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刮骨療傷」:16億增持回購,系統化解決問題贏回市場信心

港股內房股正走到一個十字路口。

經歷過去幾年的急速增長之後,房產巨頭的規模達到了驚人的體量,總市值抬升了一個量級。

TOP30內地房企2018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突破萬億,儘管收入確認有滯後效應,中期報表營收仍然突破了萬億大關。

但與此同時,以碧桂園(2007.HK)和中國恆大(3333.HK)為代表的內房股龍頭,在2016和2017年股價飆升之後,近期出現了集體回調,甚至A+H兩地上市的萬科(2202.HK)也未能倖免。

從宏觀調控到金融環境,從現金流到負債,從規模增速到房屋質量,關於內房股的一切都被置於放大鏡下審視。

在這個關鍵時刻,此前領漲內房股的碧桂園開始持續大手筆回購公司股票,大股東和管理層也頻繁出手增持。

無獨有偶,幾乎是同時,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實集團(1113.HK)與長和(0001.HK)也在大手筆回購股票。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回望剛過去不久的“歷史”,兩年多前,正是碧桂園和長實地產(後更名為長實集團)的鉅額回購動作,啟動了此後兩年的港股房產股超級大牛市。2017年12月4日,碧桂園正式被列入恆生指數成份股,成為內房股完成價值重估的標誌性事件。

從某種意義上講,那一波龍頭地產股飆漲,是對規模與速度的兌現,完成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價值重估。

但與此同時,急速擴張規模需要更高的管理水平,以系統化的解決安全生產和房屋質量等關係到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問題。這不僅關係到員工和消費者的根本利益、關乎公司品牌形象,也會影響公司估值水平,對股價造成影響。

在最新發布的2018年中報裡,碧桂園提出了“寧可放慢一些發展速度,追根溯源地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針對此前被輿論所關注的行業性問題,比如施工安全和產品質量等,甚至使用了“刮骨療傷”這樣的表述。

從規模驅動到質量優先,不僅碧桂園,整個房地產行業都面臨一次深刻的變化。

在十字路口,再次大手筆回購增持。後規模時代,支撐房地產巨頭投資價值的“錨”在哪裡?這是否彰顯出碧桂園和長實集團等龍頭公司對未來的信心和決心?

從近期的資本動作說起。

碧桂園領銜,龍頭房企鉅額回購增持股票

碧桂園發佈的“翌日披露報表”顯示,公司正在持續回購股票。

碧桂園“刮骨療傷”:16億增持回購,系統化解決問題贏回市場信心

最新的一筆回購發生在9月6日,碧桂園耗資4339.44萬港元回購了400萬股,最高回購價格為10.88港元/股。

這只是碧桂園今年曆次回購中,金額比較小的的一筆。根據香港聯交所官方信披網站——“披露易”所列示的數據計算,今年以來碧桂園已經耗資約9.64億港元用於股票回購。

尤其是當今年6月份股價從高位回落之後,碧桂園的回購速度明顯加快。以下是根據信披數據整理的碧桂園回購統計表:

碧桂園“刮骨療傷”:16億增持回購,系統化解決問題贏回市場信心

金額最大的一批迴購發生在6月29日,碧桂園在一天內耗資約4.08億回購了3000萬股。

上市公司鉅額在二級市場回購自家股票並註銷,通常被視為一種利好,這有利於增厚每股收益。

管理層在二級市場的增持行為,則更能顯示出對公司的態度。根據香港聯交所披露的股權變動信息,碧桂園大股東楊惠妍在2018年9月3日增持公司300萬股股票,平均增持價格為11.38港元。

碧桂園“刮骨療傷”:16億增持回購,系統化解決問題贏回市場信心

這還只是碧桂園近期大股東、董監高集體增持的“冰山一角”。以下是根據香港聯交所網站數據整理的碧桂園重要股東增持記錄:

碧桂園“刮骨療傷”:16億增持回購,系統化解決問題贏回市場信心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從2018年6月份到9月初,碧桂園大股東楊惠妍和總裁莫斌等高管合計斥資超過7.5億元增持公司股票。

簡單計算,從今年6月份開始,碧桂園和公司大股東、管理層,累計花費超過16億港元用於回購或增持公司股票。

在近期鉅額回購增持公司股票的不單單是碧桂園。長實集團在9月3日至9月5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回購股票,合計金額超過2.1億港元;中國恆大則在7月27日斥資約1.46億港元進行股票回購。

事實上,港股龍頭房企大手筆回購,這一景象在2016到2017年的港股牛市開啟前曾上演過,某種意義上講,當時的大手筆回購動作成為了開始房產股牛市的序幕。

內房股往事:鉅額回購啟動超級大牛行情

時間回到2016年初,當時港股內房股也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很少有人能預料到隨後在碧桂園和恆大的帶領下,內房股會迎來如此巨大的漲幅。

當時,2015年股災的陰霾仍在,在一二線房價輪番飆漲的背景下,房地產調控開始轉向,限購、限貸、限價等政策輪番襲來。內地房企巨頭估值被壓制,碧桂園、恆大、融創等公司股價長期低迷。當時,碧桂園的總市值徘徊在600億港元附近,股價一度跌破3港元。

就在市場情緒極度低落之時,碧桂園持續投入巨資進行股票回購,整個2016年有138個交易日有回購記錄,回購總金額超過40億港元。

也就是說,如果扣除業績發佈前夕按照聯交所上市規則所規定不能進行股票回購的交易日之外,整個2016年碧桂園絕大部分交易日都在回購股票。

啟動這輪迴購前,碧桂園發佈公告稱,回購的原因是由於股價被低估。

鉅額回購展示出管理層對未來的信心,加上後來業績大幅增長,碧桂園的股價大幅上升,並且帶動了整個內房股的價值重估。

轉自麵包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