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驗方拾珍——紅白皂龍湯

男科驗方拾珍——紅白皂龍湯

紅白皂龍湯系浙江名老中醫宗敦義所創,藥物組成為紅花、白毛夏枯草、皂角刺、乾地龍、澤蘭、澤瀉、車前子,功效清熱利溼解毒、活血化瘀通絡,用於治療因溼熱素盛,下注日久,瘀阻睪丸經絡之無精子症。後經當代著名中醫男科學家徐福松教授發揚光大。筆者在臨床用於無精子症患者,確有療效,且用於久治不愈、臨床症狀不甚明顯的不射精、睪丸痛等均取得較好療效。

男科驗方拾珍——紅白皂龍湯

一、特發性無精子症

患者,男,32歲。2004-12-22,因“婚後10年未育”就診。病史:婚後10年未育,夫婦同居未避孕,性功能正常,排除女方不孕因素。多次檢查精液離心沉澱後顯微鏡下未見精子,且自婚後第3年起開始治療,久治不愈。2000-04,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生殖中心擬行ICSI,因睪丸穿刺未找到精子而放棄。查體:正常男性體徵,陰莖發育正常,左側睪丸20ml,右側辜丸18ml,彈性好,雙側精索靜脈無曲張,附睪及輸精管正常可及。精液常規:精液量3mL,pH7.4,液化正常,精液離心沉澱後顯微鏡下未見精子。精漿生化:果糖(Fru)2.3g/L,α葡萄糖苷酶(α-GLU)48U/mL,酸性磷酸酶(ACP)187U/mL。性激素檢查:睪酮(T)13.86nmol/L,雌二醇(E2)171.02pmol/L,黃體生成素(LH)3.89U/L,卵泡刺激素(FSH)9.17U/L,泌乳素(PRL)0.49nmol/L。精子發生基因(AZF):YRRM1,DAZ,DYS240均為陽性,染色體核型為46XY。無肝腎疾病及其他傳染疾病史,無腮腺炎病史。

患者體形較胖,口乾而不欲飲,餘無臨床不適,舌紅苔薄微黃,脈弦。病程較久,迭經治療不效。按久病必瘀、肥人多痰、痰久必瘀必熱的思路,擬清熱利溼、化瘀通絡為法,方以紅白皂龍湯加減,藥用:紅花10g,白毛夏枯草10g,皂角刺10g,乾地龍10g,澤蘭10g,澤瀉10g,車前子10g(包煎),王不留行20g,當歸10g,路路通10g,橘絡核各10g。水煎服,1劑/d,早晚飯後2h分2次服藥。並配以他莫昔芬片,10mg,2次/d,口服。先服14劑,患者無臨床不適,遂連服3個月,並囑2個月後女方進行ICSI前的準備工作。3個月後,患者精液檢查仍未見精子,當即睪丸穿刺取精,取得正常形態且活動正常精子行ICSI,得優質胚胎9枚,移植2枚,冷凍7枚。15d後,女方查血β-HCG1144IU/L。2005年底順產1女嬰,Apgar評分10分。

二、功能性不射精

患者,27歲。因“婚後5年未育,夫妻同房不射精”於2005-10-07就診。自訴性慾正常,勃起堅挺,性交不射精,每每因女方滿足後體力不支而中斷,陰莖隨即萎軟,其後有少量精液滑出。夫妻感情一般,性生活頻率1-2次/月。體檢:男性體徵,包皮過長,陰莖長度正常,雙側睪丸18ml左右,附睪、精索、輸精管均可捫及,無精索靜脈曲張。性激素檢測均在正常範圍。超聲示:前列腺、精囊腺正常;左側附睪囊腫。自訴平時體健,無口乾,無腰痠,二便調,納谷香,夜寐安,舌紅苔薄白,脈細。以疏肝理氣、活血通經為法,藥用:川牛膝10g,石菖蒲3g,生牡礪20g(先煎),王不留行15g,廣地龍10g,路路通10g,桔梗5g,柴胡10g,生地黃10g,赤白芍各10g,潼白蒺藜各10g,廣鬱金10g。1劑/d,水煎服,早晚飯後2h分2次服藥。並囑儘早行包皮環切術。

上方連服1個月,服藥期間同房4次,不射精,約20min自行中斷而萎軟,凌晨發現有精液滑出。苔脈同前。

再次體檢:見包皮多枚疣狀贅生物,醋酸白試驗陽性。追述病史,患者說其配偶4個月前確診尖銳溼疣,其後採取陰莖外塗藥物進行性交。遂立即行包皮環切術,並停藥1個月。術後33d三診,尚無性交,但晨勃明顯,且有1次夢遺。遂予活血通絡、養精生精為法,方用紅白皂龍湯出入,藥用:紅花10g,白毛夏枯草10g,皂角刺10g,乾地龍10g,澤蘭、澤瀉各10g,炮甲片5g(先煎),路路通10g,王不留行20g,石菖蒲5g,川牛膝10g,通草10g,橘絡核各10g。並配以養精膠囊,5粒/次,3次/d。服藥7劑後性交,無射精感,自行中斷後避孕套中見到少量精液。原方加制淫羊藿15g,並繼續配以養精膠囊。8劑後,性交射精,1w內性交3次,均射精。其後以養精膠囊鞏固,電話隨訪,性功能正常。

