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打滴”与“滴滴外卖”,谁能取代谁?

据网友爆料,前几日还在疯狂招人的滴滴外卖借口已经找到不到了,这令许多梦想着吃“一块钱外卖”的用户感到措手不及。难道美团与滴滴这场互相插手对方业务的战役刚刚开启,就已注定了今日的结局——滴滴输了?

“美团打滴”与“滴滴外卖”,谁能取代谁?

从某种程度来来讲,“美团打滴”这场大战从一开始,滴滴就处于一种被动防御的地位,远没有美团表现的那般圆润。从美团走来的历程来看,8年时间内上线了外卖、零售、酒旅,等业务,围绕着本地化生活服务开辟了一片商业“大海”,其边界依然在不停地延伸,上线打车业务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滴滴呢?虽然仅仅用了6年时间就就迅速成长为一家估值超过500亿美金的独角兽企业,但面对突然起来的美团递过来的“战书”却始料未及,或许只能凭借自身的优势——资本来进行“尔要战,便战”的反击。

资本比拼?

公开的数据显示,滴滴出行自2012年获得天使轮投资以来,相继完成了从A到G轮融资,最新估值高达576亿美金。即便是在网约车大战硝烟已经结束的2017年,滴滴日均融资额高达1.7亿RMB,简直是用资本堆出来的一个独角兽!

“美团打滴”与“滴滴外卖”,谁能取代谁?

不过,仅靠资本能够打赢这场“美团”VS“滴滴”之战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团本身的融资能力也丝毫不差。尤其是在去年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后,弹药充足的美团有能力开辟新的战场。

这也意味着,拼资本对于双方都是下下之策。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最终能够取得这场“美团打滴”战争的关键因素呢?

垄断与竞争的市场环境

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约车市场几乎可以是滴滴一家独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占据了垄断优势。然而,滴滴之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互联网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性,从而为滴滴“收编”众多“黑车司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滴滴背后的资本介入,通过合并快递、Uber中国等实现野蛮生长,在短短数年就形成了市场垄断。也就是说,滴滴这一路走来仅靠“烧烧烧”就走到了如今的老大地位,实在是太顺了,在运营上缺乏几分经验的积淀。因而,由此形成的网约车市场是一个病态的格局,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消化”,而其他地方性的网约车平台又不足以给滴滴带来砥砺。

“美团打滴”与“滴滴外卖”,谁能取代谁?

相比之下,外卖市场经历了三足鼎立的激烈拼杀,最终形成如今的“两极格局”。双方在资本、商家、快递小哥的竞争中从未停歇,从补贴大战降温到现在的精细化运营无边界的竞争虽然对于双方都是一种折磨,让他们都无法获取垄断利润,但与此同时,紧绷的战斗神经也让双方获益匪浅,不断想法设法来占得市场先手,在遭遇挑战的时候能够立马进入到战斗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来,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与滴滴切入外卖市场相比,可能美团适应起来更加容易。并且,美团进入的是一个相对垄断的市场,竞争已没有原来那么激烈,只有一个敌人——滴滴;而滴滴做外卖就不一样了,因为外卖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双雄并立的格局,滴滴的介入不仅会遭到美团的抵制,饿了么同样对其不甚欢迎。

地推能力强弱

此外,虽然双方都是互联网企业,但是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之后,“地推”依然不可避免。而滴滴再无敌手之后,早已不见当年在出租车聚集地、厕所里散发传单的滴滴大军,相反,线上的传播成为主要渠道,之前的地推大军早已被“卸磨杀驴”;而美团呢,与饿了么的长期斗争中,拉拢商家、推广美团支付等地推队伍依然存在,在许多城市中依然可见其身影。当然,美团地推团队的实力也是清晰可见的,据悉,今日资本的徐新之所以决定投资美团,就是看中了其团队的地推能力。

“美团打滴”与“滴滴外卖”,谁能取代谁?

网约车平台链接的是司机和乘客,外卖平台链接的是消费者、商家、骑手。相较之下,外卖平台需要打通的节点更多,平衡商家、消费者、骑手三者之间的关系较难,如何让商家满意、消费者得到实惠、骑手待遇提升同时兼顾?这对于滴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网约车则相对简单,只需摆平司机与消费者两端就可以了。

场景的丰富度

最后,王兴的美团是一片“湖”,汇聚了外卖、娱乐、打车、酒旅等各项服务,从线上线下渗入到人们的衣(与海澜之家合作)、食(外卖零售)、住(酒店)、行(网约车)等不同的场景。对于许多用户而言,美团外卖已经成为人们手机中必备的一个app,并且随着超市零售、生鲜果蔬、鲜花甜点等品类的扩张,用户打开美团相关App的频率较高,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流量入口。

“美团打滴”与“滴滴外卖”,谁能取代谁?

而滴滴呢,除了打车之外,谁会想着打开它呢?何况,在有微信这个超级App存在的情况下,打开微信的滴滴入口就可以了,何必多下载一个滴滴App呢?在这种情况下,滴滴App完全成为一个鸡肋。

因而,在美团App上添加一个打车入口比较简单,因为在用户心目中,它本身就是一个生活服务类平台,现在业务更多了,用户更方便了。但如果在滴滴App中开一个外卖入口,把商家拉到上面去,恐怕很多人都会意想不到吧?

这一次,拥有庞大流量的腾讯无法参与,无论美团也好、滴滴也罢,都是自己的小兄弟,“拉偏架”显然不合适,这也意味着,在流量入口方面,滴滴或许要被美团甩下几条街。

当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打车出行与外卖配送服务的逻辑也是不一样的:打车是简单的双人模式;外卖是复杂的用户、骑手、商家三点模式,基于LBS的时间运算也必须高度精准。从这个角度看,外卖的技术门槛还是高出打车两三条街的。美团做打车势如破竹,滴滴做外卖次日瘫痪,不能不说是遭遇到技术问题。

滴滴上线外卖业务,不仅面临着美团与饿了么的阻击,与自己原有的业务契合度也稍有不足。因而,滴滴外卖“出师未捷身先死”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