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早就聽說楊梅熟了。

枝江問安四崗村有一處楊梅園,每年夏漸濃的時候,就熱熱鬧鬧地辦起了楊梅節,我卻一直無緣去瞧瞧。

在我印象中,楊梅似乎是屬於南方的,“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味勝河溯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它和荔枝一樣似乎都與枝江這個江北小鎮相隔甚遠,卻又如荔枝一樣讓江北小城的人們心生嚮往。

所以,沒有吃過新鮮的楊梅,對楊梅的好奇就在情理之中了。

更何況前不久還有同姐的美文《楊梅時光》,把楊梅寫得如飲醇酒,滋味綿長。而朋友“煙”更是把楊梅比作江南女子,楊梅的香裡飄著煙的溫婉與多情,我倒好奇是什麼樣的楊梅讓我的同姐這樣稱讚,又那樣誘惑煙一樣的多情男兒。

一探之心已經久矣。

所以今天同姐一邀,姐妹們立刻飛奔過去。

俗話說好事多磨,越想見就越難見到。

車過了問安同心橋界碑,又往前開了兩裡地,都看到枝江的界碑了,過去就是當陽了,導航才指示向西拐進一條村路,相信導航,拐進去,沿村路又走了四五里地,越走越荒蕪,最後連水泥路都沒有了,想想不對,不可能這麼大的楊梅園一個標誌牌都沒有啊,肯定是走錯路了。

再看消息,同姐又發了個定位來,還是相信導航,倒回來,往回走了上十里路,到問安同心橋村委會再往西五六里路,才終於來到了楊梅園。

此時天色將暮,先到的姐妹們早已等候我們多時了。

走進園子,滿眼碧綠,兩人多高的楊梅樹參差錯落在道路兩邊的小坡上,楊梅園規模很大,眼力所及,望不到邊,楊梅樹枝開葉闊,每棵樹都如大傘一樣的張揚著。楊梅葉有點象小一號的玉蘭樹葉片,色油綠而有光澤,而一顆顆如瑪瑙深紅的楊梅果就在碧綠的葉間,一串串的,探頭探腦,非常誘人。

天色將黑,我們來不及細瞧楊梅園的景色,只匆匆將手探向樹枝,不用費神,那一串串的楊梅就在眼前跳躍,紅得象寶石,引得我不斷地伸手去摘,剛摘了幾粒,姐姐們就告訴我,要找那種紅得發紫的才最好,最甜,說著蓮姐遞給我一顆,也不能在衣服上擦,接過來我就放到嘴裡,一股特有的香氣和清甜在鼻間舌尖漫延開來。

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表面多纖維,質感不如荔枝爽滑,有那麼一點扎舌頭,輕咬卻多汁,初時酸酸的,等汁液盈滿口腔的時候,卻又有一種透心的甜,待得嚥下喉去,酸酸甜甜卻在唇齒間流轉回味。

果然與別的水果不一樣,來得婉轉,留香綿長。

估計這也是楊梅適宜釀酒、制露、蜜餞、醬乾的根本吧。它的美味來自於它的多變,它的多變創造了百變美味。

一轉身,一抬頭,紫紅的楊梅就在眼前,一會兒,就是滿滿一籃子了,而剛摘下的楊梅有一股清清的香氣,完全誘惑人的味蕾。

天也將黑了,姐妹都在招呼著往回走。

匆匆半小時,來不及與楊梅細細交談,我想著回去定好好品嚐,也想好好體味一下與同姐一樣的楊梅時光,更想在楊梅的美味裡品嚐江南煙雨的清香。

想著,以後定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和機會的,楊梅熟了,待君品嚐。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楊梅園女主人胡光琴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開心的姐妹們

採摘之樂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爬那麼高 邊摘邊吃這顆梅子顏色好肯定很甜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都摘一籃子了,還在望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成熟的楊梅一碰就掉,摘起來好順手滿滿一籃子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有一股清香非常香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枝江問安四崗村的楊梅熟了

晚上洗來好好品嚐 酸酸甜甜唇齒留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