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書的人爲什麼比讀書人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質?

兼項背強


在今日世界,有條件讀書,而卻不讀書的人,有出息的可能性很小,所謂”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質“更是吹噓罷了。



我曾經很好奇的問在富士康工作的朋友:有那麼多聽話好用的中年農民工,為何你們非要招20出頭的年輕人不可呢?明明他們又嬌氣又不好管理啊?


朋友說了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年農民工一般沒讀過書,工廠裡發現這種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適應變化的能力比較差, 富士康工廠裡生產線經常調整,年輕人能快速適應,而中年人這一點適應能力就不行了。



古代雖然有不少大人物早年沒讀過書,但卻不是因為他們認為讀書沒用,而只是他們沒有得到讀書的條件罷了。


證據就是我們會發現傳統上被認為不讀書的劉邦,朱元璋,努爾哈赤等人,實際上都找一切機會去讀書補課。


因為他們知道:讀書是最簡單成本最低的學習他人智慧的機會,放棄讀書這種低成本的學習機會,偏要去進行成本高昂的“行萬里路”,是愚蠢的。


有首詩:《焚書坑》,流傳甚廣: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看看,連劉邦項羽沒讀過書卻能成為天下的爭奪者,能驅使那麼多名臣猛將,那讀書有什麼用?


但實際上他們真是不讀書嗎?你錯了!劉邦項羽的文化水平其實不低!


姑且不提在《漢書·藝文志》中有留下兵法《項王》一書的項羽了。


就談大家印象裡的“二流子”劉邦。


他在少年時,就跟發小 盧綰一起在“馬公書院”讀書,所以他是受過教育的。眾所周知劉邦當過亭長,當時的縣分為若干鄉,鄉之下有裡、亭、郵。亭長的職責是檢查戶口,管理農民,徵收租調,徵發兵役徭役,維持地方治安。


在秦朝當吏要通過測試,測試的內容包含書、算兩項,因為識字才能看懂行政文書,會算才能統計賦稅。因此劉邦不識字不懂算賬是不可能的。


中國古代大多數人沒受過教育,所以在當時劉邦在文化水平上超過當時90%的人是沒有問題的。而今天你想在文化水平上超過90%的中國人,需要什麼學歷呢?需要接近本科畢業!

因為目前中國具有大學文化程度(大專及本科)的人口為1.196億,約佔總人口的8.5%。


另外,歷史上確實也有些大人物,在崛起時確實不識字,但這種人只要脫離了以前窮困愚昧的環境,就馬上發奮讀書學習,從沒見過他們輕鬆讀書的。典型的像呂蒙,朱元璋,甚至努爾哈赤。


朱元璋年輕時當過和尚,所以應該受過一點教育,只是識字,但後來從建立初期南京政權開始至洪武三十一年71歲去世,常常是“戴星而朝,夜分方寢”,學習力度一天比一天大,經常為此“日晏忘餐”,每天處理日常政務後,就是讀書。


甚至努爾哈赤,雖然被今天很多漢族網民所輕視,但卻實際卻很好學,他懂蒙古語,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等白話文小說。他的私塾老師叫龔正陸,在 嘉 靖末年,被擄於建 州,後躋身於建州貴族階 層,做了努爾哈赤的啟蒙教師。


努爾哈赤曾經嚮明朝請纓,願意入朝鮮去攻打日本人,這點大家一般都知道,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他是真的對當時的國際形勢感興趣,他曾經向兒子們誇耀,整個東亞大陸的政治形勢,各國的君主傳承歷史,自己全部都知道。這一點恐怕比臨到開戰才去找人探聽日本內情的萬曆皇帝強得多。


在現代社會,人人都有受教育讀書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還放棄讀書學習,輕視讀書的人,恐怕連劉邦和朱元璋都要說你蠢吧!


閉家鎖的紅楓


試答一下! “不讀書的人為什麼比讀書人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質?”我本人認為:題主所提的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其實要了事物的本質,有多種的學習方法…。毛主席論學習時說:“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我很喜歡讀書學習!但我卻失去了很多要讀書的機會,只上了五年半學,15歲參加工作,業餘愛好電子技術,70年代電子書很少。在同學家得到了一本蘇聯電子書,如獲至寶!受文化低影響,有多無源之水需要求教!又難於求師,只好買些電子元件,一邊實踐與書中理論相結合。終於很快地掌握了晶體管理論、及電子器件應用基礎。

在長期業餘愛好實踐中,不僅為大家修了無數家電,還為廠裡解決了大量電子技術難題。榮獲了職工自學成才獎、省十大傑出能工巧匠、省五一勞動獎章。當我把榮譽書拿給父母看時,母親說:“五八年大躍進我帶你去修河,你三歲多,正好縣長去視察工作,縣長說:“這孩子吃百家飯,將來有出息”。”我說道:小時我吃百家飯,長大了卻吃了千家飯!

