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主題演講結構分析:馬雲、逍遙子、胡曉明走正步?

云栖主题演讲结构分析:马云、逍遥子、胡晓明走正步?

馬雲、逍遙子、胡曉明在雲棲大會上走正步?

昨日開幕的雲棲大會給人一種強烈的結構主義衝擊,尤其來自馬雲、逍遙子、胡曉明等人的出場順序、演講主題,以及交織在他們詞彙表達、修辭裡的種種隱秘。

但無論如何交織、變化,這盛大舞臺,仍集中渲染了此刻阿里集團統一的意志。它的視野、願景、戰略機遇、危機感,甚至未來潛在的人事更迭也都隱藏在裡面。

就讓我一路順下來吧。

一、主論壇主題演講人以及出場順序

與過去幾年不一樣,跟在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官員之後的演講者順序,不再是馬雲、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而是CEO張勇(花名:逍遙子)、胡曉明,最後才是馬雲。當然,下午的主題部分,則是阿里CTO行顛。而今日則有螞蟻金服董事局主席井賢棟等人。

看去一切似乎很平常。但你要明白,許多場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與CEO往往只是參差現身,裡面有種互文修辭。這既是公司運營機制約束,也是一種隱秘的商業文化。

公開場合,馬雲與逍遙子兩人同時現身次數不算多。同時先後發表演講的公開場合,更是屈指可數。

在夸克看來,昨日有兩重信號在:

此前,它已經歷兩個階段:即2009到2015的阿里雲主導的開發者論壇、2015年至今阿里雲主導但阿里集團以技術為導向的生態大會。

而馬雲、逍遙子、胡曉明齊整現身,已有始於阿里、超越阿里一己生態的技術驅動的數字經濟體峰會。

你最好結合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多名領導的演講體會。官員們的口中,不但話語體系創新明顯,一個高頻的詞彙更是“數字經濟”。其中,杭州市領導還直接給出了中國大陸數字經濟產值與杭州市數字經濟產值的佔比。這應該是迄今為止地方政府在這一領域傳遞的經濟轉型信號。而且,他們幾乎全部盛讚了始於阿里集團前CTO王堅博士命名的“雲棲小鎮”,並將它稱之為浙江省經濟發展與改革創新的一大典範。

這是過去幾年雲棲大會從未出現的動向。這裡面有地方政府對於阿里集團的技術創新、商業創新、生態創新的高度認同。政府與商業組織之間的話語體系呈現出高度一致與協同的局面。這是難得的一幕。

對應這一層,雲棲大會的舞臺功能,如果僅僅侷限於阿里集團內部的生態,恐怕無法適應。阿里已經被推向引領數字經濟改革的商業先鋒。雲棲大會已經成為定義年度數字經濟發展動態的新舞臺。

我想,2018年這一屆,阿里集團三大高管全部演講,這絕非偶然。

前不久馬雲宣佈退休當天,他在員工信中強調,未來一年,他會“配合”做好董事局主席崗位的交接。我相信,未來一年,一些其他重大場合,馬雲還將慢慢將逍遙子推向前臺。你應該能體會到他的交棒用心。

今天,馬雲接受採訪時再度透露,兩年來,他一直在力勸逍遙子擔任未來董事局主席職位。距離他卸任只有一年時間,逍遙子確實也需要更多持續露出的場合。

這種舞臺、順序,露出的機會,自然也是一種巧妙的結構主義的力量。它對應著阿里集團的技術、商業理念、未來戰略的升級。這種對應的關係。

二、演講主題、內容、以及其中種種修辭。

這場合,如此短時間,想要馬雲、逍遙子、胡曉明的演講內容不重複又符合身份,很不容易。但阿里集團處理得極好。

逍遙子:生態、整體定位及敘事機巧

云栖主题演讲结构分析:马云、逍遥子、胡晓明走正步?

