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馬踏飛燕?以後得叫銅奔馬了》

在5日新聞發佈會上,甘肅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馬玉萍在回答媒體有關提問時說:“‘銅奔馬’一名已經使用了近50年,並被國際國內認可和接受,是享譽世界的明星文物,其名稱不宜輕易改動。”

馬玉萍說:“銅奔馬1969年出土於我省武威市雷臺漢墓,同年12月入藏甘肅省博物館時,根據文物定名規範,結合其質地、形態、性質用途,省博物館工作人員將這件文物命名為‘銅奔馬’。1971年,郭沫若同志參觀甘肅省博物館時,認為銅奔馬的價值非常高,並推薦參加在故宮武英殿舉辦的全國出土文物展,在當時的送京文物檔案中名稱亦為‘銅奔馬’。在北京展出後,銅奔馬還相繼在歐美多個國家展出,名稱均為‘銅奔馬’。1996年,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組在對文物名稱審核時,認為‘銅奔馬’定名規範,並將其鑑定確認為一級甲等(國寶)文物。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1969年以來,各級政府、部門、單位所有正式文件中均使用‘銅奔馬’這一名稱,沒使用過第二個名稱。”

馬玉萍說:“銅奔馬作為我國古代藝術珍品,備受社會關注,許多專家、文化學者為其取了很多名字,有‘馬踏飛燕’‘馬超龍雀’‘馬踏飛隼’‘飛馬奔雀’‘飛燕騮’‘馬神——天駟’等。其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有‘馬踏飛燕’‘馬超龍雀’兩個名稱,‘馬踏飛燕’最早是由原甘肅省文化局文物科科長王毅同志命名的,並因得到郭沫若同志的認可而廣泛使用;‘馬超龍雀’名稱主要是採用學者牛龍菲的說法,但是學界多不認可。1983年,銅奔馬被評選為中國旅遊圖形標誌,但是因為當時申報程序簡單,是否下發過正式文件、文件中使用什麼名稱,省文物局及旅遊部門多方查詢並無結果。”據《甘肅日報》

晨讀:《馬踏飛燕?以後得叫銅奔馬了》

晨讀:《馬踏飛燕?以後得叫銅奔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