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利茲國際鋼琴比賽圓滿落幕,華裔選手陸逸軒摘得桂冠

英國利茲國際鋼琴比賽圓滿落幕,華裔選手陸逸軒摘得桂冠

英國利茲國際鋼琴比賽(Leeds International Pianoforte Competition)是全球最有影響力、最頂尖的鋼琴比賽之一。創立於1961年,由英國範妮·沃特曼夫人爵士和馬裡恩·索普爵士資助而發起。 利茲國際鋼琴大賽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鋼琴家開始職業生涯首選通道。大賽每三年在英國第三大城市利茲舉辦。

今年,第19屆利茲鋼琴比賽於上週六晚評出了各位獲獎者。其中冠軍由來自美國波士頓的20歲的華裔選手陸逸軒(Eric Lu)贏得,他對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的詮釋,和他極其自信的表現使他獲得了最高獎,並同時獲得了Hallé樂團獎。

英國利茲國際鋼琴比賽圓滿落幕,華裔選手陸逸軒摘得桂冠

利茲國際鋼琴比賽1961年由Marion Stein Fanny Waterman和Roslyn Lyons創建,其中Waterman是如今的會長兼藝術總監。第一屆比賽於1963年9月舉辦,位於利茲大學的大廳和利茲市政廳。比賽是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 (WFIMC)的成員之一,1965年加入2011年退出。

1963年第一屆利茲國際鋼琴比賽由英國鋼琴家邁克爾-羅爾Michael Roll獲得一等獎。大賽一般(除1996年後,恰逢千年之交,它被延遲一年舉行) 每三年舉行一次,每一次產生了了許多偉大的鋼琴家。拉菲爾·奧羅斯科在1966年奪冠,隨後3年後魯普於1969年奪冠,佩拉希亞在1972年奪冠。更偉大的贏家 - 迪米特里·阿列克謝耶夫(1975), 米歇爾達爾貝託(1978) ,伊恩·霍布森(1981) ,喬恩·木村帕克(1984) ,弗拉基米爾·奧夫欽尼科夫,阿圖·皮薩羅(1990) ,裡卡多·卡斯特羅(1993年)和伊利亞· ITIN (1996 ) 。一直延續到新世紀的Alessio Bax的(2000年) , 安蒂Siirala (2003) ,金善昱(2006)和競爭的首次女性一等獎得主 Sofya Gulyak(2009)。

今年的冠軍得主陸逸軒是利茲國際鋼琴比賽舉行55年來最年輕的首獎得主。他出生於1998年,5歲半起師從原中國中央樂團的楊鏡川老師,後經楊鏡川介紹,從師於中國名鋼琴家殷承宗老師,之後前往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預科學校受訓。他也是1980年第十屆肖邦鋼琴大賽冠軍的越南鋼琴家鄧泰山的學生。陸逸軒15歲進入科蒂斯音樂學院師從Jonathan Biss和Robert McDonald。他在青少年時期即是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常勝軍,2015年贏得蕭邦大賽第四名,成為國際樂壇關注的新一代鋼琴新星,2017年於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德國鋼琴大賽獲得首獎和最佳觀眾獎。他曾於去年年底取代老師鄧泰山在卡內基威爾音樂廳的演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