先從逍遙子昨日演講說起。他展現了一個成熟領導者的風範:風格穩健、視野開闊、表達流暢、厚實,邏輯嚴密。

短短8分鐘,他精當地概括了截至目前阿里集團整個業務版圖的核心單元、生態風貌,而且隱含較深的機巧。

而且,張勇的表達裡,有他較深的用意與機巧。

它主要體現在“阿里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這一基本問題上。

逍遙子說, 去年雲棲大會上,阿里宣佈了達摩院,很多人問成立達摩院,包括舉辦雲棲大會,到底想說明阿里是個怎樣的公司。

“我的回答很簡單,”他說,“阿里巴巴集團一直是,未來也必將是、永遠是一家技術驅動,使商業有所不同、創造商業新賽道的公司,創造商業新賽道的數字經濟體……阿里永遠看的是最前沿的技術,因為技術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使得社會的公共管理,各個方面能夠產生一個新服務方式、新的經營方式,使得整個社會資源更好的高效匹配,使得所有用戶、所有參與者的整個體驗會發生本質的變化。”

注意兩點:

這種強烈修辭,傳遞了逍遙子對阿里集團平臺定位、基本立場的捍衛。這也與阿里的價值觀、文化三位一體。

這種表達有什麼意圖麼?我想,它至少會產生兩重效應:

這是一種無邊界生態。它意味著阿里集團未來仍有很大想象空間。記得逍遙子說過,如果幾年後,阿里仍還是電商+文娛的樣子,他會感到遺憾。

我特認同他這一句:“我相信,面向未來的10年,面向未來的20年,數字技術和它所承載的新一代互聯網,一定會對社會的各個政治、經濟、商業、人文、民生各個領域都產生全方位的影響。”

這應該是阿里的生態觸達範圍。落在一個掌舵者、決策者的領導力層面,應該也有未來務虛的一面。

過去一個階段,阿里許多業務動向,都展示了技術與數據驅動、技術與商業融合的數字經濟體形態。

這是過去多年所謂開放平臺的概念無法比擬的。“五新”戰略更像是供應側基礎設施的描繪。而相比2017年定義過的數據與用戶維度的阿里,此刻它更加強調了技術驅動、技術與商業融合的視野。

也就是說,阿里的資本市場故事邏輯,在驅動力上,除了過去的數據,此刻強調的是“技術”,這容易讓人看到它的底層支撐體系。如此也能超越亞馬遜、谷歌、FB等許多商業組織。而在這種驅動力基礎上,則不斷生成理論上無邊界的生態組織。種種新零售的實踐,以及最新的淘寶造物節堪稱目前的前沿形態。

看得出,逍遙子確實站在全局定義者阿里集團。當然他也多次提到了螞蟻金服代表的科技金融生態,這裡不再展開。

胡曉明:新杭州故事隱喻,巧妙的迎合

想在逍遙子的基礎上展現出不同,對於胡曉明來說,雖然有技術維度足可發揮,但要在政府官員現身的重大場合講太多技術邏輯,一定會很尷尬。

云栖主题演讲结构分析:马云、逍遥子、胡晓明走正步?

昨日的胡曉明展現了一種不同以往的敘事能力。他的話語風格大變。整個演講,他從與主持人張斌的互動開始,吊起聽眾對AI識別人工茶與機器茶的胃口。然後很快過渡到主題“”新杭州故事“。從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到現代杭州的城市定位,他一下喚起了一座古老城市的智慧城市的願景訴求。

他幾乎略去了技術語言,而灌注以感性,並持續以場景與人的故事撩撥人心,隨著人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的鏡頭變化,觀眾的眼前有著難以忘懷的歷史與現實的畫面感。

云栖主题演讲结构分析:马云、逍遥子、胡晓明走正步?

