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李鴻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後的墓地,卻是天壤之別

晚清時期,雖然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餘暉,但還是出現了比較有名的大臣,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四人在各方面都做出了一些貢獻。

曾國藩因為鎮壓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而受到重視,他對於晚清的政治影響是巨大的,同樣,李鴻章作為洋務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他對晚清後期的政治影響更大,而且李鴻章一直活到1901年。

曾國藩、李鴻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後的墓地,卻是天壤之別

雖然曾國藩、李鴻章兩人都對晚清政治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從現代人的視角看,曾國藩的歷史地位明顯高於李鴻章。現代人很多都以曾國藩為人生典範,卻很少有人把李鴻章作為“人生榜樣”。

毛主席曾這樣評價曾國藩:“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但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做法有恰恰不一樣。

曾國藩、李鴻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後的墓地,卻是天壤之別

曾國藩和李鴻章同樣作為晚清大臣,但他們的目的卻有著天壤之別,從他們兩人死後的墓葬規模,就可以看出當時清廷對於兩人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曾國藩的墓地位於位於長沙嶽麓區桐溪寺後面的伏虎山上,是與夫人的合葬墓。

曾國藩、李鴻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後的墓地,卻是天壤之別

墓葬佔地面積300平方米。曾墓墓冢原系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澆而成,墓圍直徑約5米,花崗石圍,高2米。

塋地砌花崗石羅圍,並立碑三通,漢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刻楷書碑文“皇清太傅大學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歐陽夫人之墓”。

曾國藩、李鴻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後的墓地,卻是天壤之別

再看看李鴻章的墓地,那就非常闊氣了。據悉,李鴻章享堂原佔地面積1萬餘平方米,共建有大大小小房屋99間。取久久之意,碑額中間刻有“清故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太傅一等侯李文忠公神道碑”24個字。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李鴻章墓地還有專門的看護人員和管理人員,亨堂附近將近300畝的土地都是李鴻章亨堂所擁有的,從這就可以看出李鴻章的墓地是多麼廣闊了。

曾國藩、李鴻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後的墓地,卻是天壤之別

據相傳李鴻章死後,陪葬的名人字畫就有90多件,其中包括了王獻之的《洛神賦》、顧愷之的《女史箴》、王羲之的《蘭亭序》,足見其豪華陣勢。

雖然有人看護,李鴻章的墓地還是被人盜過,至今這些字畫被毀掉了一些。反觀曾國藩墓地,既被人盜,又沒有人管理,陪葬的物品也是少之又少。

兩人都是晚清重臣,死後墓地卻是天差萬別,這其中就有什麼內情,恐怕是不言而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