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古鎮,文脈與傳承

解读|古镇,文脉与传承

本刊記者 華南 王海珍 張小華

“每個村落都是一部厚厚的歷史,但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問題就是村落沒有村落史,村志裡記載最多的是到一個鄉,到了村往往就只有一個名字,沒有歷史記錄,我們失去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已經把600多個城市變成千城一面,這是我們的文化悲劇。世界任何一個民族都沒有以這麼快的速度失去它的村落。”這是被譽為“傳統村落保護第一人”的馮驥才曾經向國家的建言。

的確,對於中華文明而言,古鎮古村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古鎮文化包括民居、宗廟、祠堂、服飾、頭飾、歌舞、工藝、技藝、美食,以及生活習慣、風俗、禮儀等,它不但傳承著數千年的鄉村傳統文化,還體現著各個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歷史風貌,具有社會學、歷史學、文化學、建築學等多個方面不可替代的價值。古鎮及古鎮文化的形成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完成的,在時間與空間上都具有唯一性。古鎮是歷史的見證,是實實在在的歷史存在,也是我們現代人認識和了解歷史的鮮活載體。中華文明最遙遠綿長的根就在村落裡,大量的歷史事件和民族文化都跟村落有密切關係。

據《中國傳統村落藍皮書: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調查報告(2017)》,自2003年至今,我國先後公佈了6批27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4批4153箇中國傳統村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專門對傳統村落進行保護並建立名錄的國家。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古鎮古村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立在千秋的事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護古鎮古村,留住文化的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傳承和遺產保護,我國曆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的理念和實踐都有重大發展,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全社會保護意識顯著增強,保護綜合效益日益顯現。文化遺產對於文化傳承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古鎮古村作為文化遺產中重要的一方面,既要算經濟賬也要算文化賬,既要有物質方面也要有精神方面,既要有筋骨肉也要有精氣神。只有這樣,才能讓文化記憶不會遺忘、讓文化基因入腦入心、讓文化傳統根植大地。

解读|古镇,文脉与传承
解读|古镇,文脉与传承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