除了口頭禪裡過多“本身”一詞外,他的演講相當出色。讓人難以想象這是過去幾年嚴肅有加的阿里雲總裁。

但你要看到這種敘事裡的修辭術。除了滿足不同的聽眾(尤其政府哈哈)訴求外,更有阿里雲乃至阿里集團對於滲透智慧城市、數字中國市場的強烈意圖。

胡曉明不厭其煩地講故事。除了城市大腦、工業大腦的成效,他其實渲染了阿里集團整個生態體系的力量。

胡曉明的修辭在於,藉助政府官員現身的重大場合,他不但為杭州正名、確立智慧城市的前沿地位,更是為阿里集團未來在全國其他城市複製、滲透創造了先聲。

阿里誕生在杭州。杭州與浙江為它創造了諸多落地實驗的機會。這裡面有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的開放理念。新杭州故事,其實也是阿里集團的智慧戰略的故事。但它未來不可能固守杭州。胡曉明強調會向其他城市複製。

阿里雲已經成為阿里集團數字經濟戰略的先鋒官。這與它可以歸約為技術與數據驅動、技術與商業融合的開放平臺定位有關。這也是胡曉明多次對外所做的表述。

你能看到,他的話語策略與逍遙子完全一致。在這個層面,他幾乎是再度確認了阿里集團的立場,並且強化了阿里集團面對行業、資本市場的故事邏輯。

昨天,我在朋友圈裡說,胡曉明有未來CEO的氣質。這裡不想惹事,好像瞎扯。但若你梳理阿里集團現有的高管群體,我想,他與行顛兩人出線的幾率最大。當然這裡不做評判。馬雲今天讚揚了逍遙子,但更是強調了逍遙子身後阿里集團出色的人才梯隊。我想,胡曉明一定在他們的視野裡。而昨日的胡曉明,確實也展示出他多元的一面。

你不覺得,逍遙子與胡曉明的演講裡,有如此多的平行關係麼?這是一種巧妙的結構。

馬雲壓軸:“新制造”裡的理念與戰略指引

上午的演講,最後一場,落在馬雲身上。對於他來說,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云栖主题演讲结构分析:马云、逍遥子、胡晓明走正步?

畢竟逍遙子講了整體,體現了大局觀,確立裡阿里集團的核心商業理念,也強調了部分文化的層面。他對阿里未來生態的描繪,已經展示出務虛能力的一面。而馬雲又不可能講什麼技術。

馬雲今天在“2018年夏季達沃斯新領軍者年會”上說,逍遙子展現出的一些東西,自己不具備,比如系統性的思考,沉著冷靜,“而這是阿里今天這麼大的體系所需要的”。

這裡面有馬雲的自我認知、視野,尤其是謙遜的胸懷。這種認知、視野、胸懷成就了前一個階段的阿里。但馬雲也曾被董事會認為不是合格的CEO。他缺乏精細化、系統性管理的能力。而逍遙子在這個週期填補了這一部分。他被評為2017年中國最佳CEO,領導力不是偶然。

當然,未來的阿里領軍人應該還會有新的變化,這裡打住了。我想繼續說,面對這種考驗,如此重大場合,他將如何描繪阿里的未來。

2016年,馬雲首提“五新”,一度遭遇巨大爭議。但短短兩年過去,“新零售”已經快速落地,成為幾乎商業人士言必稱的詞彙。這一層面,阿里集團已獲得戰略自信、模式自信,似乎再度確立了自身作為行業先導的地位。

應該說,“新零售”已經屬於明火狀態,明確的發展方向、發展現實,而不是“趨勢”。這時,馬雲需要儘快為阿里集團指明下一步的方向。

這既是發展的需求,也是行業的擔當。當然,裡面更有阿里集團面對資本市場考驗必須落實的新一輪話語更新。

“新制造”就是“新零售”的接續。過去幾個月,夸克曾結合阿里集團多重業務變化給出過這一判斷,如今已經驗證。

馬雲演講渲染了製造業的挑戰與危機。

“新制造很快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製造業帶來席捲性的威脅和席捲性的機會。我前天在上海也講了,未來的十到十五年,所有的製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大家的想象,我們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並且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他說。

