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半年真的虧損了40億,你知道是怎麼虧損的嗎?

昨天有媒體報道,稱滴滴2018年上半年淨虧損超過40億人民幣,說來讓人難以置信。

如今,這個消息得到了證實。

滴滴上半年真的虧損了40億,你知道是怎麼虧損的嗎?

在滴滴創始人程維發給全員的一封內部信件中透露:6年來我們還沒有實現過盈利。我們出行業務對應GMV的平均Take Rate約為16%,絕大部分返還給了司機和乘客,公司整體對應GMV的毛利率只有1.6%。上半年,包括司機高峰期補貼、接單和服務獎勵、乘客優惠等在內的總補貼返還金額超過117億人民幣

這裡說的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是電商網站流行的一種說法,指得是網站成交金額(包括付款和未付款金額),Take Rate可以理解為滴滴提留的部分。可以直接理解為毛利率16%。

16%的毛利率還低嗎?按照滴滴的說法,其中絕大部分返還給了司機和乘客,實際上,滴滴的毛利率只有1.6%。如果返還給了司機和乘客的117億,如此計算,滴滴的毛利率在13億左右(沒計算錯的話)。

如果滴滴虧損40億,這說明滴滴上半年的支出高達53億元。這些錢拿起做什麼了嗎?如果這些錢用在了“大數據風險預判模型、人臉識別、一鍵報警、緊急聯繫人、號碼保護、行程分享、行程錄音、線上線下司機培訓”等產品安全功能和保障措施的研發上,你信嗎?果真如此的話,滴滴就該控制成本了?按照2016年的數據,滴滴全國有1500萬名註冊司機,每天接單1600萬。

從13億毛利到40億虧損,不知道是否包括ofo收購費用,莫非這算是提前宣佈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