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黃氏:隆師道 端士品 家詩走天下

長洲古稱煙洲,南宋時屬香山縣仁厚鄉轄下的一個小海島。香山置縣後,為使海上來的船不迷失方向,在石岐山燒煙為記號,因而石岐山被稱為“煙墩山”。隔海相望的長洲被稱為“煙洲”。明嘉靖二十六年( 1547)的香山縣境圖開始有“長洲山”的記載。長洲之名沿用至今。

黃姓是中國第八大姓,廣東省人數最多,也是中山本土第二大姓。長洲黃氏一族在宋末遷於此地。南宋景定三年(1262),新會縣杜阮村的進士黃敬齋奉命到安南(今越南),歸途遇颶風,漂泊至香山,回京覆命後辭官遷居於此。黃氏逐漸在此開枝散葉,繁衍生息。

長洲黃氏:隆師道 端士品 家詩走天下

黃氏大宗祠的碑文。(市檔案館藏)

黃氏後人為紀念先祖,修建黃氏大宗祠。宗祠坐北朝南,三開三進,莊嚴肅穆。灰雕、木雕和磚雕精緻優雅。中堂懸掛“致中堂”橫匾。祠堂上廳供奉黃氏始祖敬齋牌位,一旁遒勁有力的 “慎終追遠”四字祖訓,告誡黃氏後人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長洲黃氏:隆師道 端士品 家詩走天下

黃氏大宗祠。(市檔案館藏)

長洲黃氏:隆師道 端士品 家詩走天下

黃氏大宗祠內景。(市檔案館藏)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堂正中間有個屏風,上面雕刻著黃氏世代相傳的祖訓:

策馬登程出異疆,任從到處立綱常。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展昏須薦祖宗香。

但願蒼天垂庇佑,三七男兒永熾昌。

這首詩是黃峭做的“分家詩”。唐朝末年,社會動盪,災荒不斷,盜匪四處橫行。年僅二十歲的黃峭見此,便拿出財物賑濟災民,招募鄰人組成義軍平定動亂,社會得以安定。後因有功,授工部侍郎。黃峭看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感慨朝野難以匡正,三十五歲時辭官歸隱。八旬高齡的黃峭擔心兒孫久居京城只知享福,不思進取,當時天下也不太平,為勸勉兒孫後代相認,作“分家詩”。後來黃氏後人紛紛南遷。相傳只要黃姓後人相遇,即便是陌生人,只要背出此詩,就會得到其他黃氏族人的熱情接待。

長洲黃氏:隆師道 端士品 家詩走天下

黃氏後人在為學生講述黃氏“分家詩”。(市檔案館藏)

長洲黃氏歷來勤學重教,祠堂不遠處有一間煙洲書院。煙洲書院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是目前中山保存得最完好的一間書院。書院正中有一塊一米高的屏風上刻著鯉魚躍龍門的圖案。書院內整齊排列著二十多套暗紅色課桌和椅子,兩側掛滿了木雕的《詩經》《百家姓》《三字經》等經典。書院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勤奮好學的學子。

長洲黃氏:隆師道 端士品 家詩走天下

2012年煙洲書院設立的修身堂。(市檔案館藏)

明清時期,長洲黃氏出了5位進士、12位舉人。從“菊花狀元”黃紹昌,到孫中山創辦並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會員、著名報人黃冷觀,再到我國著名美術家、書法家黃苗子,祖孫三代成就了香山家族史上的文化佳話等等。

長洲黃氏:隆師道 端士品 家詩走天下

市檔案館藏黃苗子書法:瓊樓玉宇

長洲黃氏:隆師道 端士品 家詩走天下

2009年在中山市美術館舉行的黃苗子藝術展。(市檔案館藏)

好的家風好的家訓不僅是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石。構建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建設。

中山市檔案局(館)、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 編《齊賢修身 傳承好家風——中山市家風家訓文化讀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