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你的記憶裡是否有那麼一條街道

讓你魂牽夢繞?

家鄉的街道沒有華麗的外貌

沒有精緻的店鋪

但它有著一股力量

總能讓你惦記著

回去看看

↓↓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巨甸鎮位於縣境西部,東與迪慶州香格里拉縣上江鄉隔江相望,南接金莊鄉,西與魯甸鄉相連,北與塔城鄉為鄰,被稱為金沙江畔的明珠。

↓↓

-

-

“花馬國”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巨甸,納西語稱“固堆”,有些史料記載“固”是九,“堆”是地方,意為九個區域,故名。唐代稱巨甸為“九賧”,元初改稱為“巨津”。清初更名為“巨甸”,沿用至今。據正德《雲南志》卷十麗江府日:“花馬山,在巨津東南150裡,名花馬國者本此。”巨甸鎮在元、明時期屬巨津州,清代設巨甸塔城約。清末民初改為巨甸裡。

-

-

“大渡口”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現巨甸鎮,曾是元以前納西族文明的中心,元時稱的巨津,指的是大渡口的意思,當時它不僅是維西通內地的必經要道,也是大理和吐蕃交往的必渡之口。如今鎮東的江邊,雖然修建了多處江橋,但古渡上仍有渡船,秋冬季節還可乘坐渡船觀賞江景。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巨甸鎮屬於河谷地帶,風景四季各異,隨著每個季節農作物的更替,呈現出來的景色更是不盡相同。彷彿每個季節,巨甸壩子就會換上一件新衣裳來供你觀賞。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圍繞著巨甸壩子的金沙江,也趕著熱鬧般變換一番。以前有個外地人沒來過江邊,他聽說金沙江的水清澈無比,決定騎車前往。結果他來的時候剛剛趕上六月份,江水正是渾濁。一心想看清澈江水的他索性便在巨甸住下了,後來被傳為“金沙江畔也留客”的佳話。

-

-

老街道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巨甸的集市多年未曾有太大變化,最多也就街道中心從北向南一路遷移了過去。記得小時候,巨甸街的中心叫四方街,那時候還不時有廣場電影可以看,在那個看電視都很奢侈的年代來場電影自然是呼聲很高的。聽長輩們講,當時有相親對象的,約著去看場電影也是很時尚的一件事了。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平日裡,四方街會有各個村過來打長牌的老人,他們不時看看路人,不時小聲嘟囔一陣。那時能夠悠閒打長牌的老人家多是六七十歲的樣子,不知什麼原因,現在很少能夠看到這個年紀的老人悠閒自在的在街邊打牌了。

每月逢5日是巨甸趕集日,這天,除周邊的村民外,四周的藏族、傈僳族、白族、彝族、普米族都彙集到巨甸街上,出售他們的山貨特產,採購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假如你節日時去,會看出他們與周邊民族長期交往中在歌舞上受到的濃厚影響,多元的名族藝術正是這裡的特色。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菜市場位於街道最南邊的位置,這裡是集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僅僅是靠近,叫賣聲、交談聲便也不絕於耳。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原本並不寬敞的街道如若遇上趕集日便顯得更加熱鬧了,要是背個菜籃子穿梭在其中那你就可以體驗走兩步退一步的步伐了。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小時候每個趕集日都過得像一個小節日,總要跟著大人去街上擁擠一番。然後去吃上一碗巨甸涼粉或者小鍋米線,導致現在回巨甸也不忘去吃上一碗心心念唸的涼粉、米線。巨甸小吃很難得的保留了那種小時候的味道,總能鉤得人不能忘卻。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金沙江畔|巨甸老街記憶

路邊的小書店略顯陳舊,畢竟它差不多經歷了一代人的青春那麼長久。它就靜靜的待在那裡,也很少見人進出,但書架上的書籍還是擺得滿滿當當。書店的主人似乎經常不在店裡,看著有人進店才會出現一會兒。或許這就是一個老書店本該有的模樣,承載著年輪,不慌不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