工百進度檢查調整;採用完工百分比法的,應該按照以下方法進行自查:

(一)如果採用成本法完工百分比法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的,年末應該關注是否存在未及時歸集成本導致確認的完工進度明顯小於形象進度或者按照工作量法確認的完工進度,從而導致營業收入確認不足。

(二)採用工作量法確認完工百進度的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的項目,年末應該關注該完工進度是否存在因未及時辦理結算而明顯小於形象進度或者按照成本法確認的完工進度,從而導致收入確認不足。

(三)關注營業收入與增值稅應稅收入金額差異

建築施工企業按照建造合同確認的營業收入與增值稅應稅收入往往不相等,這是由兩種稅收政策差異造成的,不需要調整。但是,企業仍應關注該差異的合理性,否則會引起稽查風險。例如,開票金額遠遠大於確認的收入金額,這種情況存在兩種可能,即提前開具發票或者收入確認不足,都是存在風險的。如果屬於客觀原因造成的,應該保留相關資料應付稅務稽查。

源自:建安財稅圈 版權申明 作品的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立馬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