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勤天下無難事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用一個“勤”字道破天機,勤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礎和關鍵。  勤奮是打開成功之門的一把鑰匙,勤奮能克服成功征途中的障礙,使人變得聰明,是實現理想的基石。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便是勤奮。勤奮,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勤奮,還有精神上的勤奮,勤奮需要頑強的毅力去持之以恆地堅持。


一勤天下無難事

人在工作崗位,都渴望建功立業,也希望參與公平競爭,但事實上,世界上真正的公平競爭很少,總有這樣那樣的非公平因素在其中,而要在競爭中獲勝,就只有笨鳥先飛,鍥而不捨,靠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笨鳥先飛這種精神,也很適用於學習和工作中。這世間不乏天資聰慧、絕頂聰明之人,但有天賦並不意味著一定能成功,倒是那些天賦一般卻意志堅定之人,往往能通過後天的努力成為同輩中或行業中的的佼佼者、領頭人。
一勤天下無難事

古人將盡心盡力地做,努力而不懈怠稱之為勤,並流傳下無數名言警句,告訴我們勤的道理:業精於勤荒於嬉,書山有路勤為徑,克勤克儉,勤能補拙。勤,勞也。無論勞心勞力,竭盡所能黽勉從事,就叫做勤。各行各業,凡是勤奮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頭地。為什麼你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是因為勤不能補拙了嗎?不,它當然可以,但前提是你的勤奮富有成效。

勤奮不完全取決於你的態度,它也還是要看最終所取得的結果的。這也是分辨一個人是不是真·勤奮的一個衡量標準。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或者說,是在用一刻不停的勤奮來掩蓋著自己深入骨髓的懶惰——表面上很刻苦,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不去分析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做出相應調整,那麼你所謂的努力只能叫做磨洋工。
一勤天下無難事

你所做的工作可能對事情結果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勤”與“勞”兩個字中,都有一個“力”字。通過出力、流汗和智慧得來的東西,才能讓一個人無論何時都會感到心安理得、光明正大,才會讓一個人無論何時在人前人後走起路來都能挺直腰桿、鏗鏘有力。同時,勞動的過程也是快樂的過程,人世間又有什麼樣的幸福能夠比得過快樂所帶來的幸福呢?
一勤天下無難事

普通的勤奮容易實現,艱苦的思考加決策充滿艱辛。表現的結果是,大部分人按天“日作月息”,只有極少數人“運籌帷幄”。“日作月息”者勞力,“運籌帷幄”者勞心。“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讓我們把勤勞當作最大的快樂、幸福和光榮,勤勞地工作,勤勞地生活,勤勞地創造,勤勞地奉獻。俗話說:"勤人登山易,懶人伸指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下也亦沒有掉餡餅的事。那些庸庸碌碌的人,永遠只能對別人勝利的果實垂涎欲滴,而自己卻嘗不到果實的味道。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其實,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它們之所以能登上塔尖,都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勤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