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消失了近一千年,現在終於找到了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如今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56個民族生活在一起,共同締造了偉大而璀璨的中華文明。其中的一些民族甚至在中華歷史上的某個時期綻放過自己的光芒,像滿族、蒙古族甚至還曾成為整個中國的統治階級。不過到如今,當我們回首歷史時就會發現,一千年前那個國土比當時的北宋還要廣袤的、強盛一時的遼國政權,那個曾逼得北宋與其簽訂不平等條約澶淵之盟的契丹族,竟然不知從何時起便消亡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以至於現在的56個民族大家庭裡,竟然沒有契丹族的一席之地。

這個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消失了近一千年,現在終於找到了

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為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徵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此時八個部落的名稱分別為悉萬丹、何大何、伏弗鬱、羽陵、匹吉、黎、土六於、日連。在戰事動盪的歲月中,各部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後經過了大賀氏和遙輦氏兩個部落聯盟時代。後來,契丹在被耶律阿保機的統治下完成了內部的統一,並建立起了一個強盛一時的封建國家——遼國。

這個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消失了近一千年,現在終於找到了

遼國共歷九帝,前後二百一十年。其疆域東臨北海、東海、黃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龍堆沙漠),北至克魯倫河、鄂爾昆河、色楞格河流域,東北迄外興安嶺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溝河及今甘肅北界。

遼太宗耶律德光統治時期,遼國從石敬塘的手中得到了燕雲十六州。以此為基礎,遼開始了對中原地區的擴張。耶律德光數次對中原進兵,希望征服整個中國,但因中原人民的反抗,使其計劃擱淺了下來。在太宗之後,經歷世宗阮(947——950年在位)和穆宗璟(951——969年在位)兩代,遼的統治內部出現了激烈的紛爭,直到景宗賢(969——982年在位)時,其統治才漸漸穩定下來。

景宗死後,其子十二歲的耶律隆緒即位,是為遼聖宗。由於聖宗年齡尚小,所以由其母蕭太后攝政。大遼在歷史上有名的蕭太后手裡達到了最高峰,她譴耶律休哥為大將,於聖宗統和四年(987年)進兵攻宋,大敗宋軍。此後,遼國連年發兵攻宋,至聖宗二十二年,遼國攻至澶州城下,與宋真宗簽定了“檀淵之盟”,迫使宋朝年年向遼國進貢“歲幣”,遼宋兩國從此相對安定下來。遼聖宗依靠宋國的進貢,使遼的經濟發展起來,此時遼國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這個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消失了近一千年,現在終於找到了

經過聖宗、興宗(1031——1055年)的盛世之後,遼國開始走向衰亡。公元1101年,遼天祚帝即位,此時隨著女真族的興起,遼國的統治逐漸受到威脅。公元1115年,金兵攻佔遼國重鎮黃龍府,隨後又與宋朝訂立“海上之盟”,共同攻遼。金兵在幾年的時間裡,佔領了包括東京遼陽府在內的大部分遼國土地,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遼天祚帝被金軍俘虜,遼國自此滅亡。

這個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消失了近一千年,現在終於找到了

亡國後的契丹人自然也就流離失所分散了出去,據說主體被女真族和漢族同化,剩餘的西逃到中亞,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中亞人的一部分。所以現在的中國整個民族體系中也就沒有了契丹族的身影。

那麼契丹這個種族真的完全滅絕了嗎?

這個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消失了近一千年,現在終於找到了

20世紀90年代,雲南省施甸縣有自稱"本人"的蔣姓家族的一塊墓碑,上面刻有兩個典型的契丹小字,這是在我國南疆發現的唯一刻有契丹文字的墓碑。在昌寧縣一塊"本人"墓地上,至今仍有一塊保存完好的《阿公碑文原序》,石刻首段就說:"公原籍乃遼東人氏,後遭逢變遷,保機後裔四散奔走,遑遑而遷,移民滇西順寧而覓其食。"

今天的雲南“本人”族群約有十餘萬人,散居在保山、大理、臨滄等地州,分屬漢、彝、布朗、佤等十多個民族。中國蒙古族研究專家陳乃雄在保山進行實地考察時,將326個“本人”的語詞與多民族詞語進行分析比較,發現其中100多個屬於阿爾泰語系,與達斡爾族語言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聯繫,從而初步認定,雲南“本人”源出於契丹人。

這個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消失了近一千年,現在終於找到了

自此歷史研究者們總算找到了契丹後人的下落,證明了契丹血脈並沒有真正消亡。至於說契丹族後裔“本人”是怎樣遷徙來到雲南的,尚沒有史料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