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麥哲倫雲——尋找失散的另一個夥伴

大小麦哲伦云——寻找失散的另一个伙伴

週一 · 最新發現| 週二 · 牧夫專欄

週三 · 太空探索 | 週四 · 觀測指南

週五 · 深空探測 | 週六 · 星空的詩 | 週日 · 天文周曆

來源:B Armstrong,K Bekki; 國際射電天文研究中心

翻譯:王婧彧

校對:楊伯順 王茸

大小麦哲伦云——寻找失散的另一个伙伴

大小麥哲倫雲

圖片來源:Andrew Lockwood

天文學家認為,離銀河系最近的兩個星系——大小麥哲倫雲,也許曾有另一個夥伴。

最新的一項研究向我們展示——曾經可能存在的另一星系——究竟如何在30-50億年前被大麥哲倫星系所吞噬。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ICRAR(國際射電天文研究中心)的碩士研究生Benjamin Armstrong說,大麥哲倫雲中絕大多數的恆星是圍繞星系中心順時針旋轉的。

但是,不同尋常的是,有一些恆星逆時針旋轉。

Benjamin Armstrong說:“過去有人認為這些恆星也許來自它的夥伴——小麥哲倫雲。我們的想法是這些恆星也許來自過去與另一星系的合併。”他在西澳大學使用計算機模型模擬了星系的合併,並指出,“我們發現在這種合併事件中,合併之後會產生很強的逆時針旋轉。這與我們實際觀測到的是一致的。”

大麥哲倫雲在夜晚裸眼就可以觀測到,幾千年前就已被古人觀測到。大麥哲倫雲距離我們只有16萬光年,而小麥哲倫雲離我們有20萬光年。

Armstrong說這項發現能夠幫助解釋一個困擾天文學家多年的問題——為什麼大麥哲倫雲中的恆星不是很年老就是很年輕。

“在星系中,有許多叫做星團的巨大天體”,他說道,“星團包含了許許多多有著相似年齡,在相似環境下誕生的恆星。在銀河系中,這些星團都十分古老。但是在大麥哲倫雲中,有很年老和很年輕的星團,但無一位於二者之間。這叫做'年齡差距問題'。

“因為在大麥哲倫雲中我們看到了恆星誕生的重啟,所以這也許意味著一個星系合併的發生。”

Armstrong認為這個發現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大麥哲倫雲看起來有一個很厚的星系盤。

“我們的工作還是十分初步的,但它的確表明這種過程會在過去產生一個較厚的星系盤。”Armstrong說,他們項目的內容便是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而現代科學有條件著手進行檢驗。“我們要產生一種新觀點、新方法來看待舊的問題。”

文章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9/180918090858.htm

///END///

版面編排:琇 茹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大小麦哲伦云——寻找失散的另一个伙伴

中秋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