但他這裡沒有完全否定實體制造業。他說,製造業不會消失,“只有落後的製造業會消失”。IT時代的製造業要求標準化、規模化,而DT時代要求獨特化、個性化、靈活性,“新制造”就是基於DT時代思想的製造業。

很多人不明白,阿里為何不斷熱炒“平頭哥”半導體新公司。在我看來,它就在馬雲的表述裡。這是阿里集團為未來而戰。因為,AI時代,許多軟件與服務的實現,需要與硬件行業高度匹配、協同,這裡面既有效率的訴求,更有自主、安全、穩定、品質的訴求。

云栖主题演讲结构分析:马云、逍遥子、胡晓明走正步?

如此一個巨大的平臺,底層如果處處都要依賴海外,阿里的運營就會充滿風險。上半年,中興案也給了它很多啟示。倘若沒有這一能力,強調新制造將是比較危險的行動。擁有半導體業務的阿里,未來與它的操作系統、數據庫、夥伴的各種應用,將有望誕生許多個性化的解決方案。畢竟,阿里本身有豐富的應用場景。

當然,馬雲就是馬雲,他沒有割裂“五新”來講。剛才我說,“新制造”是“新零售”的接續,但這不是時間上的接續。馬雲的“新制造”,其實是建立在”新零售”基礎上的“新制造”,兩個方面其實是開放的一體化協同。

這正是他說的“新制造”是一種“服務製造業”,與過去一年多強調的made in internet異曲同工。這種一體化的認知,同樣有多重成效。

云栖主题演讲结构分析:马云、逍遥子、胡晓明走正步?

新零售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製造業不是想象中的實體和虛擬的融合,而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新制造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在於製造背後的創造思想、以用戶中心的服務能力。

你自己體會這裡面的“新零售”版圖價值。

馬雲提到了貿易戰。他強調貿易戰是為舊制造而打,大企業獲利。而新制造則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服務為主導的製造業,這會當眾多中小企業受益。如果再結合貿易的範圍,你是否能覺察到eWTP的戰略價值?

“新制造”是一種“服務製造業”,與過去一年多強調的made in internet異曲同工。這裡面其實也強調了阿里集團“五新”戰略中的協同與有效。去年,馬雲在一場演講中說,很多人理解不了“供應側改革”,以為生產一個新東西就是供應側改革。我當時在朋友給出的理解是:供應側改革不是產品的改革,而是多種基礎設施的開放、鏈接、集成、協同、共享。我當時也認為,“五新”戰略雖然每個階段可能強調的重心不一樣,但五個方面根本不是先後關係,它們無法割裂發展,對於此刻的阿里來說,缺乏一個方面,其他方面也不可能成功真正。而未來,還會有更多品類的基礎設施服務相互鏈接、協同。

這種認知,讓人能夠看到阿里集團整個生態體系的有機性。當歸約到底層數據、技術等層面的時候,更容易讓人體會到三人強調的技術驅動、技術與商業融合的數字經濟體概念,也能看到阿里的競爭隱秘。

總結

如此,難道不覺得,整個雲棲大會開場的主題演講裡,有一種統一的結構麼?它富有商業美學的價值。

你不覺得,馬雲、逍遙子、胡曉明等人,渲染的是阿里集團統一的意志麼?這裡面當然有它的文化、價值觀、願景、視野、戰略定位、機遇與危機感,甚至潛在的未來人事變化。

事實上,若你再審視一下最近螞蟻金服、阿里文娛版圖的動向,就更能明白這種結構主義的魅力了。那就是,它們都在努力強化技術驅動的價值。我們甚至還觀察到,螞蟻的競品京東金融,最近更改了名字,去掉了“金融”,暫時變成“京東數科”,這是一種集體的趨勢判斷。

我想,這不是偶然。

夸克點評覆蓋百家、今日頭條、UC頭條、一點號、創事記、搜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