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價格難以預測,養殖戶們該怎麼尋找出路?

液態飼餵系統:未來養豬的新模式。想要了解更多液態飼餵系統的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青飼網】 

今年,因為大洋彼岸某國惡意向我國挑起了貿易摩擦,使得我們國內少了許多該國的大豆,與此同時,該國的行為也造成了他們自己的大豆一時又賣不出去,導致它國農民也是怨聲載道,他們便開始抨擊總統的行為。為了緩解自己國內的民怨,於是該國最近就給他的“小弟”施壓,想要讓小弟替自己消化一些大豆。那麼,究竟這個小弟會不會乖乖地聽他老大的話呢,我們拭目以待。

大豆價格難以預測,養殖戶們該怎麼尋找出路?

今年前半年,由於南美洲一些國家大豆減產、又因為某國惡意挑起的貿易摩擦,再加上我們國內大豆需求量一直很大,於是乎豆價自然就上漲些。並且由於我國農民種植大豆獲取不到足夠的利潤,便使得農民種豆的積極性不高,這些因素都造成了前半年大豆價格的上漲。但是今後的大豆價格又難以預測的,因為我們擴大了從其他國家進口大豆的數量,並且國內也開始提倡玉米種植戶改種大豆,所以今後的大豆價格走勢究竟是怎樣的局面,大家還都是很關注的。

大豆價格難以預測,養殖戶們該怎麼尋找出路?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我們對肉禽蛋類產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多。大量養殖畜禽,面對的一道難關就是飼料的供應問題,於是大豆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並廣泛使用。因為大豆榨油後產生的豆粕,富含蛋白質以及多種氨基酸,用於養殖業當做飼料是再好不過的東西了。同樣可以應用於飼料的棉籽餅,因為需要經過脫毒處理,工序多了一些,所以不如豆粕受歡迎,這就又導致了畜牧養殖業對豆粕這種東西的偏愛。

大豆價格難以預測,養殖戶們該怎麼尋找出路?

豆粕作為大豆的副產品,兩者之間的價格關係十分密切。大豆價格的波動,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豆粕。畢竟每噸大豆大約可以產生0.8噸的豆粕和0.2噸的豆油。數據顯示,如果大豆豐收,那麼豆粕價格隨之下降,大豆減產,豆粕價格必然上升。在我國沒有加入WTO之前,進口大豆數量很少,國內豆價較高。加入WTO後,由於外國大豆價格過低,因而給我國大豆產業帶來了一定的衝擊。

大豆價格難以預測,養殖戶們該怎麼尋找出路?

養殖戶對於大豆價格的變化,也是極其關心的。畢竟豆粕價格的高低變化,會造成飼料成本的或升或降。近期諸多不確定因素,讓我們關心著大豆的價格究竟會走向何方?既然如此,在徘徊不定的大豆價格面前,我們也要為自己多找幾條應對之策,尋求一些可以緩解飼料壓力方法。像是改變原有是飼餵方式,使用液態飼餵系統,因為液態飼餵系統可以使用次粉、橘皮、臨期食品等作為飼料原料的;還可以使用其他蛋白含量高的優質植物,如蛋白桑、雜交構樹以及其他牧草等等。我們不能在一條路上走到黑,不能一味地認死豆粕而忽略其他廉價的替代物。我們必須要從多處尋找突破口,想方設法找到降低飼料成本的最佳道路。

想要了解更多詳情,請評論或者私信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