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事事的時候干點啥?

無所事事的時候乾點啥?

誰都有那麼一些時刻會感到無所事事,什麼都沒得做,也什麼也不想做。

怎麼辦?

一般而言,這種狀態是不會持久的,不用太過於擔心。即便你在家,爸爸媽媽讓你跑個腿、剝根蔥、掃個地、洗個碗的小活也能慢慢把你從無所事事中拉出來的。

怕的是你長大上班了,感到無所事事。

恰好你還不夠自律,那就糟糕了,所謂的無事生非很可能出現在你的生活中,甚至在不經意間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這顯然不是好事情,尤其是當你從未建立自律生活工作模式的時候更是令人擔憂。

如果你有好一段時間感到無所事事了,一定要主動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興趣、追求等動起來;如果實在沒有什麼興趣和追求,那就去外邊走走,多看看書,瀏覽一下多媒體平臺,看看有什麼東西能讓自己心頭一動,總歸一定可以發現令你動起來的事物的,也許是令你心動、思想動,也許是令你想走路、跑步、游泳等的運動,一切皆有可能。

我敢這麼打保票地說,是因為大多數人的天性中都有好奇心、獵奇心與探索欲的,也有著一些與生俱來的天賦愛好。只要你不停地去接觸各種類的新鮮事物,一定能找到讓你有心一探、一試的東西的。

找到了就好說了。

比如,你無所事事中聽到了一首令人激情澎湃的音樂,讓你手舞足蹈,甚至想去跑步撒個歡。那就去吧,去聽著音樂跑步,去撒歡,歡快節奏引發的跑步慾望會讓你於大汗淋淋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生命的躍動的。跑完之後,你一定會看到一個新的世界。

比如,你無所事事中看到別人寫的書法虯勁有力、龍蛇飛舞,想練習書法,那就去買根毛筆、買本練字貼,立馬開練,別想太多,也許那就是你的一個新技能,誰知道呢?雖然一開始筆都不會抓,但總能學會,在多練習中能夠臨摹出一些毛筆字的,日日練,不是大家,也一定會寫兩下的。你若真喜歡,也一定可以堅持下去,收穫書法之樂的。

比如,你無所事事中發現自己工作積澱不夠,

那就去補,看報、讀書、請教同事同行領導和聯繫單位等,積極參與各類調研、峰會和展會、經驗交流會,去主動汲取養分,時間久了,對工作情況就熟悉了,工作的法律政策依據、範圍、對象、標準、現狀、問題、經驗教訓和未來發展趨勢等越來越門清,你手頭工作是不是好乾了,積澱是不是就有了呢?伴隨認識的深刻,你會發現手頭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手頭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銜接等還存在亟待改進的問題,你還會無所事事下去嗎?

……

迴歸文章主題,無所事事後乾點啥呢?

你可以舒服地休息一段時間,靜一靜,但卻不能一直如此下去,至少要在靜一靜地過程中去主動發現、尋找到那些能夠令你感動、心動的“點”。有時候“點”也許並不是一個,而是好幾個,那就選擇最令你動心的去大膽嘗試,儘快由靜入動,打破無所事事的狀態,進入一個新天地。

換心思、換天地,無所事事就黯然退去了,會被新的狀態所取代。

此後,如果你能把自律的因子主動引導入工作、生活,改造自己的學習、工作與生活,無所事事將不再是影響你的負面因素了。因為你那時已找到人生的節奏感,即便偶爾無所事事,也只是路過它,稍作休息調整而已,不會如同之前那般無能為力了。

無所事事只是你人生旅途中為了放鬆身心的一種主動選擇,而非被動接受。你已可以駕馭它,遇到它,想幹啥就幹啥。

你說是不是?

(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