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令妃,歷史上地位近皇后,她佩戴的東珠朝珠究竟多珍貴

《如懿傳》這部清廷宮鬥劇正在熱播之中。這部電視劇雖然尊重歷史,但是是在大體上和一些服飾、稱呼、裝修細節上體現出來的,具體的劇情不可能完全按照枯燥的《清史稿·后妃傳》來。比如說劇中的令妃魏嬿婉,與其歷史原型魏佳氏大相徑庭。

《如懿傳》令妃,歷史上地位近皇后,她佩戴的東珠朝珠究竟多珍貴

魏嬿婉是《如懿傳》中的反一號,也是如懿最大的競爭對手。她原先有一個戀人叫做凌雲徹。但是被乾隆寵幸以後立馬踹了凌雲徹,處心積慮想要爬上乾隆的龍床。為了爭寵魏嬿婉不擇手段,壞事做絕。皇五女、六公主、十三阿哥、豫妃都死在她的手上。魏嬿婉在宮鬥中也扶搖直上,壓倒如懿,成為新的後宮之主。

《如懿傳》令妃,歷史上地位近皇后,她佩戴的東珠朝珠究竟多珍貴

後宮就是這樣,得寵的時候無限風光,失寵的時候猶棄敝蹝。乾隆不再寵愛魏嬿婉的時候就是她的死期。魏嬿婉做過的事情被乾隆得知,乾隆將她用牽機藥賜死。海蘭把她救回來,又給她服用不至死的毒藥,讓她飽受折磨。

《如懿傳》令妃,歷史上地位近皇后,她佩戴的東珠朝珠究竟多珍貴

《如懿傳》中魏嬿婉的下場不可謂不悲慘,但是歷史上的魏佳氏卻一直風光到了最後。乾隆時期一共有三個皇后:富察氏、那拉氏、魏佳氏。富察氏肯定是乾隆心中摯愛,可惜早逝;那拉氏與乾隆關係如同水火,去世的時候整個葬禮十分寒酸,她的兒子十二阿哥永璂連爵位都沒有;魏佳氏雖然在生前沒有冊封為皇后,但與那拉氏的“不廢而廢”相反,魏佳氏是“不後而後”。這一點從她的遺物東珠朝珠就能看出來。

《如懿傳》令妃,歷史上地位近皇后,她佩戴的東珠朝珠究竟多珍貴

朝珠是清朝的一種帶有宗教色彩的佩戴飾品。一串朝珠一共一百單八顆小珠。這個數字是有象徵意義的,代表十二月、二十四節、七十二候。其中平均分佈四顆大珠,稱為“佛頭”,代表一年四季。除此之外,一串朝珠兩邊分出來三小串,後脖頸處有一大串。小串叫“紀念”,大串叫“背雲”。製作朝珠的材質不同,比如翡翠、瑪瑙、沉香木等等。朝珠的佩戴有一套嚴格的標準,什麼身份該用什麼材質,而魏佳氏的東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后、太后才有資格佩戴,連皇子都不可以。

東珠就是產自東北的珍珠。這種珍珠又大又圓,色澤光亮。採集東珠需要在四月份,破冰開採。金國還沒有創立的時候,遼國就經常逼迫女真人下水採東珠,其中很多人被凍死。

《如懿傳》令妃,歷史上地位近皇后,她佩戴的東珠朝珠究竟多珍貴

順治時期就限制其他人採集東珠,只能皇室開採。而大量的開採破壞了東珠的自然資源。當時也沒有養殖珍珠的產業。雍正時期東珠已經供不應求,到了乾隆時期,採到一顆好珍珠乾隆甚至寫詩慶祝。可見魏佳氏佩戴的東珠朝珠的珍貴程度了。

參考文獻:《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