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的《田園合奏》和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爲什麼後者更加飽受非議?


《草地上的午餐》是法國印象派繪畫奠基人愛德華·馬奈的代表作之一。這幅作品完成於1863年,現存於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在當時飽受非議。

畫面上,兩位衣冠楚楚的上流社會男子和一位全裸女子一起在林間空地上席地野餐。這幅畫長近3米,寬2米,這樣的尺幅通常是描繪歷史場景或宗教畫的,然而,畫中裸露的女子,就像真人一樣坐在觀眾的面前,她神情自若,目光率直,直勾勾地望向畫面外,讓觀眾感到震撼,彷彿羞愧的不該是她,而是心存雜念的觀眾。

馬奈曾經送這幅油畫參加1863年的巴黎沙龍畫展,被當時主流學院派拒絕。因為在當時,只有聖女、女神和天使才能被畫成裸體,而馬奈卻畫了一個裸體的普通人,這在當時是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

倔強的馬奈將這幅畫搬到了同年舉辦的“落選者沙龍”,不少參觀者對這幅畫嗤之以鼻。法國皇后歐仁妮在經過這幅畫時,還用扇子拍打畫面,評價《草地上的午餐》簡直是“厚顏無恥”。 

而另一幅相似處很多的意大利畫家提香的作品不僅好評如潮,還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鉅作,這就是——《田園合奏》(Fête champêtre ),大約完成於1509年,現存於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

畫面上,兩個身著當時流行服飾的年輕男子和一名裸女坐在草坪上一起演奏音樂,旁邊站著的另一名裸女正在往一個大理石盆裡倒水。畫面的遠景,在優美的風景掩映下,一個牧羊人正在放羊。整個畫面充滿了優雅的田園風情。

在這幅畫中,穿戴整齊的兩名男子和赤身裸體的兩名女子形成了強烈對比,但人們並未覺得有什麼違和感。

這是因為,在古典主義作品中,裸女通常代表的是女神,代表理想的美。這兩名女子實際上代表的是兩名男青年靈感源泉和守護神。通常認為,倒水的女人是悲劇詩歌的女神,手拿長笛的是田園詩歌的女神。


畫家王衍成


馬奈作品

相信大家都看過提香的《田園合奏》和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這兩幅畫,無論是從構圖、人物姿態等多個方面都很像,

但奇怪的是,提香受到了無數的褒揚,而馬奈卻歷來遭受諸多嘲諷,

為什麼會有這樣截然相反的評價呢?

這裡,默默就帶大家回到馬奈那個年代,結合具體的時代背景,尋找問題答案。先簡單概括下,分為兩方面:

1.馬奈不走尋常路,

徹底改變了裸女畫的規則

2.馬奈另類很清奇,

摒棄了幾百年來的繪畫技法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我們先來看馬奈的這幅畫,《草地上的午餐》是一副風俗畫,約2.7米寬,2米高,畫面描繪的是幾個人在樹林裡野餐的情景:

畫面的左前方是一個傾倒的水果籃,裝著各種食物;畫面的中心,是兩個西裝革履的紳士,他們一左一右相對而坐,正在悠閒地聊天。

與他們坐在一起,是一個全身赤裸的女人,她是當時人們非常熟悉的風塵女子;在不遠處的水池裡,還有一個穿著薄紗的女子,正在汲水嬉戲。提香《田園合奏》

1.馬奈不走尋常路,

徹底改變了數百年以來裸女畫的規則。

在當時,繪畫作品中出現的裸女,一般是兩類:一是神話中的女神,比如說維納斯,另一類不是女神卻勝似女神,看起來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就像安格爾筆下的大宮女,這些女子不僅非常漂亮,而且顯得很純潔、超凡脫俗。

而《草地上的午餐》中的裸女,是現實生活中的真人,而且是個風塵女子,這嚴重破壞了當時的社會風氣,這個赤裸的風塵女子,卻和兩個衣冠楚楚的男人坐在一起,給人感覺非常不協調。

