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老师是什么呢

有人说,老师是一种情怀

是青涩年华里最美的引路人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曾经的我们,热爱一门功课

是因为遇到了一位“美好”的老师。

是那个人的学问和语重心长,

滋养了少年的心 照亮时光的,

或者 还有她美丽的模样。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本期主角

Lead

熊晓林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敬业地·工作地-

WORKING LIFE

清晨的校园是宁静的,初秋的太阳刚刚从地平线缓缓升起,今天我们就用镜头记录了熊晓林老师平时的工作状态。平日里只能看到熊晓林老师忙忙碌碌的背影,但她脸上的笑容从未被繁琐的工作消磨掉。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初见熊老师,我们不由得感叹美人之气质,笑靥盈盈,生出别样的雅致。

熊老师的从业生涯追溯起来也有三十三年余载了,几载苦学、几载耕耘,为人师者,无不尽一己之力,教书育人,而所求甚少。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pierrecardin特地采访了熊晓琳老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熊老师的教学生活。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问答:

Question and answer

pierrecardin:您觉得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谈谈教学中的苦与乐。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熊老师:2014年教师节,领导视察了我的母校,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北京师范大学,并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达到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就是一名优秀教师。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pierrecardin:您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合适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您与学生是如何相处的?

熊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老师既要传授知识,讲授方法,也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所以,亦师亦友是师生之间最合适的相处模式,在课堂上是老师,传授知识,讲授方法,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在生活中,是学生的朋友,注意倾听学生的讲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进而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与亦师亦友相处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每个学期第一次上课,我都会很真诚地告诉学生,我是你们的老师,我也很愿意成为你们的朋友,如果你们在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困惑,遇到什么困难,欢迎大家和我联系,和我交流。而实际上,我也是这么做的。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例如,我会定期组织以我自己的研究生为核心的小型聚会,通过聚会的方式了解学生。每年的毕业生离校、新同学入学都是我们的聚会时间,同时还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组织各种活动,学生们一起去看春天的野花,去寻找盛夏的清凉,去看秋日的红叶,去赏冬天的落雪,通过这样的聚会,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更加仔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发现有困难的同学就尽力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可以无声地把自己对于生活、自然、生命的理解,传达给了学生,尽可能做到言传和身教的有机结合。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pierrecardin:您是什么时候到这个学校工作的,最初教学时您是什么心情?在您教学的这些年中,最深刻的学生是那一届的?有什么让您难忘的事情?

熊老师: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土著居民,我本科、硕士、博士都在北师大就读,毕业后留校成为了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从本科算起,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学习、工作整整33年了,是个地地道道的北师大土著居民了。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我是1992年留校,7月留校,9月份就上讲台,说实话,尽管假期一直在备课,但刚上讲台是还是紧张和不安,怕hou不住学生。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在我26年教学中,最难忘的是有一年(具体哪一年不记得了),我的课排在晚上,是研究生的小班课,那时我家住得离学校不远,从学校到我家要经过一条小胡同,每次下课后几个男同学都走路送我回家,在路上我们聊学习、聊生活、聊各种感兴趣的话题,从9月份开始到12月底,他们整整送了我一个学期,让我非常感动,至今仍然能想起当时的情景。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pierrecardin:您平时花在备课时间有多久?您教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艺术类课程,可能您会比较枯燥难懂,您的备课有哪些小技巧?如何将这些高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熊老师:大学老师的职业不坐班,有人可能会以为除了上课,别的时间应该很空闲。其实不是这样的,当老师不用坐班,但是也没有下班,在上课之外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比如,备课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有一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老师也一样,你要上好两节课,备课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需要查找大量的案例、素材等等,也需要精心的做好教学设计,因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家并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和付出。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我教的是思想政治,这类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但客观的讲,由于种种原因,这类课程比专业课难上,要讲好了真的需要费一番功夫。但是,只要想把课讲好,付出努力,就能讲好,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关键看老师是不是想办法,用心设计,用活了各种素材。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我在讲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运用了很多音乐和舞蹈元素,例如,一首《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让同学们重温了那个风云时代;一首《农友歌》让学生回顾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一首《十送红军》让同学体会了苏区人民的离愁别绪;而一首《春天的故事》则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迎面吹来的改革春风。通过音乐和舞蹈,历史走近学生,让理论变得鲜活。

上好课最根本的技巧就是“用心”,只要用心,就能做好!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pierrecardin:老师这个职业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以外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熊老师:大学老师这个职业上班和下班没有明显的界线,因为课后的时间都属于备课时间,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生活。努力工作,快乐生活,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听听音乐,看看舞蹈,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也不能忘了购买皮尔卡丹漂亮衣服,让自己美美哒,做一个优雅的知识女性!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教师穿着服装均为pierrecardin2018秋季新品)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

感谢您引领我们从无知到认知,

遍览世界的精彩,

感谢您教导我们从幼稚到成熟,

体味世事的澎湃,

感谢您呵护我们从弱小到强大,

共尝成长的悲喜。

互动有礼

Interaction

限时集赞

活动时间:9月9日 10:00—20:00

分享此篇文章到朋友圈,限时集赞

150个,截图发送至后台,即可获得pierrecardin精心准备的故宫宋元画意花鸟笺礼盒(便携手帐本)一套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教师节特刊|熊晓林:追随自己的内心,热爱自己的事业


制片:周祎

导演/编剧:于浩

摄影/后期:周祎

-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