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增強彌河流域防災減災能力

壽光日報全媒體記者孫波 9月25日,濰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曙光帶領有關人員調研彌河流域防洪規劃情況。他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從根本上增強彌河流域防災減災能力,找準問題,提高標準,按照全域統籌、系統治理的思路,制定好彌河流域防洪規劃方案,切實保證流域治理成效,促進彌河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濰坊及我市領導田慶盈、林紅玉、劉建國、馬清民、趙緒春、桑文軍、王麗君參加調研。

彌河干流流經臨朐縣、青州市、壽光市、濱海區,治源水庫以下長度168.3公里。支流丹河流經臨朐縣、昌樂縣、壽光市、濱海區,荊山水庫以下河道長度75.2公里。調研中,劉曙光一行先後來到彌河張建橋城區段、口子村段、分流口行洪不暢段查看現場、聽取彙報、研究方案。每到一處,劉曙光一行都詳細詢問河道現狀行洪、現狀過流、現狀防洪能力和現狀阻水等情況,認真對照防洪工程規劃平面佈置圖和流域水系圖,與有關人員就防洪規劃以及規劃實施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劉曙光指出,要充分認識做好流域治理的重大意義,堅持規劃引領,提高規劃標準,統籌做好市內彌河等幾大流域防洪規劃,推動災後重建工作開展。要完善彌河治理綜合協調機制,由災後重建指揮部統一協調指揮,水利、規劃、國土、財政、交通等有關方面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統籌解決好流域治理涉及的各方面問題。要把彌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統籌結合起來一體規劃,增強規劃方案的整體性。丹河、堯河等彌河支流,要一併納入流域綜合治理,確保下游排灌系統發揮應有效應。要明確時間節點,按照先急後緩的原則,在明年汛期來臨之前,確保行洪安全的工程全部完成。要把流域治理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在流域規劃治理的基礎上,把彌河流域率先打造成全市鄉村振興示範帶。

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田慶盈要求,要提高規劃標準,同時注重規劃的可行性。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河道行洪“卡脖子”因素,重點解決橋樑、城市設施、河道內農田作物等關鍵問題,確保河道行洪流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