這位女子的姿勢也很意味深長,她右腿蜷起,手肘靠著膝蓋,輕輕託著下巴,轉過頭來對著人們露出一絲微笑,她毫不羞怯,反而用一種平靜坦然的神情淡定輕笑。

這在當時,簡直就是公然的挑釁,引起了眾多譁然。

馬奈《奧林匹亞》

2.馬奈另類很清奇,

摒棄了已經沿用幾百年的繪畫技法。

馬奈從色彩、造型和筆觸等方面,採用了跟當時相違背的技法,顛覆了傳統。

首先說畫面尺寸,《草地上的午餐》將近2.7米寬、2米高,這樣的高規格,在當時都是用來畫歷史畫或者宗教畫的,

馬奈卻用來畫以裸女為主角的風俗畫,這對當時的人們,無疑是極大的觀念衝擊。

其次說技法,從自文藝復興開始到那個時代,繪畫大師們大多以自己極高的功力,將畫面處理的讓人看不出筆觸,而人們也樂於欣賞這類繪畫,這也是當時社會的審美主流。

而《草地上的午餐》,無論是前面的樹、或是後面的風景,都是以粗獷、大刀闊斧的筆觸來描繪的,筆觸痕跡非常明顯,在當時人們就認為,這幅畫完全是沒有處理好的,這與當時流行的審美相違背。


馬奈作品

接著說光線,之前的藝術家畫畫,都是在一個有故固定光源的室內進行的,畫畫時打個光,物體的明面和暗面十分明顯清晰,這樣就會顯得物體特別立體。

而《草地上的午餐》中的人物,則處於室外自然陽光下,陽光下的東西,不像室內光那樣有非常清晰的明暗面,除了太陽光,還有水面的反光、草地的散射,樹葉的遮擋等很多不規則的光,所以這幅畫給人感覺,兩邊都是光,畫中的人物,看起來也就不是特別立體。馬奈作品

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一經展出,便遭到諸多反對和嘲諷,評價說馬奈不懂色彩、畫得太潦草、太傷社會風俗……

但當我們回到當時,結合具體的時代背景,便會發現:

馬奈對於光和色彩的處理、他所追求更加純粹的光影效果,他顛覆傳統的繪畫技法,他對於裸體和人性更坦率的表達,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藝術觀察角度。

馬奈的繪畫理念極大啟發了印象派的莫奈、塞尚等人,及之後立體主義的畢加索等等諸多現代畫家。

無怪乎,有美國著名的藝術批評家,稱馬奈為當之無愧的“現代主義之父”。

我是默默,愛藝術,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


默默輕娛樂


名作《田園合奏》完成於1511年,是提香跟他的師兄喬爾喬內共同完成的。這幅畫有另一個名字《鄉村音樂會》。我們大概

從作品名字就能猜到畫家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思想主題。

提香、喬爾喬內《田園合奏》

《田園合奏》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圖。兩男兩女聚在鄉村草地上,拿著吉他、笛子等樂器,正在開辦一個小型音樂會。

此時,兩個男青年一派紳士風度,席地而坐。左側的男青年彈著吉他,右側男青年含情脈脈看著吉他手,認真聆聽著吉他演奏。

馬奈《草地上的晚餐》

畫面左邊體型豐腴的裸體女子略微彎腰,擺出優美姿勢,正用瓶子從井中打水。右邊坐在草地上的裸體女子不知是被風度翩翩的男青年吸引,還是被吉他手的音樂給迷住了,忘記了吹奏笛子。遠處的牧羊人望向這幾個青年男女,似乎也被吸引了。

提香《鏡子前的維納斯》

從16世紀開始,人文主義思想經過兩個世紀的發展,當神學思想和宗教意識對人們的思想禁錮開始弱化後,追求和享受世俗生活,嚮往美好的田園生活方式,從田園生活中追求樂趣,追求人性之美和大自然之美的完美結合,謳歌生命的青春活力和享樂主義,成為這時期藝術探索的重點。

馬奈《穿皮草的婦人》

這幅畫就是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和藝術關照下畫出來的,符合這時期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草地上的午餐》是馬奈創作於1863年的作品。在構圖上,這幅作品跟《田園合奏》有很多相同點,甚至在畫面內容的寓意上,也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是兩名衣冠楚楚的男士和兩名裸女在野外活動。

馬奈《奧林匹亞》

《草地上的午餐》更偏重於物質享受,因為畫中人物在野外享受的是豐富的美食,是酒足飯飽後帶給身體上的滿足感,畫中人物的坐姿很有意思,裸女的腿與紳士的腿交叉在一起,他們高談闊論,打情罵俏,對女性的刻畫充滿了挑逗性和形而下的情色味道。

《田園合奏》則體現得是開展鄉村音樂會後的精神享受,畫中女性雖然也是裸身,但帶有莊嚴的神性。

提香《花神佛羅拉》

馬奈畫這幅畫時,法國學院派受官方支持,影響力如日中天,同時,學院派對其它藝術流派也極盡打壓,讓探索新畫法的藝術家極度不滿。這幅畫可以說是對法國當時上流社會糜爛生活的一種諷刺,也是對當時學院派假大空的藝術思想的一種批判,因此,自誕生以來,就遭受很多非議。


