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萬隻小龍蝦只是「揭幕」 服務電商「世界盃」還有更大看點

153萬隻小龍蝦只是“揭幕” 服務電商“世界盃”還有更大看點

四年一屆的世界盃,點燃了球迷熱情的同時,也上演了一場夜宵外賣的競速賽。麻小、啤酒不再需要提前囤貨,在每場開賽前半小時下單即可在洗腦廣告輪番轟炸之際送餐上門,美味和競技從來沒有如此默契和貼合需求。這種極速外賣體驗是此前世界盃觀賽所難以實現的。這種綠茵速度,其實正是體現了外賣在多個維度的深耕細作,方才能做到這種夜宵配送的“點球”效果。

那麼,在麻小、啤酒不再需要趁著比賽開始趕往飯店、超市採購之際,我們能透過世界盃外賣大數據,看到怎樣的星辰大海?4年又4年,未來外賣市場還有多大的潛力和看點可期?

4年之後,外賣攜麻小啤酒助興世界盃

153萬隻小龍蝦只是“揭幕” 服務電商“世界盃”還有更大看點

4年前的巴西世界盃,其實外賣並未成為其中一個重要角色。因為,當時的外賣市場才剛剛起步不久,夜間配送能力還有待打磨,以至於在當時我們並未看到啤酒、麻小這樣的美食能在開賽前送到家門。

如易觀智庫的數據就顯示,2014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約150億元,每日訂單規模約為百萬單左右。這個數字當時看起來其實是很亮眼的,因為像其中的主力選手美團外賣,在巴西世界盃時才上線不到一年,能驅動外賣市場達到百億交易規模和日均百萬單已算不錯。

不過,當時的外賣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也仍然是以午餐和晚餐為主,對於早餐和夜宵的配送能力有限。因此,上述數據更多的就是集中在午、晚餐兩個用餐高峰期,對於因世界盃而催生的夜間配送並未形成氣候。

而四年看似很短,在外賣市場而言,卻是一日千里。如2017年的數據就顯示,僅美團外賣在當年的市場交易規模就達到1710億元。而最新數據則是,截至2018年5月,美團外賣的每日訂單量已經超過2100萬。而這一指標在一年前的2017年3月,才剛剛突破1000萬。從2013年11月美團外賣上線到2017年日訂單突破1000萬,用了40個月時間,而從1000萬到2100萬訂單,則只用了14個月。

從外賣市場的150億元到美團外賣的1710億元,是質的提升,美團外賣從0到2100萬也不過是三四年的光景。如此增速,一方面是用戶已經養成外賣訂餐的習慣,另一方面則是外賣平臺不斷去夯實自身根基,在物流配送能力、服務水平、商戶監督等多個維度進行賦能,在這些能力的支撐下,方才實現了在午晚餐之外的夜宵、超市購等,可以打破常規時間的限制,只要用戶有需求,外賣平臺就竭力滿足。這也正是能在今年世界盃期間外賣大展身手的關鍵。

如美團外賣發佈的世界盃揭幕賽夜宵數據(21:00-24:00)顯示,截至6月14日22點50分,美團外賣15分鐘內夜宵訂單量較前日增長40%。當晚消費者通過美團外賣平臺下單的啤酒超28萬瓶,相比上週同期增長71.8%,白酒訂單漲幅為31.45%,小龍蝦銷量超153萬隻,烤串訂單增幅達到68.8%,串串香增幅達42.86%。

由此來看,這些此前需要用戶親自前往消費和採買的食材,已然可以在深夜也能在家即可叫到。這樣的體驗,無疑是為今年世界盃增加了一道饕餮,帶給用戶速度和品質的同時,也讓我們有一個管窺外賣市場的窗口,從夜宵這一由於時間差而考驗外賣平臺配送效率和商戶管理能力、資源協調能力的品類,看出外賣平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積累與沉澱。

已非少年的外賣 日2100萬訂單只是開始

153萬隻小龍蝦只是“揭幕” 服務電商“世界盃”還有更大看點

在世界盃外賣大數據的背後,是外賣行業已經形成穩定的格局,美團外賣打頭、餓了麼+百度外賣緊隨其後,彼此間更多的較量已經不是數據維度,而是比內功、拼軟硬實力。

以外賣最大的技術難題——物流為例,相對於電商物流,外賣的物流時效性顆粒度是分鐘,有明顯的高峰期,且容易受到天氣、交通等情況的影響。如何提升物流效率和在諸如下雨、深夜等特殊時間節點確保效率和品質的一致性,是外賣平臺決一雌雄的關鍵。換句話說就是,平時的表現再好也是正常的,只有在諸如世界盃夜宵需求爆發這樣的情境下能按時完成任務,方才是真正的實力肌肉所在。

