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活在這世上或許很辛苦,但也可以很幸福

《簡愛》:活在這世上或許很辛苦,但也可以很幸福

圖片/電影《簡愛》

我和你一樣有靈魂來自上官文露讀書會00:0013:16

“你以為因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短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要是上帝賜給了我一點美貌和大量財富,我也會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不是憑著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憑著肉體凡胎跟你說話,而是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說話,就好像我們都已離開人世,兩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為我們本來就是平等的。”

《簡愛》

《簡愛》:活在這世上或許很辛苦,但也可以很幸福

圖片/電影《簡愛》

關於《簡愛》,人們總有許多話講,孤獨的簡愛,追求平等的簡愛,獨立的簡愛,世人賦予了這個19世紀的女主人公太多象徵女性力量的詞彙,而這些匯聚起來,也就是我們無法忘懷,跨越時代的簡愛。

我常常覺得,讀《簡愛》最好的年紀大約就是十四五歲,初開的不僅是情竇,也是看這個世界的心,介乎於青澀和成熟之間的年齡,總會有些許敏感、倔強乃至朦朧細雨般的哀愁,這種思緒無法去和別人交談,因而很多時候,女孩喜歡簡愛,就是喜歡她的真實,有什麼說什麼,想做什麼做什麼,會歇斯底里大大哭大叫,還會畫下自己並不美麗的模樣,無比幼稚的拿來提醒自己,在簡愛的身上,我們看的到理想主義的色彩,因而就連實打實的苦難,都顯得像是一種寶貴的磨練,因為一個人在得到幸福之前,總得吃點苦頭,才對比的出甜味來。

如今,很少有人再會像夏洛蒂這般細膩的去記錄一個女孩的蛻變和成長,可人世間,留下一本《簡愛》就足夠了,無需太多。

外貌之所以被關注

恰恰是因為不重要

這是一個標榜看臉的時代,但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明白——“臉”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全部。即便人人都喜歡美麗的人與物,但只要兩個人由平行線開始相交,那麼外貌帶來的影響就微乎其微了,對方的性格、能力、學識、為人處世等等,方才成為日常瑣碎的潤滑劑亦或者催化劑,決定了兩個人是繼續相處,還是就此分道揚鑣。

外貌永遠只作為一個顯而易見的談資被人們掛在嘴邊,一旦它成為有價、可以衡量的某種標準,也恰恰說明了它的不重要,因為那些美好的品質,永遠都是無價的。

而《簡愛》,就是一部從女主角到女作者都不怎麼好看的女性小說。

《簡愛》:活在這世上或許很辛苦,但也可以很幸福

圖片/電影《簡愛》

故事依照時間順序,從小簡愛悲苦的身世講起,這是一個父母雙亡由舅舅舅媽撫養的小女孩,奈何舅舅去世得早,與她毫無血緣的舅媽一家對她分外排斥。我們不難從作者夏洛蒂的文字裡看到這個小女孩的格格不入,無論怎麼做她都得不到這家人的喜愛,總是成為出氣筒般的存在,她是本性不佳亦或者犯了什麼過錯嗎?

其實,就像作者所說的,或許小簡愛最大的錯誤,就是命運沒有給她一個美麗無害的外貌,也沒有給她寵物般無憂無慮的性格。而這一點,在作者夏洛蒂的青春期亦有同樣的感受,正因為她沒有長成一個優美、健康的少女,而是格外瘦小,平庸寒酸,導致了周圍人的排擠和嘲笑,難得有人看不過去,說出來的話也無非是:“你這麼醜陋不是你的錯”,反倒更加傷害了夏洛蒂,也正因如此,她從不否定女性的外在美,在曾經那個物化女性的社會里,美麗本身就分外稀有昂貴,稀有在美人難得,昂貴在維持美麗不易。但同時,夏洛蒂更明白內在的美麗和智慧,方才是經久不衰,愈發芬芳的。

學習才是永不過時的通行證

時代之所以要不斷進步,正是因為倒退的結果,令人難以承受。

你能想象女性還要裹小腳,十五六歲就要出嫁懷孕是個怎樣的情景嗎?能想象,結婚就是女人唯一的出路,三從四德是女性奉為家規的年代嗎?縱觀女性一步步取得自身權益的道路,也正是女性掌握知識,掌握自身命運的路。學習,不斷地豐沛自己的頭腦,方才能在最低谷黑暗的時期,殺出一道光亮。

