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八戒:一丑至極,一笨到底!

說起雲南的豬,有名氣、有底氣,值得大書特書的材料很多,比如宣威火腿、比如麗江盤腿、比如諾鄧火腿……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兩個字:“笨”、“醜”。

雲南八戒:一醜至極,一笨到底!

宣威“八卦臉”

先說宣威“八戒”。滇東北一帶原生的本地品種土豬,簡直醜到你不忍直視(如圖)。當地人稱其為“八卦臉”。那豬臉上,可謂溝深壑險還縱橫交錯。就這樣的臉,跑一千次韓國,也整不出影視作品裡那個豬八戒的“原形”來。這種土豬,千百年來生長在雖然冷不到冰天雪地,但也會寒風如刀,一場大霧,必是冰凌滿樹,銀妝素裹的地方。這樣的天氣,一代代繁衍下來,使得“八卦臉”們成了戰天鬥地的英雄,在宣威大地上鍛鍊得能吃能睡能長膘,少病少災多生娃。可惜了,現在宣威農村很多地方,都養上了“杜洛克”一類雜交豬。倒不是嫌棄“八卦臉”太醜,而是與洋雜交品種相比,它們長得太慢,耗費的飼料太多、成本太高。在富源縣竹元鎮“老土”養殖場,場主王老闆告訴我們,他養的這些“八卦臉”土豬,過去每公斤可賣120元,殺一頭,幾天就能賣完。現在,煤礦不行了,沒有成群結夥的煤老闆來買,他的豬肉幾十塊錢一公斤又劃不著賣,經營遇到了大麻煩。王老闆說,這種“八卦臉”品種的豬,過去是製作正宗宣威火腿的原料,平均海拔2000米上下,再加上冬春季節的冷凜,製作出來的火腿,經歷一年的自然風乾燥,火腿品質錯不了,這才當得起“宣威火腿”的名頭!

雲南八戒:一醜至極,一笨到底!

麗江“尖嘴豬”(藏豬)

再說麗江“八戒”。遠離喧囂人群,麗江的本地尖嘴土豬,同樣像當地居民一樣,過得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納西族老鄉至今仍然保持著“放豬”的養殖生產模式:隨牛羊一起趕到麗江廣袤的原野裡,吃草根、啃樹皮、刨菌子,然後渴飲清澈如鏡的河湖之水。吃飽喝足之後,泥塘裡打個滾,懶洋洋地曬在和熙陽光下,聽風看雲望雪山,把“慢生活”過得如此有滋有味。從不想西行取經,更不屑榮華富貴,無物無我又有物有我。這種尖嘴土豬,也像宣威“八卦臉”一樣,由於氣候、海拔使然,雖然也耐寒耐病,但生長週期同樣漫長。外觀上,臉倒算過得去,就是那身材,瘦啊!放到以胖為美的唐朝,麗江土豬一上街,肯定會被扔一身臭雞蛋爛菜葉。好在納西老鄉歷史上一直都沿襲不綴“自給自足”的傳統農耕經濟模式,家家戶戶養豬大多隻為殺了自己吃肉。只要好吃,管它需要多長時間,我又不拿去賣,考慮什麼養殖成本?!同樣在冬春季節,殺幾頭尖嘴土豬,去骨之後,拿黑井鹽仔細塗抹揉搓,掛到屋簷下慢慢風乾。一排盤腿,足夠一家人一年四季炒煮蒸炸,佐酒下飯。在麗江,你在商業繁華的旅遊景區附近,是很難吃到正宗的麗江本地豬肉的,因為麗江人才不會養這種尖嘴土豬賣給你。同樣,在這種地方,你更吃不到麗江的正宗盤腿,因為同樣沒人捨得把自家盤腿賣到集市上。你只有在稍顯偏遠的高原農村,才能享到這種口福。

又說說孟弄土豬吧。孟弄這地方,我曾經寫過一篇《因為美麗所以貧窮》的文章。但那篇長文著重寫的是孟弄生態環境之美,孟弄物產、尤其是孟弄本地“八戒”沒有提及過。身處北迴歸線上的雲南墨江縣,氣候和生態環境那叫一個好。一年四季都在盛產各種我們聽過的沒聽過的、見過的沒見過的、吃過的沒吃過的瓜果蔬菜。孟弄土豬,我叫不上具體的名來,但觀其外貌,倒是比“八卦臉”和“小尖嘴”長得俊俏多了。這裡說孟弄土豬“醜”,主要說的是伙食“醜”。孟弄鄉的哈尼老鄉們田間地頭,除了包穀,最常見的是芭蕉和小薯。這兩種作物,可不是栽種了給人吃的,而僅僅是餵豬。同樣“生而云南”,並且“傳承雲南”,宣威土豬吃的是精細糧食,麗江土豬吃的是山珍野味,而孟弄土豬吃的就只是這芭蕉杆和小薯(藤及薯)。一年四季小薯都可抽枝發芽,一年四季芭蕉都在分檗生長,於是孟弄土豬就一年四季只能吃芭蕉杆和小薯……這食譜,看似單調,實則也包含了營養學的深奧:芭蕉杆是粗纖維,小薯藤和小薯又富含澱粉,一粗一細、有粗有細,也算是營養均衡了。朋友說,孟弄的土豬肉,她吃得出有一絲絲來自山林原野的草香味。我是被菸酒咖啡薰壞了味蕾,只能聽她興高采烈,看她眉飛色舞……

雲南八戒:一醜至極,一笨到底!

只能“吃草”的孟弄豬

前面都只說雲南八戒之“醜”,現在籠統地講講雲南土豬之“笨”吧。

其實,雲南“八戒”不笨,而是雲南人笨。沒有和外國品種豬雜交過的雲南土豬,無一例外都長得慢。先說“慢成長”吧:以100公斤出欄標準來看,就算喂同樣的豬食或者飼料,雜交“洋八戒”,一般從雙月豬(即已經斷奶並劁好)到出欄,6個月左右就肥肥壯壯出肉率頗高;但云南本地土豬,慢悠悠長架子、慢悠悠一點點添膘,非要年把才長得到100公斤。再說雲南“八戒”們的伙食:要麼吃的是熟食(用大鍋煮菜葉青草,添加點玉米麵、米糠)喂,要麼就放出去山林原野裡“自力更生”找山珍野味,要麼就地取材吃點人不願意吃的“粗糧”。要是喂配合飼料,肯定長得快、出肉高,真笨!最後說說雲南人養“八戒”的真正目的:除開專門的養殖場,雲南農村大部分人家養豬還是為了自己吃,還“笨”到農產品不能完全商品化,還固守著“自給自足”農耕形態。在豬肉食品的加工上,雲南人也盡顯其“笨”:宣威火腿的一部分大品牌廠家,還堅持只用宣威本地豬腿醃製、自然環境陳放乾燥;諾鄧火腿一定只用貴得嚇人的諾鄧手工鹽醃製,寧肯讓諾鄧火腿因鹽而貴到朋友少而又少,也要堅持“香而不鹹”原則……

但如果從更加長遠一點的方向看,雲南“八戒”的醜和笨,正好符合未來中國的食品消費發展潮流:我們不再窮得需要在“吃什麼”上面捏著錢包精打細算的時候,“醜八戒”、“笨八戒”,正好是我們趨之若務的安全食品、生態食品、營養食品、美味食品。雲南”八戒”,但願一直“醜”下去、“笨”下去,因為,大巧若拙,雲南“八戒”有遠大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