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2018年9月6日下午2點,上馬抽籤結果公佈!今年上海馬拉松共計137965人報名,較去年增加22062人,其中全程馬拉松92330人, 十公里29260人, 健身跑16375人。

根據報名數據估計,2018上海馬拉松全馬中籤率為25%,10公里中籤率為18%,健身跑中籤率為40%,賽事中籤率再次創下新低。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2018年11月18日,第二十三屆上馬將再次起跑。

今年上馬開跑時間比去年晚了6天,繼2017年上馬之後路線再次做出調整,雖去掉龍騰大橋的爬升路段,並將180°大轉彎一併拿掉,但在後半程30公里處增加了兩座稍高的橋樑,折返相當於四座橋樑,相對於去年的路線難度也只能說是半斤八兩。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縱使上馬的路線如何崎嶇,也沒能抵擋跑友們的熱情。2018上馬預報名人數近14萬,很多跑友在經歷北馬、廣馬不中籤的噩耗之後,都在期盼著能夠上馬中籤。

很多人將北上廣三大馬當做下半年摸底考試,心中都期許著自己的小執念,心中都燃燒著屬於自己的上馬情懷。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1

2012年上馬,當時鑑於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當年的上馬發佈會僅開始4分鐘便匆匆結束,隨後贊助上馬多年的“東麗”和“美津濃”被上馬踢出贊助商行列,

耐克在那一年正式接手上馬!

也就是在那一年,上馬首度獲評國際田聯路跑金標賽事,成為繼北京馬拉松賽、廈門馬拉松賽之後中國第三個“金標”全程馬拉松賽,在上海國際頂級賽事體系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2


在那之後,2013年國內馬拉松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曾經枯燥、令人厭煩的馬拉松“一夜暴富”成為全面健身平臺,成為中國最具群眾影響力、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馬拉松比賽也成為城市的名片,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動力。

那一年,年輕的東京馬拉松加入六大滿貫,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震驚世界;那一年,北馬”尿紅牆“被大量媒體關注,廣馬成為國內參賽標準最高的馬拉松賽事;

那一年,奧森公園、世紀公園成為北京、上海跑者們的跑步聖地;那一年,全國颳起了一陣跑步風,很多人一夜之間都得了跑步的怪病,並且病入膏肓一發不可收拾;

那一年,全國人民被分成兩種人,一種是跑步的神經病,另一種是看一堆神經病跑步的人。

也正是那一年,上馬依靠自己貼心的服務,乘著馬拉松“井噴”的熱浪被國內跑者推上“神壇”,隱隱有壓制“國馬”北京馬拉松的勢頭。

一句“跑了就懂”成為那一年上馬的口號,也成為跑者們在回答一堆無聊的問題時,乾脆的答案!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3


2014年,上海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承辦上馬的同時開始策劃一系列上馬系列賽,來滿足日益增多的跑步人群。

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十公里、元旦迎新跑和崇明、奉賢等地區的半馬跑等賽事活動應運而生。

2014年上海馬拉松開始線上報名當天,總計1.8萬個參賽名額竟然有230萬人次報名,成功搶到一個上馬的參賽資格堪比春運搶票或者車牌拍賣,上海馬拉松已經逐漸成為上海城市的一個名片和市民的節日。

從2013年“跑了就懂”到2014年“跑到著迷”,耐克團隊揣摩著跑者的心思以及國內馬拉松的發展形勢,優化口號的同時逐漸將上馬朝國際化馬拉松推進。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4


2015年正值上馬20週年,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去年報名時的景象,首次採用抽籤報名的方式,並在國內首次引用慈善名額。

2015年上馬共設3.5萬名額,預報名人數為126789人,整體中籤率27%。半馬中籤率17.7%,全馬中籤率30.9%。

那一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曾透露想在中國增設一個大滿貫賽區,因而在2015年,北馬取消了半馬,廈門馬拉松也緊隨其後,取消半程。

國內馬拉松賽事爭奇鬥豔,杭馬依靠西湖美景,憑藉出色的地理環境, 成為國內最美賽道之一;揚州半程馬拉松則定位為全國最高水平的半程馬拉松;鄭開馬拉松則主打2個城市的馬拉松,比賽從鄭州跑到開封;廈馬則以國內每年最早舉辦和獨特的景觀成為跑者們的香餑餑。

而最有可能競爭上位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則是上馬和北馬,就影響力而言,北馬的歷史和文化傳統要優於上馬,但是上馬的賽道服務以及賽事的組織方面要優於北馬。

“上海攔不住”的口號也昭示著上馬的野心,為爭取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積蓄著力量。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5


2016年上馬從賽事組委會給出的數據看:共計有153163人參加了預報名,其中全程項目64067人,半程54338人,10公里跑24668人,健身跑10090人。

全馬中籤率約為31%,基本上三個報名者有一個就能中籤;半程約14%;十公里跑約20%的中籤率;健身跑則基本保持不變,保持在四到五成的中籤率。

從當下世界知名馬拉松賽事來看,一般判斷抽籤難易都以全馬中籤難易程度為參考,因為大部分世界知名的馬拉松並不設置半程和健康跑項目。所以從這點上看,已經進入世界知名馬拉松行列的“上馬”,在中籤率上已經是非常高的了。

在2016年上馬賽服印著本次比賽的口號,“SH”和“上馬”!簡潔的口號透露著上馬的自信,彰顯著魔都的魅力。

在那一年,國內馬拉松賽場上開始活躍著大批的專業、業餘跑者,馬拉松商業化運作,帶動著經濟的發展,國內跑步自媒體如雨後春筍,助長著國內馬拉松的發展,推進著中國馬拉松速度!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6


2017年上馬取消半馬,開啟全馬時代,全馬的參賽人數由2016年的20000人增加至28000人,半程取消讓很多跑者轉向10公里和健康跑項目。雖然全程參賽人數增多,但當年的中籤率依舊很低。

同年,中國馬拉松大滿貫成立,但並沒有上馬,中國馬拉松大滿貫五缺一,這讓很多人意外。在去年亞洲大滿貫也將2017北馬作為2017~2018賽季首站賽事,那一年的北馬站在國內馬拉松舞臺中心的明星位置。

也許是想首批大滿貫成員的激勵,2017年北馬成績破3的人數首次超過300大關,也成為國內首個選手破3超過300大關的賽事。

但僅過一個半月之後,2017上馬就實現破3人數突破400大關。上馬成功的捍衛了“有種快,叫上海”!

那些年,我們一起跑過的上馬

7


2018年上馬,在去年收到跑圈自媒體的批評建議之後,2018年上馬首次設立中國籍運動員排名獎金,設一到八名,其中冠軍獎金45000RMB,重視國內精英跑者,激發更多的精英跑者潛力,跑出中國速度。

從2012年“上海只向前”、2013年“跑了就懂”、2014年“跑到著迷”、2015年“上海攔不住”、2016年“上馬”和“SH”到2017年“有種快,叫上海”,再到2018年“和世界,一起跑”,讓我們從懵懂無知的跑步小白,到如今的破三大神,上馬在成長,我們也一樣。

轉眼上馬即將二十三歲,作為國內頂尖馬拉松賽事,上馬在更專業的賽事服務中超越自我,打造高質量的馬拉松賽事,向國際馬拉松賽事靠攏。

二十三年述說著屬於自己的故事,正如強風吹拂中說的,如果每個跑者的答案與終點都相同,長跑就不會這麼令人著迷了。

馬拉松也相同,每場馬拉松賽事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或許這就是他們令人著迷的理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