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胃部有一層黃金皮,入藥有3個作用,扔掉可惜了!

雞胃部有一層黃金皮,入藥有3個作用,扔掉可惜了!

雞內金,實際上它指的就是雞胗的砂囊內壁,通俗的說,就是雞胃部那一層黃色的內皮,一般做菜的時候,切開雞胗後我們都會把那層皮剝下來去掉。

而在中醫當中,雞內金卻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有著諸多的應用價值,那麼,雞內金具體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臨床上都有哪些應用呢?

雞內金的功效主治

雞內金,在中醫當中需經過炮製後方可入藥,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有健脾消食、澀精止遺的功效,臨床上主要可以用於消化不良、嘔吐反胃、小兒疳積等疾病症狀的治療。《要藥分劑》中記載:

小兒疳積病,乃肝脾二經受傷,以致積熱為患。雞肫皮能入肝而除肝熱,入脾而消脾積,故後世以此治疳病也。

雞內金的藥理作用

雞胃部有一層黃金皮,入藥有3個作用,扔掉可惜了!

  • 1.增強胃功能:藥理研究顯示,雞內金促進胃液的分泌,從而有助於增強胃部的運動,起到助消化的作用。
  • 2.加速放射性鍶排洩:研究顯示,雞內金的水煎劑在促進放射性鍶的排出分泌有一定的作用,這可能與其中含有的氯化銨有關。
  • 3.抑制腫瘤細胞活性:體外試驗顯示,雞內金除了促消化作用之外,對於腫瘤細胞還有抑制作用。

雞內金的臨床應用

1.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氣:雞肶胵燒灰,酒服。(《千金方》)

2.治小兒疳病:雞肫皮廿個(勿落水,瓦焙乾,研末),車前子四兩(炒,研末)。二物和勻,以米糖溶化,拌入與食。忌油膩、麵食、煎炒。(《壽世新編》)

3.治小便淋瀝,痛不可忍:雞肫內黃皮五錢。陰乾,燒存性。白湯下。(《醫林集要》)

雞內金的注意事項

  • 1.雞內金有消食健胃的功效,對於脾虛無積者應慎用。
  • 2.雞內金用於食療時不宜長時間煎煮,這樣容易破壞其中的有效成分,影響功效。

附:雞內金的食療方

雞胃部有一層黃金皮,入藥有3個作用,扔掉可惜了!

  • 雞內金粥

材料:雞內金5克、粳米50克

做法:粳米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將雞內金磨成粉,加入共煮成粥即可。

功效:消食健胃,適宜脾胃不好的人群。

  • 雞內金山藥黃鱔湯

材料:雞內金5克、黃鱔1條、山藥50克

做法:鍋中放油,待熱後放薑片,再放黃鱔翻炒,然後將翻炒後的黃鱔放入瓦煲中,加適量水,再放山藥和雞內金,大火煮沸加小火煲1個小時,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消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