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婆媳关系屡遭吐槽,翁婿关系却安定和谐?

为什么婆媳关系屡遭吐槽,翁婿关系却安定和谐?

甜蜜的大枣027

为什么婆媳关系屡遭吐槽,翁婿关系却安定和谐?

01

春节前,朋友圈刷屏了一篇爆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个身在北京的中产男,通过岳父患感冒29天内去世的真实经历,触动了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太多敏感点,内容涉及家庭关系、医患关系,过度医疗、个人如何对阵疾病和死亡种种,不同阅历者从中品出不同意味,所有感触都意味深长。

我把这篇文章反复读了两遍,其中太多细节感慨万千。不少读者解读这篇文章的角度是,城市中产阶级大病返贫的现实。对于我来说,更深刻的收获却是:将来老了若需急诊就医,一定不能进行插管治疗。

从始至终,我一直反对过度医疗这四个字。三年前父亲查出肺癌,虽然没有手术,但漫长的放化疗过程,彻底摧垮了本来很健壮的身体。从查出肺癌到去世,一共两年半的时间。两年半的时间中,父亲虽然活着,但吃东西感觉不到香甜,各种状况层出不穷,根本没有太高的生活质量。

我的一个朋友,公公也是肺癌。治疗初期,儿女们经过再三挣扎,选择了保守疗法,中医治疗。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虽然做检查的时候能够看到肿瘤在增大,但是,一无所知的老人吃得好玩得好,生命质量很高。

每次听朋友提及她公公的状况,我都后悔当初让父亲做放化疗。但是,父亲的生命是他自己的,当时他愿意做放化疗,作为儿女,我们只有尊重父亲的决定。

父亲去世后,我经常不断的想,如果父亲没有做放化疗,也许不会那么快就去世。即便那么快去世,他生命的存活质量应该高很多。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看到“岳父”被全身插管的描述,真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我天生怕疼,若被这样对待,真是生不如死。

作为儿女,她们不可能主动提出“不治”,唯一能做主的,是我们自己。

也只有我们自己清楚明确的提出“不治”,才能在百年之后,不给儿女造成心理上严重的愧疚感。

02

除了过度医疗这个梗,作为一个情感号主,《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个点:翁婿关系,以及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

我捋吧了一下作者家的大致关系。

他和夫人是双高知,属于城市新兴中产一代。男主不但高知,而且高薪,工资是岳父母和夫人工资总和的两倍。夫人是独生女,东北人。男主有一个姐姐,父亲不在了,母亲跟着姐姐生活。有孩子之后,岳父母从东北赶到闺女家帮带娃。整个家庭事务,做主的是夫人。至于“说了算”的岳父,不过是得益于闺女对于女婿的说一不二才“说了算”。

翁婿关系中,当女婿的不是没有牢骚。岳父带孩子的粗犷和大条,多次被女婿吐槽,明明在他的家里,但是,他说话几乎是“不当事”。这种“不当事”,他暗自消化,如果角色置换,来看孩子的是男主的妈,有“岳父”的诸多“毛病”,儿媳妇也会“不当事”吗?

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提到一个细节。一位同事姐姐提及家里的老人感冒了,她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把老人请到酒店里去了。

如此的雷厉风行,如此的快刀斩乱麻,根本原因就一个,请的一定是公婆,而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当然,无论公婆还是亲生父母,有可能妨碍孩子健康的时候,住住酒店未尝不可,但女婿和儿媳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截然相反的态度很能说明,为什么婆媳关系屡遭吐槽,翁婿关系却安定和谐。

不是所有婆婆都奇葩。之所以婆媳关系是天敌,关键原因不过是,儿媳妇比女婿更容易自觉不自觉的计较小事小非。

03

同样是这个家庭,如果女主的工资是公婆和老公工资的双倍,来家里看孩子的不是岳父母而是公婆,家里的状况绝对不是眼下这个状况。即便儿媳妇暂时为了孩子委曲求全,也一准能写个长帖子控诉公婆的“罪行”。

文中的“岳父”病情不断恶化,治疗费蹭蹭上涨,深感经济压力的女婿,最后甚至做出卖房的决定。单是这一点,又有多少儿媳妇能够做到?

