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剧非洲债务”是荒谬之说,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充满新动能

“中国加剧非洲债务”是荒谬之说,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充满新动能

9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国际对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北京峰会的圆满成功,揭开了中非关系新的历史篇章,树立了南南合作新的时代丰碑。

此次峰会致力于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会议发表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向世界传递了中非携手并进的强烈信号。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青海表示,本届峰会提出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简短的24个字,描画了一条建设中非命运共同体十分清晰的新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合作内涵,也使得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充满新动能。

刘青海表示,首先,我们知道,要真正做到合作共赢,需要合作双方既有一定的权力,也具有相应的责任。体现在中非合作上,只有责任共担,

让中非双方都有足够的责任与压力,加强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密切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配合,才能真正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重大机遇,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才能真正筑牢更为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国际秩序正在经历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时代更显必要。其次,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则分别从文化交流、安全合作、环境合作三个重要方面指明了筑牢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路径。至于幸福共享,即增进中非双方人民的民生福祉,这可以说既是发展中非关系的出发点,也是发展中非关系的目标及落脚点,非常清晰地勾画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美好未来,令人充满向往。相信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必然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针对西方一些媒体提出所谓“中国加剧非洲债务”的问题,刘青海表示,中国并没有加剧非洲的债务负担,所谓“债务陷阱”论是荒谬的。刘青海表示,根据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所的研究,在非洲目前已经陷入债务危机或高债务风险的17个国家中,诸如布隆迪、冈比亚、佛得角、中非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南苏丹、乍得和毛里塔尼亚等国家,

中国的贷款相对较少,基本没有加重他们的债务负担问题。例如,中国持有佛得角不到2%的债务,也只有4笔对布隆迪很小的贷款。截至2017年,中国在冈比亚没有贷款。

刘青海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中非共和国、布隆迪和南苏丹的债务危机主要是由于冲突造成的经济崩溃,而在乍得和毛里塔尼亚,“燃料价格崩溃、政策反应迟缓和货币贬值是罪魁祸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