鴻鵠迎罡


因為後者是“第一次把現實中的女性裸體畫在畫上”,

要知道,

在這之前只有女神有這種不穿衣服的待遇,凡人沒有

喬爾喬內、提香《田園合奏》,16世紀作品

表現了在寧靜幽雅的大自然懷抱裡,兩個穿著風流的青年和兩個女子席地而坐,同奏著心曲。這件作品展示了一幕耽於幻想的神、人心靈交流的幻境,充滿神秘的詩意,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美的夢幻般嚮往。

這是一件體現了人文理想的作品,但也有濃厚的宗教氣息,作者還是把畫中女性處理為神話中的女神形象。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19世紀作品

馬奈看到了那幅《田園合奏》得到了靈感創作了這幅作品,

同樣是兩男兩女在叢林的組合,雖然其中遠處的一個女子穿著是古希臘女神的打扮,但中間這個女人卻特別扎眼,因為她是一個妓女,這樣毫無顧忌的把普通人不穿衣服表現在畫中,著實是第一次。畫在展出時遭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認為他虛構了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泛性社交活動。

波提切利《春》

要知道,

這種赤身裸體能出現在畫中的女性在過去只能是神啊!

《草地上的午餐》標誌著,

西方繪畫中第一次將普通人的裸體形象表現在藝術中。

因此這樣的作品更飽受非議。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請盡情點贊評論吧!


art張小玉


在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政治環境背景等因素下,藝術家對生命的認知,由於所處的時代不同,他們對宗教及信仰的認知,也有著質的區別。提香生活的時代,是文藝復興的末期,我曾不止一次的說過,文藝復興肇始於契馬布埃、喬託、杜喬等人,輝煌於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終於提香。提香作為文藝復興末期的重要代表,以86歲的高壽,創作了無數的作品,表現出了一個時代變遷過程中他的生命認知,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藝術財富,影響了後來人,從而成為西方現代繪畫之父。而從提香開始,歐洲的現代藝術開始肇始、萌芽、發展、壯大,而呈現出現代藝術的輝煌。

提香早年與喬爾喬內共同學藝於喬凡尼·貝利尼門下,後來不知什麼原因,被一起逐出師門。而喬爾喬內因為生活的浮浪而於32歲早夭,對把他尊為師長的提香打擊很大。後來提香隨著聲名大增,經濟的富足,生活上也奢侈起來。而這種及時行樂的生活方式,對他作品的影響,自然增加了一種俗豔與奢華,於是他的畫面在色彩的絢爛上達到一種繪畫藝術上的極致,情色的味道,隨著女性的神態,不斷顯露,表現出他生命深處所具有的利益一面的生命特性。因之,他的《田園合奏》,便在耽於幻想的神性與人性的心靈交流中,以詩意之美,在音樂元素及節奏中,表達了貴族青年與裸女之間洋溢著的青春活力,呈現出生活上浮浪、享受、奢靡的心態。由於他的作品多取材於神話與宗教故事,所以這幅《田園合奏》才沒有馬奈《草地上的午餐》的遭遇,也與當時沒有革命之說有著巨大關係。

而馬奈作為印象派之父,以《草地上的午餐》在展覽中引起了極大反響,以至於備受批評。但是,也正是這幅作品,使他名聲大噪。這幅作品表達的是中產階級現實生活的情境:前景是散落一地的食物以及祼女褪下的衣物;畫中央偏上還有另一衣衫單薄的女人,正在溪中以手汲水預備沐浴。這幅畫的三個層面隨畫中的溪水蜿唌,營造流動感。畫面呈綠、灰、黑色,以突顯畫面中央,白色基調的裸女,她怡然的表情直迎所有觀畫的受眾,手肘靠膝蓋,手指託下巴,輕鬆的模樣,令人玩味。

生活於19世紀法國的馬奈,在藝術上的表現上,隨著時代的推進,人對生命的認知也在不斷倒退。而法國大革命對人性的扼殺,對生命的肆意屠戮,也表現出革命的殘忍本性。而革命就是對傳統的反動,對過去的否定。因之,馬奈以從街上領回的妓女做模特的這幅《草地上的午餐》自是備受爭議,而這種爭議,則是意識形態萌芽過程中,對人性的一種摧殘表現。而提香時代,由於沒有這種生命形態對人性的壓抑,自然也就沒有馬奈這種遭遇了。