三、睪丸痛

患者,40歲。2006-03-23,因“雙側睪丸隱痛反覆發作1年”就診。自訴雙側睪丸隱痛反覆發作,無墜脹感,性生活前後無變化,且與情緒無關。曾分別以抗生素、血府逐瘀口服液、活血止痛膠囊治療,不效。脈案:雙側睪丸無規律隱痛,時作時止,時輕時重,伴見口乾喜飲,無腰痠,大便偏幹,2-3d一行,無尿頻尿急,無尿等待,無尿後餘瀝不盡,納可,夜寐欠安,多夢易醒。舌質偏紅苔微黃略膩,脈弦。體檢:男性體徵,陰莖長度正常,左側睪丸16ml,右側睪丸18ml,無波動感,附睪、精索、輸精管均可捫及,無精索靜脈曲張。超聲示:前列腺、精囊腺、睪丸、附睪正常,未見睪丸鞘膜積液。治以理氣通絡、清熱解毒,以紅白皂龍湯合枸橘湯化裁,藥用:紅花10g,白毛夏枯草10g,皂角刺10g,乾地龍10g,澤蘭10g,澤瀉10g,車前子10g(包煎),馬鞭草20g,決明子10g,制大黃6g,全枸橘10g,赤白芍各10g,生甘草5g。1劑/d,水煎服,早晚飯後2h分2次服藥。此方連服14劑。

2006-04-07,二診:睪丸隱痛及口乾明顯減輕,大便正常,1d一行。舌紅苔薄微黃,脈弦。原方去馬鞭草、決明子、制大黃,加防風、防己各10g、金鈴子10g、延胡索10g。囑連服30劑。電話隨訪,二診用藥半個月後睪丸隱痛消失,原方再進半個月以鞏固療效,停藥後未再復發。

祖國傳統醫學對男科疾病的認識和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縱觀傳統中醫學對男科疾病的認識,呈現出在臟腑定位上以腎為中心,在病機病性上以虛為重點,在治療上以補腎為治則的特點。這些無疑為現代中醫診治男科疾病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科技條件的限制,傳統中醫學對男科疾病的病因病機的認識尚欠全面和深入,更因現代男科學起步較晚,理論探索和臨床研究不夠深入,所以有許多認識還是沿襲傳統的觀念,從而阻礙了男科疾病診治水平的提高。從病證上看,男科疾病有虛、有實、有寒、有熱,近年來發現實證熱證漸增多起來。情志內傷,病邪外感,過食肥甘,恣貪酒色等,多為實邪,最易導致氣血瘀滯、溼熱下注。而先天稟賦不足,精氣虛弱所致者則逐漸減少。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生存環境的影響,營養狀況的改善,飲食結構的變化,疾病譜的推移,使腎虛的發病率明顯下降,而產生溼熱、血瘀、痰溼的機會明顯增多。從臨床症狀方面看,男科疾病患者表現出腰膝疲軟、倦怠無力、頭暈目眩、發脫齒搖、精神萎靡、健忘、食少納呆等虛性症狀者已不多見,多數患者臨床見症為陰囊潮溼、墜脹疼痛、靜脈迂曲成團、腰痛、尿黃、尿濁、性情急躁等溼熱血瘀類實證表現。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男科疾病發生髮展與各種發育異常、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精索靜脈曲張、毒素損害等多種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大多屬於中醫學“實邪”的範疇。

宗敦義先生所創紅白皂龍湯方中紅花、澤蘭活血祛瘀,皂角刺、地龍利經通絡,白毛夏枯草清熱解毒,車前子、澤瀉利水通淋。諸藥合用,亦清亦通,寓通於清,以通為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紅花、皂角刺、地龍、澤蘭均有抗凝血作用,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使血漿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顯著延長,且可增強凝血酶活性,使動靜脈血栓重量明顯減輕。紅花、地龍還可溶解血栓,有類纖溶酶樣作用。紅花、澤瀉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及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白毛夏枯草有抑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澤瀉、車前子有利尿作用,能增加水分、尿酸、尿素的排洩。同時車前子能明顯降低皮膚及腹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紅細胞膜的通透性,表明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總之,無論從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角度分析,紅白皂龍湯都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臨床使用價值。筆者在此僅僅略舉幾例,意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夠引起更多同道的關注,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男科驗方拾珍——紅白皂龍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