别说卖房子,如果家庭存款因为公婆治病花掉太多,很多儿媳妇都要和儿子不依不饶。

看到这里,估计会有不少读者跳出来吐槽自己的“老公”——不是所有女婿都这样贤良,还有很多女婿,对岳父岳母不闻不问成习惯。

的确有这样的事实存在,但教化女婿洗心革面不会有太大效果,最有效果的,是当妻子的赶紧加油提高自己的资本和实力。

如果夫妻关系莫逆,并且妻子身份地位都让老公敬重有加,哪里有敢跳猴的女婿。自己本身一锅黏粥找不出个豆来,老公压根都不用正眼瞅你,还寄望他能尊重你的爹娘?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中的“夫人”,虽然薪水不如老公,但明显是高知女性,温文尔雅,办事有礼有节,老公非常爱她。也正因为非常爱她,所以才会对岳父母一直谦恭有加。

看完这个文,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触,家有千金的,一定要好好培养女儿接受高等教育。接受的高等教育越多,孩子越独立,越独立的女孩儿未来婚嫁越容易被老公尊重。女儿被女婿捧到鼻子尖上,岳父母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男主只有母亲没有父亲了,按说,有了孙女该亲妈来看孩子,男主没有交代为什么亲妈没有来看孙女,而是说,母亲跟姐姐生活在一起。

有儿子,同一座城,却跟着女儿生活,是不是当儿子的不孝呢?

文中男主有提到自己感到感冒的威胁,也考虑了个人后事,有这样几句话:我妈可以跟着姐姐,其他人都好说,唯一放不下的是女儿。

老婆很恩爱,岳母很敬重,但是,真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男性思维中只有自己的根脉。

如果换成一个女性,她最不放心的也是孩子,其次,往往是老公。

这就是两性思维的不同。

为什么我一直在谆谆善诱儿媳妇们要尽可能的搞好婆媳关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无论儿子怎样和岳父母亲近,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把亲妈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的。

这就是中国传统男人的亲情观。

聪明的妻子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

04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说的是岳父的病,另一个侧面却反映了整个时代的一个崭新变化:现在不再是一个养儿防老的时代了。

闺蜜的儿子马上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还没当婆婆的她提前做了一个决定:将来儿媳妇做月子,一定请月嫂。如果亲家母有时间,那就婆婆出钱亲家母出力。

为什么有这样的决定,闺蜜一语中的:“我看了太多婆媳关系不睦的,都是伺候月子的时候矛盾大爆发的。”

亲娘怎么伺候怎么好,即便有不足也能被谅解。若是婆婆,但凡有点不到位,就成为被指摘的矛盾点。尤其是,现在的婆婆当年做月子时都是粗粗拉拉过来的,她们往往也看不惯新生代儿媳妇们的娇贵。

所以,明智一点的婆婆,多出钱,少见面。

孩子生下来,谁带是个大问题。如果岳父母有时间有余力,公婆绝对争不过人家。

带孩子挺累,但也是个乐趣,对于赋闲在家的岳父母来说,帮带外孙绝对是件幸福事儿。这样幸福的事儿,到了知冷知热的闺女眼里,就是当父母的不容易。这种状况下,指责公婆更有力度了:“我父母帮带孩子,你们又付出了什么?”这种指责,不仅体现在孩子小时候,更会贯穿在孩子整个成人的过程中。

只要公婆不死,就成为一辈子的话把儿。

作为独生女,父母帮带了孩子,老了父母需要照顾,当女儿的自然责无旁贷。至于被排斥在小家庭之外的公婆——你不管我小,我自然也不管你老。

可有些时候,不是公婆刻意不管孙辈儿的小,而是因为做得不够完美而被儿媳妇直接PASS掉了。

过去,没有儿子的会耿耿于怀,现如今,只有儿子没有女儿的,被很多父母视为巨大缺憾。

结了婚的女儿和父母越来越亲,结了婚的儿子呢,只会和媳妇越来越近。

这种现实面前,岳父母和公婆的待遇有别就可想而知了。

最近有去一家养老院采风,养老院里,有千里之外的人过来做义工。问她为什么抛家舍业背井离乡来这里,她答——这是在做善事。

看着这位义工,忽然想到我们自己,忽然意识到我们的幸运。

家中的老人原来真的是我们的福源啊,福源在于我们不用奔波千里,只要守在家里,就能安居乐业的做善事。

是,的确每个老人都各有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但是,感激他们吧,他们活着,就是成全儿女,成全儿女可以通过尽孝来为家庭、为后代积存福报。

我不想刻意讲孝道,只是想知会每位读者,父母是家中的福田,公婆亦然。

就酱。

每个关注枣姐的人都获得了希望、智慧和勇气

公号ID:tianmidedaz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