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明知伐吳必敗,爲何舉國赴難?難怪他當皇帝

公元222年,蜀漢皇帝劉備發兵十多萬(《三國演義》中稱舉兵七十萬),討伐東吳,最終在夷陵之戰遭到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遭到慘敗,蜀國元氣大傷。進攻蜀國之前,劉備手下唯有最親信的中軍統領趙雲出言阻攔,包括諸葛亮在內其餘眾大臣無人敢擋,劉備手下大將張飛在籌備伐吳過程中,激怒手下將士,慘遭殺害。

劉備明知伐吳必敗,為何舉國赴難?難怪他當皇帝

夷陵之戰對蜀國的毀滅是巨大的,縱觀劉備一生,是梟雄的一生,他見過了無數大場面。作為一名成功的政治家,在早期的活動中常常不顧兄弟情義,如果說陷害曾經救他的呂布是報復徐州之仇,那麼奪取劉表死後遺產,討伐巴蜀的宗親足以說明他絕不是忠義之人;甚至拋棄妻子,當陽大敗,老婆孩子都不要了,幸得趙雲出手。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對於想要謀取帝王功業的劉備來說,無情無義無可厚非。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劉備伐吳的目的是什麼?

關羽死於公元220年,時隔兩年他怒髮衝冠?

要知道,真實的歷史上,劉關張三人並非結義兄弟,只是關係較好的君臣。何況,就算他們真的是結義兄弟,作為劉備這樣的成熟政治家會拿國家為關羽陪葬?

其實,關羽死後,劉備之所以等了兩年再伐吳,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劉備首先要考慮的並不是蜀國的安危,而是自己的統治是否牢固,蜀國集團的基礎來自荊州,士兵也多來自荊州,荊州在手,這些人能夠安心跟著老劉幹;一旦荊州失守,跟著劉備入川的十幾萬荊州人祖墳都在孫權曹操手裡,焉能安心?

劉備明知伐吳必敗,為何舉國赴難?難怪他當皇帝

要知道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落葉歸根,早期跟著劉備的糜竺、簡雍等人,更是心心念念等著劉備一統天下,他們有些是河北、河南人,有些甚至是山東人,失去荊州對蜀國集團的大部分人來說,等於失去了信念。

關羽死後到夷陵之戰爆發的這兩年,劉備正是在觀察大家對於失去荊州的反應,作為政治家,他絕對不敢主動提出放棄荊州,一旦因此犯了眾怒,就算是皇帝也會性命不保。以現代人的眼光,這就是政治上的民粹主義,政治家有時候並不能依據他所認為的正確的方向前進,而必須曲從於民意,甚至表現出比民意更加狂熱,從而穩定自己的支持率。

試想,劉備如果勸說諸葛亮等人放棄荊州,諸葛亮祖墳還在荊州,難道就這麼放棄了?像諸葛亮一樣的人有十幾萬,幾個人不想奪回家鄉,幾人不想落葉歸根?

劉備明知伐吳必敗,為何舉國赴難?難怪他當皇帝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之所以認為法正若在,或許可以阻擋劉備。法正是益州的豪強地主代表,他有力挺劉備的動機,也有能力利用益州勢力制衡荊州勢力,可惜法正死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不惜代價北伐,其原因也正在此,就算諸葛亮自己不想家,諸葛亮的基本盤依然還是荊州力量,他必須要維持住了,死也要死在北伐路上,不然就是被自己人弄死。

劉備以仁德被歷史所記錄,對比歷史會發現,那些有仁德之名的人,往往並非真的仁德,他們只是職業民粹罷了,一心一意滿足士大夫的心理,就算國家滅亡了,但他們在位時對內統治卻很穩固,比較典型的就是以仁字為諡號的宋仁宗以及他的後人,一幫手下貪汙腐敗想幹啥幹啥,內部擁護者頗多,結果國力日衰,被外族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