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認知,不同的命運:閔子騫孝行故事

不同的認知,不同的命運:閔子騫孝行故事

在《二十四孝》中,記載了閔子騫《單衣順母》的故事,亦稱《鞭打蘆花》。閔子騫,為孔子的七十二賢之一,早年喪母,父親再娶後,又生二男一女。後母對閔子騫不好,為自己生的孩子做的棉襖用的是棉花,為閔子騫做的用的是蘆花。一日父子外出做生意,父令閔子騫駕車,由於蘆花不當風寒,閔子騫凍的瑟瑟打抖,一失手車翻了。父親大怒,用鞭子打閔子騫,一鞭下去,打破棉褲,露出蘆花,父親才知道是後母虐待長子,於是想休掉妻子。這時,閔子騫跪求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意思是說,母在,寒冷了我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母親,那麼我的三個弟弟和妹妹就失去了母愛。後母聽說了這件事後,痛悔不已。後來有詩讚道: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這個故事使我想起了埃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該療法以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的結果。外界事件是A,人們對事件的認知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是C,因此被稱為ABC理論。

後母對閔子騫刻薄,這是事件A,但閔子騫沒有怨恨,仍然無條件地奉行孝道,這是他的認知B,也正是由於他有這樣的認知,當鞭打蘆花事情發生後,在急情之下,他才能夠說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的話。從閔子騫孝行故事中,我們會發現,不同的認知,對行為結果有多麼大的影響。閔子騫的孝是深達人心的,他的勸說,不僅改變了父親的主義,關鍵是拯救了這個家庭。如果父親休了妻子,他的同父異母的二弟一妹同樣失去了母愛,後母也就沒有了痛悔前非的機會,這個家庭可能更加悲慘。

可見認知在社會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許多人的人生景遇不好,是與對事件的認知和處理不當有著直接聯繫的。如果閔子騫的價值觀裡沒有孝道,那麼就會產生怨恨,就會以為自己的命不好,當發生了鞭打蘆花事件後,他可能把後母的種種虐待說給父親聽,結果會是母去三子單的情景發生。由此可見,不同的認知會有不同的命運。

我們在被這個故事感動的同時,還有一個疑問,閔子騫怎麼會有這麼高的認知境界?這是需要我們深思的。孝行是價值觀的範疇,我們知道,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會有什麼樣的認知。從這個角度來說,認知是價值觀的反映。孝順是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的價值觀之一,所謂孝順,主要體現在對父母的順從上,在順從上往往是沒有條件的。如果有條件,那麼可能的結果是,有孝心,但沒有孝行。

以上是我個人的淺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