提香·田園合奏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昊愚堂夜畫


要準確回答這一問題,離開歐洲十八世紀社會發展,是說不淸楚的。

史學家一般將十八世紀的最後四十年的歐洲稱作「民主革命的時代」。Edouard.Megas(愛德華.馬奈,出生於富有的中產階級家庭,1832-1883),就出生並成長於這個時代。在這一時期,爭取更為民主的政治管理形式-即承認公民之間的普遍平等,公開認可要依照被管理者的合法權益而進行運作的鬥爭勢頭日盛,隨著法國大革命戰爭而達到高潮。雖然科西嘉陸軍軍官-拿破侖.波拿巴有悖於最初的革命理想-成為法國皇帝,但它確實帶來了持久的後果。那就是那些對大革命顯示出的人道主義理想充滿熱情的中產階級而言,無論拿破侖對這些理想的顛覆使他們產生了怎樣的幻滅感都好,此時的新的民主觀念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於維也納議會尋求重建大革命前的歐洲秩序這一企圖註定失敗而告終。

十八世紀末歐洲政治和思想領域中發生的劇變為繪畫藝術的發展營造了一個全新的環境。我們都知道,繪畫藝術自古以來幾乎完全運作於贊助制度下,受制於該制度的優勢和侷限性。畫家、雕塑家、詩人甚至音樂家也是直接受僱於那些能夠為其服務支付酬勞的人。歐洲社會主要的政治和宗教機構同時也是首要的藝術贊助者,這是太自然不過的事了。而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藝術發展興盛於兩種機構-即教會和公爵領地的王宮。Jiziano Uecellio Jitian(提香諾.維切利奧,1488-1576)就受僱於羅馬皇帝查理五世,且主宰著他那個時代的威尼斯繪畫。並為後世歐洲繪畫學院式繪畫提供了長期的標準。在學院派看來,美學是一項非常嚴肅的事業,尤其是在十九世紀早期,人們通常認為藝術美學比任何時代都顯得更為重要。而當時的哲學家-如康徳、謝林、黑格爾和叔本華都熱衷於界定藝術的原則、目標和內涵。


而以莫奈、雷諾阿、徳加、馬奈為代表的印象派畫家的掘起,就是反對本國傳統的學院派繪畫藝術。當法蘭西藝術學院拒絕了革新的畫家們在官方的沙龍展出他們的繪畫作品-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就是其中之一。顯示了法國革命的不徹底性,新興的官方仍然代表著貴族末落的氣息。

然而將兩幅繪畫進行對照,會發現,提香展示了耽於幻想的神性與人性的心靈交流的詩意,以音樂元素來表達貴族青年與結實裸女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所表達的是作為中產階級現實生活的情境:前景是散落一地的食物以及祼女褪下的衣物;畫中央偏上還有另一衣衫單薄的女人,正在溪中以手汲水預備沐浴。這幅畫的三個層面隨畫中的溪水蜿唌,營造流動感。畫面呈綠、灰、黑色,以突顯畫面中央,白色基調的裸女,她怡然的表情直迎所有觀畫的受眾,手肘靠膝蓋,手指託下巴,輕鬆的模樣,令人玩味。這與當時的偽善主流是格格不入的,也難怪被斥為「亂塗亂抹者」,而遭到拒絕的~


填格


這個問題,太有意思了!

可以把這個問題,歸結為一個時代為題。為什麼呢?

提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畫派代表,最主要是畫女人,其中畫的最好的是裸替女人。

為什麼呢?因為金主們都喜歡。

威尼斯在提香那個時代,正是富得流油的時代,掌握著東西方貿易樞紐的位置,絲毫沒有整個歐洲對宗教的崇拜和敬畏。

在《加納的婚禮》(現藏於盧浮宮)中,威尼斯畫派的委羅內塞不但把自己畫在裡面,還把提香、丁託列託以及整個新潮的威尼斯畫派班底畫成一個樂隊,安排在最顯眼的位置。所有你們能想到的在我們那個時代聲名顯赫的大人物,都能在畫中找到。

委羅內塞另一幅“《最後的晚餐》”,受梵蒂岡委派所畫,結果因為畫的太熱鬧了,被指責根本就不是宗教畫,只能把這幅畫改名叫《利未家的宴會》(現藏於威尼斯美術學院畫廊)。

