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最近到烏蘭布統待了幾天,由於是第一次去,第一天便住在壩上老張店中,清晨4點起床,老張帶領幾十輛車一起去拍攝日出。老張帶的這個地方叫做敖包吐,景色不錯,可是我發現很難出片,從下圖可以看出,景色中很難找到一個適當的主體。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拍了幾張並不滿意,我開始注意到地上的野菊花。“我花開後百花殺”,秋天的草原上只剩下菊花在綻放了。下面是上圖中攝影師腳下的菊花,可以看出花朵很小。我於是換上了14-24大廣角。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雲漫老師說過,“小景物,大風光”,許多被普通人忽略的東西,往往最能打動人的心靈。朝向陽光的一面,已經到處是人,於是找到背陰的地方,使用5張焦段合成的方式完成了下面的圖片。在後期的時候,發現最上面的菊花還是不夠清晰。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把小景物融入大風光,既有小景之秀美,又有大片之磅礴氣勢。同樣,下面的圖片拍自烏蘭布統的將軍泡子,4張焦段合成,之所以稱之為泡子,就是一個淺淺的水潭,真沒什麼景緻可言。圍著泡子轉了一會,發現水面開著一些小黃花,很是美麗。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對於超廣角鏡頭而言,位置差一點,畫面變化就很大。相機高一點,小黃花在畫面中太小,低了,水面中其他的花就會在一個平面上,突出不了花的繁盛和水面的廣闊。所以,相機架設高度試了好幾次,最終幾乎貼著水面。為了突出水草的紋理,前面加了一片偏光鏡。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對於一些比較大的景物,相機可以離景物稍遠一點,通常3張焦段合成即可。例如,下面的野草,我只使用了2張焦段。對著草拍一張,然後對著遠山拍一張。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如果相機再高一點,則一張即可成片。例如,下面圖片的前景是水中的枯樹和地面上落葉,由於相機架設的足夠高,所以拍攝時與平常風光照沒有區別。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由於廣角鏡頭的透視效果非常明顯,當畫面中有需要保持橫平豎直的景物時,就需要注意了。在拍攝構圖時,上下要適當留出一點梯形調整空間,調整完畢後對畫面進行適當的剪裁即可。注意下面圖片中的樹木,我在Camera Raw中矯正了半天,最後又在PS中使用自由變形工具矯正了好長時間,才達到樹木的直立效果。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下面是未矯正時樹木的效果,可以看出兩邊的樹木都是倒向各自一邊的。

以小見大,用好超廣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