以美團外賣為例,其就應用大數據、AI和LBS技術打造了一個外賣超級大腦:“O2O實時物流配送智能調度系統”,這一系統解決的正是讓正常高峰和特殊場景下需求的如約滿足。即,可以針對不同配送場景智能調度,讓訂單與騎手可以智能匹配,進而確保運力系統始終處於最優狀態。這也正是美團外賣“從下單到外賣送達只有28分鐘”這一自2016年就實現的時效保證,所釋放出的穩定市場格局的能量所在。如國家信息中心近期發佈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就顯示,目前美團外賣用戶數超2.5億,佔據62%的中國市場份額,活躍配送騎手超過50萬,覆蓋城市1300個,日完成訂單破1800萬。而TrustData公佈的數據則顯示,用戶端,美團外賣獨立APP日活躍用戶數量超過餓了麼與百度外賣總和;在商戶端,美團外賣商家版DAU近120萬,以倍數級優勢拉開與競對的差距;DCCI今年2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團外賣以79.9%的用戶滲透率、53.9%的用戶使用份額位列行業第一,超過餓了麼與百度外賣之和。

由此來看,在穩定的市場格局下,惡性競爭可以最大可能的避免發生,這也讓美團外賣、餓了麼等主流平臺可以用心去做更多細枝末節的深耕細作,競爭是一方面,自我成長、成熟是另一方面。而且,經受了今年世界盃夜宵大戰的考驗之後,已非少年的外賣行業也由此走進“青壯年”的新時代。

如數據顯示,2017年,外賣保持了驚人的發展速度,相比2016年更加突出的變化是一大批傳統餐飲人停止觀望,紛紛加入戰局。市場規模方面,這一年的線上外賣市場規模達到3000億元,和2011年的203.7億元相比增長了13.7倍。而預計到2020年,外賣的線上化率將達到90%,餐飲在線外賣達到7000億,將佔餐飲大盤的13.5%-14%。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要玩轉逼近萬億級的外賣市場,除了練好物流等內功,做到對各種特殊節點、場景的配送能力保證外,還在考驗各平臺的生態打造能力。

外賣不只是外賣,生活服務電商有更大想象空間

153萬隻小龍蝦只是“揭幕” 服務電商“世界盃”還有更大看點

外賣不僅僅是外賣,其所面向的用戶群在每日的生活中是有一個完整鏈條的,未來,用戶需要的不僅是一日三餐能送到家(辦公室)的外賣,更需要一個能全面賦能生活效率和生活質量的一站式生活服務電商平臺。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團在團購、外賣等成熟業務之外,還進軍出行市場、收購摩拜等。用王興的話說就是,“雖然我們看起來像是在發展很多不同的業務,但實際上只是朝著一個目標在努力”,“仔細觀察所有垂直領域後,你會發現他們總會在某個用戶群體形成交集;而就餐、點餐、看電影、旅遊、租車的用戶,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不錯,與餓了麼的為外賣而外賣相比,美團做的是跳出外賣做生活服務,以生活服務電商矩陣的構建去打造生態,樹起更高的護城河。

王興在接受硅谷科技新聞媒體The Information的採訪時,更是將“Amazon for service”列為美團的未來,即,將美團一直以來的“縱情向前”概括為:服務市場的亞馬遜。王興坦言,“看起來我們做了很多事,但實際上我們只做一件事。你可以從亞馬遜或淘寶上買到各種東西,但這些只是實體商品的電商平臺,而美團是一個聚合各類服務的電商平臺。”

懂懂筆記認為,美團通過在外賣、出行等多個領域佔據關鍵位置,實際上正是體現了生活服務電商與實物電商相比,其想象空間才剛剛開始。既然用戶除了外賣,還有更多剛需,尤其是還存在不少痛點的剛需,那麼,美團切入進來用美團的方式去戳中這些痛點、更有效率和質量的去滿足其中的需求,反而會讓其外賣等業務的根基更加牢固。因為,用戶一旦習慣了美團這種“包辦”式的一站生活服務解決方案,就勢必會形成習慣甚至是路徑依賴。而當用戶意識到在不同平臺去分別解決訂餐、打車等需求時反而會浪費時間,那麼,美團這樣的“包辦”就會逐漸取代原有的各種品類的獨立平臺。一個數據是,過去一年,共計超過3.2億用戶在美團上進行過至少一次消費,而且大約90%的用戶流量都是來自於美團自己的APP。顯然,這種超級APP能有效降低用戶獲取服務的成本。

而王興卻認為這還遠遠不夠。僅以美團每天會產生2100萬單的外賣服務為例,儘管這一單量已經佔據了整個美團接近一半的業務量,但王興的算盤裡卻是,“單就中國13億人口來看,大部分都是一日三餐,每天就應該有40億頓飯。”

王興相信和希望的是,美團未來將會服務於中國6.5億中產階級人群。為此,美團甚至專門成立了研究小組,致力於開發出能夠送餐的智能機器人。王興對此表示,這種送餐機器人能夠在五年內投入使用——“說實話,這僅僅是時間問題”,王興如此篤定。

可以預見的是,在這種研發和落地智能機器人的同時,美團還在諸如面向騎手的智能語音系統、針對配送時效的大數據+AI算法等方面,去持續的優化外賣業務。而這種優化和對新技術的篤定,也一樣在美團的打車等更多業務線上進行著。如此,美團本身實際上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美團,從千團大戰到外賣廝殺到出行戰場,美團從未在成功面前止步。這也讓它的競爭對手必須時刻將心提到嗓子眼,不敢有一絲鬆懈。而這反而是一件好事,或倒逼更多的選手更好的提升自身,共同將賽道拓寬。這正是已不是少年的外賣市場真正的想象空間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