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知識付費,我們應該怎麼看待?

視聽會演


簡單聊一下個人感受吧,也不能說給出一個終極答案,事實上,“知識付費”最大的原罪就是它似乎對每一個領域的每一個問題都給出了近乎完美的終極答案。

我認為,在現代社會,知識就好像海量信息的集合。信息有一個特徵,你能通過對它的分析、理解與演繹,從而生產出全新的信息。知識也是這樣,只不過知識是略微成了體系的、分門別類的知識。

但是新信息和新知識的再生產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輸入人的“深度思考”。但是知識付費的出現,直接略過了“深度思考”這一步驟,就好像把一個產品包裝得精美華麗,然後直接送到你面前了,你要做的就是享受它所帶來的“效用”。

至於這個“效用”究竟還剩多少成色,就未可知了。因為在實際運作團隊中遇到一些瓶頸,我曾經去閱讀了關於團隊管理的某本書,對其中的一些理念很是疑惑,正好看到“得到”上有一堂五分鐘的“團隊管理全解析”微課堂,就點進去看了,知道了一些牛逼的概念、方法論,於是興高采烈地拿去用了。

事實證明,那些概念、方法論在我的管理實踐中沒有起到多少作用。我後來才想明白,原因有:第一,那個微課堂輸送給我的都是極其精簡的知識,讓我忽略了研究、摸索的艱苦階段,自然少了自己的感悟;第二,它全體系的高端知識,根本不適用於當時我的初創團隊。

本質上說,“知識付費”瞅準了現代人對於時代變化迅疾所表現出來的焦慮不安,給了人們一個緩解焦慮、拔高個體的解決方案。我不能說完全反對所有的“知識付費”,諸如歷史文化、自然科學,如果只是當做簡單瞭解、增加一些談資,通過去吃別人做好的蛋糕來汲取營養倒是很方便。但是要做深度研究、要做專家,那麼沒有捷徑,唯有艱苦地自己去啃相關領域的知識,而且是成體系的知識為好。當然,還有一個條件,在這個加法上,別忘了親身實踐體會,從“知識+實踐”的雙重加碼上,你能構建出獨屬於自己的認知這個世界的思維模型。


財經無忌


最近幾年,知識付費逐漸在國內興起,它成就了一批創業者和知識的生產者,現在已然成為一種潮流,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那麼,如何看待和理解這種現象呢?


我的觀點非常明瞭:知識付費的興起,是一個好現象,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它對於知識的提供者、使用者以及整個社會,都能帶來福利的增加。


在知識付費中,使用者和提供者交易的對象是“知識”,使用者向知識的提供者支付一定的價格,從而獲得享用知識的權利,知識的提供者通過生產知識產品而獲得一定的報酬。從這個意義上看,作為一種產品,知識和一般的產品沒有本質區別。因此,前面說的“使用者”即為知識產品的消費者,而“提供者”即為知識產品的生產者。知識付費正是知識這種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一種交易現象。


首先,知識付費會使得知識的消費者受益。消費者作為知識產品的需求者,通過付費,獲得了知識產品的使用權,其效用增加。我們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周圍的許多事物都在迅速發生變化,人們對知識的需求急劇膨脹,如一個創業者想在一個星期之內掌握基本的經濟學或管理學原理,一個新晉的媽媽想更好地育兒,一個失戀的大學生渴望走出痛苦的捷徑,一個被惡意傷害的無辜之人想將施暴者訴諸法院而不懂得法律知識;等等,不一而足。現實中,每天都有無數的人需要快餐式的知識來幫助他(她)們解決問題,僵化的學校教育、老套的課本知識和冗長無趣的來自父母的說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各式各樣的需求,他(她)們需要“拿來主義”式地吸收知識。


向知識的提供者付費,使得他(她)們通過“消費”知識這種產品而增加了自身的效用。在此過程中,知識的提供者獲得了報酬,增加了其作為一個生產者的利潤。因此,知識付費也增加了知識生產者的福利。最終,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組成的整個社會將會受益。


另外,整個社會的福利增進不只是因為消費者和生產者單純地相加而得到。原因在於,知識具有正的外部性,其含義是,知識會外溢給其他人。當一個人周圍的夥伴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時,這個人也有更大的可能性變得有知識。這導致的結果是,長期來看,整個社會的福利增進會大於短期內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福利增進之和。


那麼,如果人們不向知識付費,即免費使用知識產品,在享用知識帶來的效用增加的同時卻不用付出成本,豈不是會有更大的福利增進?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當人們使用知識產品而不願為其支付相應的價格時,知識的擁有者將沒有足夠的激勵去生產知識產品,或者只會提供劣質的產品,最終人們將得不到或者只能得到低質量的知識服務,知識這種有價值的“資源”將會閒置在知識擁有者的大腦裡,這對整個社會來說將是巨大的浪費。


作為一個新興且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產業,知識付費是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知識的需求而興起的。我們不應當對“付費”二字具有牴觸心理,而應當積極地去擁抱、甚至去參與這一新生事物。當我們使用別人的“產品”而沒有支付任何價格時,我們就不會持續地享受知識產品帶來的便利,或者只能享用劣質甚至錯誤的知識。

記住經濟學的告誡,免費的往往才是最貴的。


常四荒學經濟


我認為知識付費是可以的,但是問題是現在的知識太浮躁了。寫知識的人,大部分時間,不是考慮知識的質量。而是考慮市場需要,考慮如何能把知識賣得更高的價錢。這樣其實是不好的行為,但是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知識付費其實還有一定的成長空間,但願以後能出現全新的模式。對現在這個模式我表示不太認可。


美國硅谷生活


知識付費無可厚非,相當於把課堂上的教師搬到了網上。但目前大家幾乎都是為成功學、大道理、故事等付費,看因付費而得利的“大家”就知道了。甚至有些人甚至成了某些人、某些書的營銷工具進而謀利,網上監管應該提前介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