畫中的耶穌就是你的鄰家大哥,聖母瑪利亞就是隔壁張嬸兒。繪畫裡張揚著斑斕的色彩,那些昂貴的綠色、紅色和藍色顏料,只有在威尼斯這樣的貿易大國才會廉價到氾濫。

伴隨海運貿易的發展,威尼斯富商雲集。我的客戶追求的是華美逸樂的生活,是海洋環繞帶給人的夢幻視覺,而不是虔誠的基督崇拜。

威尼斯畫派的繪畫色彩浮華,畫面豔麗而明亮,總是描寫奢華而聲勢浩大的趴體,其實那不過是原原本本的畫出了威尼斯富商的真實生活。

提香作為最著名的職業畫師,他可以說在長達90年的生命裡,建立了威尼斯畫派不可撼動的基礎。他將女神《維納斯》(現藏於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搬進閨房中的床榻,豐腴的肉體展現盪漾的春情,飽含現世的溫存和慾望。

他骨子裡擁有土生土長的威尼斯人精明的商業頭腦,他筆下的美人胴體柔和而富有想象力,撩撥的人慾念叢生。女神和宗教女性不再神色躲閃,大大方方坦胸露乳,向觀眾投來嫵媚的目光。

提香就這樣,把幾乎全歐洲的高貴女性吸引到自己的畫室,他的畫成了世界瞭解威尼斯的一扇香豔的窗口。

不過要說這個頭兒是誰起的,其實要再往前說到威尼斯畫派的帶頭大哥喬爾喬涅。

作為威尼斯畫派的代表,《暴風雨》(現藏於威尼斯美術學院畫廊)在綠意盎然的自然風景中,把古典宗教畫中的裸女與威尼斯時期的紳士同框,使神話的禁忌被世俗介入,這正反映了威尼斯富商眷戀著現世的富足,更甚於對天堂和諸神的嚮往。

這些威尼斯人乾脆讓丁託列託老兄把整個天堂搬進行政長官的屋裡,他們當然不向往天堂了,威尼斯就是天堂,又何必等到來世?

正是在這種藝術氛圍和社會氛圍中,提香把日常生活中的商人與裸女畫在一起,而當時的裸女又是女神的化身,實際上前有古人,並不稀奇。他的裸體畫早就被大眾接受,天神與人的界限在當時的威尼斯也早已混淆,因此這幅畫的出現在當時真的可以說完全不足為奇。


而馬奈的時代,那可是19世紀了啊,而且是在最道貌岸然最虛偽造作的英法啊,時代早就不用了。更何況,文藝復興時期畫裸女,都是冠以女神之名,除非是古典畫派,新興畫派再畫裸女,畫的就是平民女子了。

說白了,一群女神和一群商人出現在野外的草地上,你可以把它聯想成神忽然下凡了,他們之間還是有一個明確的界限的。一群平民裸女,和一群紳士坐在野外的草地上。。。。。大家都是人,同種同源。。。是不是就該有點不好的聯想了呢?

總結一下,不管是時代,還是主題,都讓馬奈這幅畫在當時受到了極大的爭議,這一點也不奇怪。

就好比說現在看來,你覺得這兩幅畫都很正常,那也是現在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觀點啊。


旅讀歐洲


對歐洲古典繪畫接觸得不多,一些情況不甚透徹,嘗試著談點看法。《田園合奏》是意大利畫家喬爾喬內和提香於1510年_1511年間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先由喬爾喬內繪製,後由提香繼續完成的。這幅畫將世俗生活中人性和情愛之美,帶入人神共融的詩情畫意。畫面意境展示的是種幻想的生活美,讚美了人的美好慾望,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美的夢幻嚮往。畫作是人文主義時代對人幸福夢想的藝術表現,反映了16世紀以來威尼斯繪畫風格的審美理想。提香作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的偉大畫家,威尼斯畫派的代表人物,以絢麗色彩和健美造型樹立了新的藝術典型。筆觸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生動形象,情感飽滿。而《草地上的早餐》則是法國寫實派和印像派畫家馬奈於1862年_1863年間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同樣作品展示了相同的自然美和女性裸體美,將富有生機的自然美和充滿生韻的人體美結合起來,採用鮮明色彩,對比強烈,使古典主義的高度氣質和華麗美豔的印像色彩達到追求的統一。馬奈窮盡心思,為藝術而藝術,形成了具有個性的藝術風格。兩幅畫都以自然為背景,將體態豐腴的裸體女性和衣冠華麗的紳士社交活動來表現主題。而馬奈的《草地上的早餐》卻引起公眾的抨擊,認為畫面展示了全裸女性和紳士的肢體糾纏,虛構了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泛性社交活動,有傷社會“風化”。其實,19世紀的社會裂變因工業革命的興起變得越發沉重,法國大革命對上流貴權的衝擊,讓貴族恐懼民權普遍。馬奈具有革新的繪畫精神,美化平民,不為社會貴權接受,飽受非議自然是難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