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今天計劃趕到張掖,在途中參觀嘉峪關和張掖七彩丹霞。全程大概650公里,所以一早便離開了敦煌古城,一路向東而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里處。它的建關時間比山海關早9年。從1372年宋國公馮勝決定開始建關到1573年東長城、北長城的完工,前後長達201年,光關隘就修築了168年。這裡是冷兵器時代最經典的軍事防線,是現存長城上最大的關隘,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關隘,自古就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名將之所以成為名將,是因為他們總有獨到的眼光。他們總能在錯綜複雜的地理環境中找到一些絕佳地形並把不利因素化為進攻或防守的有利因素。馮勝就是這樣的一位將領,600多年前,他班師回朝路過這裡,一眼就發現這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天然屏障。這裡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在祁連山與黑山之間,最寬處15公里,最窄處僅8公里。周邊有討賴河峽谷、黑山、新城草湖等天塹天險。只要把用長城、墩臺把這些天然屏障聯成一線,就可以形成堅固的軍事防線。他的這一決定,使得明朝的西部邊陲在後來的140多年中保持穩定,沒有大的戰事發生。今天回頭再看,在河西走廊長達1000多公里的土地上,乃至整個中亞地區,再也找不出這樣一處天險,適合建立如此建設成本低、戍守效率高的防禦工事。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有偉大的構想。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東閘門是遊客進入景區的大門。這是用石條和城磚壘砌而成的硬山頂建築,是古代從東部進入關城的唯一通道。閘門樓兩邊是連綿不斷、氣勢蒼茫的夯土城牆。在明代,嘉峪關不僅是河西走廊上的軍事重鎮,也是中原王朝與西域各國之間貿易的邊檢站。無數軍人曾在這裡把守,無數商旅駝隊曾從這裡穿行。閘門的設計非常精巧,門外與地面平行,但門內的地面遠遠高於門外,閘門外是平臺,閘門內是一個斜坡溝壕。守軍可在溝壕兩側、閘門的門樓和高處的烽燧上,居高臨下對進入閘門的人員進行多點監視。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走出溝壕,右側不遠處有一碑亭,裡面的石碑寫有“天下雄關”四個大字,這是清代肅鎮總兵李廷臣視察嘉峪關時留下的手跡。它不是明人的自誇,而是後人對它的褒獎。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來到東甕城外,這裡有文昌閣、關帝廟、戲樓,城內靠北有遊擊將軍府。文昌閣起初是為來關的重要文人墨客提供一個吟詩讀書的地方,到了清末改成了文官辦公的處所。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嘉峪關是重要的軍事設施,古代軍營少不了武聖關老爺的塑像。關帝廟原先建於內城,清初才搬到現在的位置,只是後來毀損嚴重。現在的建築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復建的。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軍營中不能沒有文娛活動,尤其是駐守邊關的軍隊。在古代,最高級的文娛活動莫過於唱戲了。這裡的戲臺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古典戲臺,前臺與後臺之間用畫有八仙圖的木製屏風分隔開來,兩側飾有風情壁畫。這個戲臺不是明代建築,而是清代守軍所建。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位於關城之內的遊擊將軍府是武官辦公的地方。“遊擊”與近代的“游擊戰”並無關聯,它是古代的武官名稱,始於漢朝,屬於“雜號將軍”系列,後為歷代沿用。漢武帝征討匈奴時,立有軍功者人數太多,而“重號將軍”職位太少,不夠封賞。於是便在將軍前面冠上“揚威”之類的各種稱號,授予有功人員。各號將軍之間並無上下級關係,也難以分出級別高低,因此稱為“雜號將軍”。到了明代,遊擊將軍開始有了級別,它屬從三品,位在參將之下,負擔駐地防守應援。嘉峪關的遊擊將軍府是明隆慶年間所設,它是嘉峪關長城防禦體系的指揮中心,也是檢查商旅使者往來、聯繫西域和中亞各少數民族的樞紐機關。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文昌閣、關帝廟、戲樓都是附屬設施。嘉峪關的主要功能還是軍事防禦系統。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為了能更好地說明問題,我在網上找到了1張自西向東航拍的嘉峪關全景照片,並在上面標註了相關設施。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從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嘉峪關有3座城樓,一字兒排開,立在中軸線上。最西邊的是正門的城樓,名叫“嘉峪關城樓”,出了正門,向西就是茫茫戈壁了。與正門相連的是一個凸形城牆構成的羅城,也叫外城。外城的外圍是一道護城壕,它是保護內城(關城)的第一道防線。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外城防禦的是西面來犯之敵。外城城牆的兩端建有“箭樓”,可以觀察到西、南、北三個方向烽燧燃起的狼煙。無論敵人從哪個方向來犯,都可以在第一時間發出警戒。外城城牆與長城相聯,它是保護內城(關城)的第二道防線。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第二座城樓(中間)與第三座城樓(最上方)及其相連的城牆構成關城,也叫內城。中間城樓下的城門叫“柔遠門”,它是內城的西門,門額刻有“柔遠”二字,表明了大明王朝要對西方各遊牧民族實行“懷柔”的外交方略,第三座城樓下的城門叫“光化門”,它是內城的東門,門額刻有“光化”二字,寓意大明王朝紫氣東昇,光華普照。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內城的東西城門均設有甕城。這是保護內城(關城)的第三道防線。甕城是城門外(亦有在城門內側的)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起著加強關隘防守的作用。敵人一旦進入甕城,就可利用城牆和城樓等設施,發揮居高臨下的優勢殲滅之。嘉峪關東西甕城的城門與所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之上,一律坐北朝南,這樣,即使敵人攻入甕城,由於地方較窄,缺乏迴旋空間,也無法使用攻城槌等大型武器進攻城門,無形中為內城又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線。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東甕城門樓的眉額上刻有“朝宗”兩字,表明守軍效忠君王的決心。西甕城城門的眉額上刻著“會極”二字,告訴西域來此的官員和商旅,歡迎來到我朝,在此相會,親善友好。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內城南北城牆中部設有三面凸出城牆之外的敵樓,便於守軍從側翼使用弓箭向攻城的敵人射擊。四周設有東南西北4個角樓。每個角樓都是用磚砌起的二層單間建築,一面有門,三面開窗,樓頂無脊,建有平臺,平臺上設有垛口,形狀如同碉堡,樓內有木梯直通平臺,便於士兵登高望遠、放哨警戒。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嘉峪關不僅自身壁壘森嚴,形成重疊並守之勢,它的外圍是古人無法繞行的祁連山和黑河、以及巴丹吉林沙漠,這是更大的天險和天塹。嘉峪關自建關之日起,它就是連接中原和西域的不二通道。難怪林則徐被貶伊犁途經此地時發出感慨,“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我在嘉峪關的城牆上,看到了有關“一塊磚”傳說的介紹。說的是一位名叫易開佔的工匠,經過精密計算,提出了一個精確的用材方案。全部工程完工後,所有的材料中只剩下一塊磚。民間傳說這是神仙所賜的定城磚。現在這塊磚頭依舊放在原地,以示對能工巧匠們的紀念。當時我放眼四望,努力想找到這塊磚的所在,但始終未能發現,沒想到回到家後,整理照片時,卻意外發現了它的真容,真是令人欣喜!【待續】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軍事防禦體系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