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后的墓地,却是天壤之别

晚清时期,虽然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余晖,但还是出现了比较有名的大臣,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四人在各方面都做出了一些贡献。

曾国藩因为镇压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而受到重视,他对于晚清的政治影响是巨大的,同样,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对晚清后期的政治影响更大,而且李鸿章一直活到1901年。

曾国藩、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后的墓地,却是天壤之别

虽然曾国藩、李鸿章两人都对晚清政治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从现代人的视角看,曾国藩的历史地位明显高于李鸿章。现代人很多都以曾国藩为人生典范,却很少有人把李鸿章作为“人生榜样”。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做法有恰恰不一样。

曾国藩、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后的墓地,却是天壤之别

曾国藩和李鸿章同样作为晚清大臣,但他们的目的却有着天壤之别,从他们两人死后的墓葬规模,就可以看出当时清廷对于两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曾国藩的墓地位于位于长沙岳麓区桐溪寺后面的伏虎山上,是与夫人的合葬墓。

曾国藩、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后的墓地,却是天壤之别

墓葬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曾墓墓冢原系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浇而成,墓围直径约5米,花岗石围,高2米。

茔地砌花岗石罗围,并立碑三通,汉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刻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

曾国藩、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后的墓地,却是天壤之别

再看看李鸿章的墓地,那就非常阔气了。据悉,李鸿章享堂原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共建有大大小小房屋99间。取久久之意,碑额中间刻有“清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太傅一等侯李文忠公神道碑”24个字。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李鸿章墓地还有专门的看护人员和管理人员,亨堂附近将近300亩的土地都是李鸿章亨堂所拥有的,从这就可以看出李鸿章的墓地是多么广阔了。

曾国藩、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死后的墓地,却是天壤之别

据相传李鸿章死后,陪葬的名人字画就有90多件,其中包括了王献之的《洛神赋》、顾恺之的《女史箴》、王羲之的《兰亭序》,足见其豪华阵势。

虽然有人看护,李鸿章的墓地还是被人盗过,至今这些字画被毁掉了一些。反观曾国藩墓地,既被人盗,又没有人管理,陪葬的物品也是少之又少。

两人都是晚清重臣,死后墓地却是天差万别,这其中就有什么内情,恐怕是不言而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