本人一直靠自學,雖然書讀的很少,但我讀書是以靠漸進!也就是說書中知識有淺有深,我只學習對我現實有用的那部分。我認為書本上的知識是來自實踐,但必竟有侷限性和時代性!單憑書本是有限的。必須與實踐相結合。而且親自實踐是一本更有價值的書!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看還要加一句,(要注重閱歷無數)!

結論: 自古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看透事物的本質!

謝謝大家觀看!請提寶貴意見。





古城漁樵


眾所周知,讀書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讓自己的思維有遠見,在遇事或工作的時候冷靜從容,不橫衝直撞。但讀書是不是每個人思維及做事卓越的唯一途徑呢?

顯然不是的,在生活中,有的人從不讀書,但其思維及做事方法卻極為卓越,那這些人到底掌握了什麼訣竅呢?下面我們來分析分析。

1、不讀書的人心難靜下來,他們面對現實,喜歡身體力行

讀書的人掌握很多理論知識,缺少實踐。而不讀書的人,他們沒有理論知識。因為他們向來對那些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不敢興趣,他們不厭其煩地自己動手摸索,哪怕一次次碰壁,他們也不氣餒。

就這樣在不斷地實踐中掌握了一套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思維和做事方式,這種方式實用而又卓越。

2、不讀書的人與卓越的人為伍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些不讀書的人會給自己最恰當的定位,他們自知胸中無墨,都會自覺地選擇體力等需要耗費體能的工作。

他們非常明白,體力及動手類的工作最適合他們,他們不會好高騖遠 ,能吃苦耐勞。

這時,如果剛好他們工作在有卓越做事能力的高人中,高人會被他們的勤奮感動,自然會給他們適當的指點,就這樣,耳濡目染,他們也學到了高人的卓越思維及做事能力。

3、不讀書的人走街串巷叫賣也不覺得丟臉

不讀書的人思維不受限制,很多讀書人覺得有失面子的事,他們敢於嘗試。比如走街串巷地叫賣,他們不僅不怕辛苦,而且還會非常有禮貌的和所有人交流。

而後,會在與人交流中敏捷地判斷出顧客的需求,最後他們會非常及時地滿足顧客的需求。這樣他們幫助顧客排憂解難,而他們也賺到銀兩。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成了商界奇才。

以上是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總之,個人覺得,社會也是一所大學。

那些從不讀書的人並不是從來不學習,之所以他們從不讀書,卻有卓越的做事能力和有遠見的思維,完全是因為他們腳踏實地,鍥而不捨地學習。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國家的教育不會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學生大部分都是讀死書,所以現在讀書人看問題看不到事物的本質。而不會讀書的人卻相反課堂學到的會跟真實事物對比,有差距會思考。思考才能讓人成長,也只有思考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而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平常心1438320


首先,先明白一個概念,何謂“本質”,全方位看待事物,解決事情要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本質。所謂看透事物本質,我想也就是如何快速抓住主要矛盾來解決事情。

《教父》 中有一句話: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即說明了看破事物本質對於我們的重要性。

其次,談這個問題,“不讀書的人為什麼比讀書人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質”這個問題好像本身就略施偏頗,好像已經限定了“不讀書的人確實比讀書人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質”一樣,其實就理論和大數據而言,並不是,所以這應該是一個假命題。

再者,來談這個問題的第三個階段,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錯覺呢?究其原因,

1.確實存在這種表象“不讀書的人”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質,一來可能是因為“倖存者偏差”,確實存在這種天賦極高的人,或者有奇遇,長期浸染於較好的知識文化氛圍內,他獲得了這種能力

2.自身的認知,對事物的認知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當我們處於第一層境界時,是無法理解第三重的人的想法的。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候你會思考很深奧的問題,說出了一番大道理,等到很久之後才發現,哦,原來先賢聖人們早就討論過了。

人讀的書越多,方知宇宙之浩渺,世界之無窮,敬畏之心越發深重,哪還敢侃侃而談,談清自己看透了事物的本質。

3.對“讀書”二字含義的誤判,讀書不只教科書和課本,讀書人也不只那些書呆子,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伯禽哥


