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我們爲什麼要讀經典?

為什麼要讀經典?

我們的文化,斷層了很長時間,讀古文,已經艱澀難懂。但真正懂了,比現代文學更有力量。


《論語》: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


借《論語》孔子三句話講一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這三句話:

1講了人不理解我,我該怎麼辦?

2人不理解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瞭解別人。

3理解了解別人的方法在哪裡。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幾千年來,都是別人難理解我們自己,在這種情況下,自己不能生氣。

所有的衝突,都別人不理解我們,我們生氣才引起的。

反過來,我們不理解別人,別人的修養不足,一生氣也起衝突。

我們要修養自己,別人不理解我們,我們不生氣。這樣,別人不理解我們,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要能理解了解別人。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瞭解別人,對比別人瞭解我,太重要了。你就能根據別人的情況,去做好一切事。

人與人之間,快速瞭解的途徑在哪裡?

言語。語言是最直接的溝通途徑。

想要理解了解別人,明白語言,就明白了對方。

反過來,要讓對方明白我,自己也要在語言上下功夫,語言的邏輯,組織,重點,語言的禮儀語氣,都是重要的。

不會明白語言的人,也不會明白別人,平常的學習,積累,就很重要了。

如果另外拿來講,這也是一門很龐大的學問。


《論語》: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


人,要讓人瞭解理解,也有一些不能讓別人全部掌握我們的。你讓別人全部瞭解,其實也等於你給你掌握了。

如何辦?這也是要在言語上下功夫。選擇該放出去的,保留不該說的,儒學這裡講就要“慎言”。

知言與慎言,不知言,如何能慎言?

要了解理解別人,那就要多聽別人說的。“貴人語遲”,並不是貴人小孩子時慢學會說話,而是,一個人先聽後說的人,一定是能力高的人,也就是會富貴的。當然,一個小孩,如果幼年就懂得先聽明白別人,然後自己才說,“慎言”的說,將來的成就,絕對不是簡單的。那也是貴人。

懂得了這些法則,到社會上去看。

言語匆匆忙忙,說了半天都不知道他的重點在哪裡的,這樣的人,成就怎麼樣都不會很大。

那些,不急於開口,先與人客氣禮貌,聽了別人的話,自己再說的,自己說話又很有邏輯條理重點的,這樣的人,一定是能人,是貴人。

人生,要是能與三個能人貴人知心真誠相待,自己想衰落,也沒有多大的機會了,更何況自己會求上進。

看,明白了《論語》這三句話的人,連選擇什麼樣的人做朋友,也知道了。


《論語》: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


《論語》三句話,用“三生萬物”的原則來講,講一天也有得講。

我們要讀書,但怕讀死書,略講一二,《論語》是很活的。

宋太祖的宰相趙普,說了一句名言:半部《論語》治天下。

真正讀得好的,三幾句也終身受用無窮。

三句《論語》,也可以受益。

不信可以去證。

老闆和能力強的人,言語是不輕浮的。

貴人語遲,說話也不搶著說。

我們急於表達自己,說起來就是我們有問題。

先聽聽,聽明白了,再說不遲。

開講《論語》,把這樣的修養,教給孩子,會害了他嗎?

誰會這樣的教孩子?

唯有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