縱觀《簡愛》這本書,其實也就是簡愛不曾屈服的逆襲史。從被舅媽趕入孤兒院開始,小簡愛就已經展露了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天賦的人不難見,但努力搭配天賦,才是跳出束縛的唯一捷徑。在孤兒院裡,她的成績躍升第一,到了最後甚至留校教書,而這段教師經歷,直接給了她前往桑菲爾德莊園擔任家庭教師的機會——即便她稱之為“一種新的苦役”,因為在當時,女性唯一可以從事的職業便是杯水車薪又低人一等的家庭教師了,但簡愛也就是抓住這唯一的機會,方才認識自己的摯愛羅切斯特,最終打開心境和眼界。而回顧這一切的起點,正是不鬆懈的努力。

《簡愛》:活在這世上或許很辛苦,但也可以很幸福

圖片/電影《簡愛》

簡愛如此,夏洛蒂亦是如此。這個女作家從來沒有溫順的脾氣,也不夠合群,因而她從事家庭教師的工作,給予她的更多是挫敗感,她不滿足於這份工作,同時又無能為力,在這背後,正是夏洛蒂一顆無處安放,充滿痛苦的心。

夏洛蒂想要反抗這種生活,這種激昂的情緒,超越了時代,超越了社會對她身份的桎梏,夏洛蒂自己的人生無法再進一步,於是她拿起了自己的筆,寫作,是她人生的另一種開始。

是啊,每個人都渴望更精彩的生活,誰又甘願自己的人生無法匹配自己的能力呢?比起夏洛蒂活在閉塞、封建的十九世紀,今天的我們,無疑有了更多的機會,去成就更廣闊的可能。

要知道,我們不斷的努力,就是為了蛻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理想和現實的夾層裡

願你不忘初心

幾年前,在中央二套的《對話》節目中,有一位女生向擔任主持的王利芬老師提問,她說:“現在社會都說學得好不如嫁得好,請問這一點是否有道理呢?”

王利芬老師這樣回答道:“別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人生的悲哀。”

《簡愛》:活在這世上或許很辛苦,但也可以很幸福

圖片/電影《簡愛》

就像人人皆知茨威格的那句話,“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當巨大的利益蛋糕擺在了你的面前,你只需要付出一些良心、乃至人格上的代價就可以分一杯羹,你會願意嗎?簡愛的答案是:不!

所以這終究不是一個灰姑娘穿下玻璃鞋,然後嫁給王子的故事。

當簡愛發現羅切斯特還有一個被關在閣樓裡的瘋妻子時,她不願做第三者,決絕的選擇了離開,就像她當初不願意妥協離開舅母家一樣。這一次,她同樣不帶走任何回憶,不依靠羅切斯特任何幫助,保持著為人的尊嚴,去用自己的學識在另一片土地上展開新的生活,她剋制住想念,斷絕了與以前生活的聯繫,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人,哪怕不再擁有愛情。

在這個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不顧別人的眼光和指指點點,放棄唾手可得的安穩生活,只為了做自己,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呢?因而瘋妻子在一場大火裡死去,夏洛蒂最終讓簡愛和羅切斯特有情人終成眷屬,或許是因為兩個人都太過於堅守內心,這種固執而少見的美好,已經讓人不忍將其分離了。

《簡愛》:活在這世上或許很辛苦,但也可以很幸福

圖片/電影《簡愛》

如今,幾乎人人都會背誦那句擲地有聲的臺詞:“你以為因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短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而《簡愛》的魔力就是,當你讀著這樣的句子,你便成了簡愛,你和她一樣,在十八歲的時候為愛情輾轉反側,獨自成長。

而合上簡愛,再翻開作者夏洛蒂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會發覺原來人生遠比小說更精彩曲折。夏洛蒂的創作,就躲藏在男性筆名之下,頂著那些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巨大壓力,在每個夜晚,在親人一個個離她而去的時候,緊緊貼著現實世界的骨架書寫。當她拿起筆的那一刻起,她就不曾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即便這條寫作之路,道阻且長。而這也就是《簡愛》一書想要告訴我們的,當所有人都認為你做不到,你還要試一試,就試一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