不讀書的人,感性多於理性,對待事物的認知較單純直接,卻具有樸素唯物的特性。而讀書人,接受的思想是他人的思想,如不注重結合實際並加以揚棄,容易失去自我的獨立思維。因而,從表面上看似乎不讀書的人比讀書人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質。但我個人認為此命題是偽命題,不具普遍性。


熊大66189345


讀過書的都知道名利二字,讀書人搞陰謀詭計要比沒讀書的人厲害👍。沒讀書的人認命,讀過書的人各種謀財害命,陰險狡詐,吃人不吐骨頭更是高人一等。沒讀書的人基本上淪為讀書人的奴隸。

看破事實本質更是笑話,

沒讀書人喜歡,沒見識,都認為他自己看到的都是事實真相。

讀書人,明白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什麼是事實本質,這個世界充滿了假象。

沒個人的高度不同,看到的景象都不一樣。

江河湖海,日月星辰。誰敢說自己已經看破?

讀書的本質是學習前人經驗和技術,為我所用,創造價值,造福自己,造福家庭,造福祖國,造福人類。

讀書和沒讀書都一樣,各有各的貢獻。

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努力學習努力讀書,讀書才能走得更遠。




第一大魔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多實踐多去解決問題,比看書學習學校得到的更多,更直接和有效。本人是從事“影視藝術”行業。單就這個行業來看,我覺得具有代表性。因為所謂的藝術文學影視,相比建築汽車服裝等實體行業來說,“產品”是看得見摸不著的。就國人的思維很難去量化和流程化。大部分大學教授老師一般是很少實踐的,基本是純理論的教學,而中國的各種理論又比西方的晚,又非常的不繫統。有些理論還要閹割等等,很多理論都是教授,專家為了職稱和經費寫出來的,洋洋灑灑幾十萬字的理論,有用能實踐的估計1/2不到。造成學校出來的學生不能或者很難有效實踐在工作中,甚至脫節。相比有些直接在一線實戰的人來說,這些搞理論的大部分還停留在理論上。而一線工作人員確實實打實的在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在各種工作和問題中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高於多讀書的人。至少在初期是這樣的。至於後期,多動手的可以多看系統的理論,多讀書的可以多動手。補足自身的短板,而後才能在某一行有所作為。


熊寶31


什麼什麼?不讀書的人比讀書人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質?不讀書的人怎麼就比讀書人更容易看透社會本質了?這到底是一個多麼不負責任的提問啊。

我想題主大概只是根據自己身邊零星而個人的例子下的這個結論吧,確實讀書人裡有迂腐者有固執者,而不讀書的人裡也有智慧者和通透者,就個例而言,肯定是存在著不讀書的人,比讀書人更加能夠看透社會本質的現象的。

但是,個例永遠是個例。

下這個結論的時候,你能想到窮山惡水處因為文化未及而粗魯的人民們嗎,他們買賣媳婦兒,蔑視法律,創造新的生活規則,他們不明白文化,法律,秩序的重要性,而不斷觸碰社會的底線。

如果這個太遠了,那麼,你能想到城市底層文化水平較低的服務行業,體力勞動者嗎?他們憤憤不平,覺得社會待其不公,卻沒有提升自己的想法,只會對他人的成功感到憤怒和不服,抹去別人的努力,只承認他人的運氣。他們大部分沉迷彩票賭博,指望一夜暴富。你能說這些人,是看透了社會的本質?

當然以上的例子並不代表所有人,我只是想說,任何一個群體裡的人都有不同的特質,那些不讀書也能看透社會本質的人,定有你不知道的優秀之處。

他們能看透社會本質,並不是因為不讀書好嗎!


酗我


不讀書的人可能是社會大學裡最優秀的人。因為他們的人生閱歷真的是太多太豐富了。他們知道什麼是人情世故。他們知道如何變通,如何看透事情的本質?所以說不讀書的人未必要比讀書的人差。看問題也未必要比讀書的人領悟的慢,不讀書的人在社會上混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說在這個社會上真的不要輕看了那些不讀書的人。因為人家看問題的角度。剖析問題的那種深度有些時候還真不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能夠領悟的。真的不要與人去比較,要看人的情商和智商才能夠來決定的。飽經風霜的那種不讀書的人,最後也有成才成功的。所以說真的不能小看了這些人。也許在他們的眼裡,在他們的心裡。把這個問題看的比誰都透徹。比誰都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