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云南?贵州?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有的说这是作者的幻想和希望,不是实指某个具体的地方,也就是说,它是类似于海市蜃楼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应该说,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

关于《桃花源记》的创作原型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先后有30多个地方在“据理力争”。例如,有的说桃源在贵州铜仁,有的却说在云南坝美村,因为那里方圆30平方千米,四周群山环绕,地势险要,村中人员进出大多选择村头和村尾的两个水洞。这里的自然环境很像《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众说纷纭,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云南?贵州?

有的说在江西康王谷。因为据宋《南康军图记·记游集》记载:秦灭六国后,楚康王熊绎被秦国大将王翦追杀,逃进谷中,顿时雷雨大作,阻断追兵,康王才得以逃脱。从此深居谷中。此说与《桃花源记》中“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颇为相似。还有的说在北方的弘农,或洛水上游。其理由是,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发表了《桃花源记旁证》一文,质疑公认的“南方武陵说”。他认为:“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洛水上游,不在南方的武陵。”有的说在北京市与天津市交界处的盘山(即北京市平谷县和河北省蓟县的盘山)。

众说纷纭,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云南?贵州?

原因是,三国时的田畴曾在这里避难并建立过特殊形式的社会,陶渊明慕其为人,曾来过这里,寻访其事迹。王瑶先生在编注《陶渊明集》时,也有类似的注释:“《三国志》记田畴入盘山之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其事与《桃花源记》相近似,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寄托。”所以不少人也因此称盘山为“桃花源”。

众说纷纭,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云南?贵州?

目前,安徽黟县赤岭村的桃花源也炒得比较热,其依据也是安徽黟县“桃花源”的所在地赤岭村的地理环境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极为相似。比如要进入村子,人们必须沿着一条溪流到渔亭,穿过绝壁下桃源洞,方能达到盆地。而且,内中情景,也多与陶文相似。另外,赤岭村还是陶渊明次子陶俟之后一脉的迁居地,陶氏一脉已在此地悠闲自在、安宁恬静地生活了千年之久。

关于“桃花源”的原型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你觉得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在哪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