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五)——典型性1

典型性

典型性是指個別的特殊的藝術形象所具有的體現出生活中某些普遍意義的特性。它是詩詞的基本屬性之一。是經典的詩詞所具有的品格。中國古代文論中有“取類”之說,如劉勰《文心雕龍·比興》認為:“觀夫興之託諭,婉而成章。稱名也小,取類也大。”即要求通過有代表性的“小”事體現這類事物的普遍特徵。法國啟蒙時期思想家,社會學家孟德斯鳩也認為:美或典型就是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東西的集合。具體到詩詞中,典型性是詩詞家正確認識生活和發揮想像力進行藝術創造的結果,它既是衡量作品思想內容的標準,又是從審美角度衡量藝術水平的藝術標準。主要包括:

一、藝術獨創性,包括藝術家對生活的獨特發現、獨特創造、獨特的藝術個性。例如初唐詩人宋之問的《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作為文人,宋之問扈從武皇,媚附武皇男寵二張兄弟,在政治趨炎附勢,同時他因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很精妙,便想佔為己有,劉不從,宋於是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壓死,可以說他是一個人品及其低劣之人。中宗復位,於神龍元年將其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不久逃回洛陽。這首詩就是在回洛陽的路上渡過漢江時所作。他雖然人品及其低劣無恥,但是不妨礙此詩成為一首名作。就是因為此詩寫出了思鄉情切,真實地刻畫了客居外地之人久別還鄉,即將到家時的激動而又複雜的典型心情,具有藝術獨創性。

宋之問從瀧州貶所逃回家鄉洛陽鞏縣,經過漢江時,寫了這首詩。宋之問的家在鞏縣,漢水離鞏縣,雖然還有不少路,但較之嶺外的瀧州,畢竟要近得多,所以詩裡說"近鄉"。詩的語言,極為淺近通俗,但乍一讀,仍不免會有疑惑。一個離開家鄉已逾半年的遊子,能踏上歸途,自當心情歡悅,而且這種欣喜之情,也會隨著家鄉的越來越近而越來越強烈。宋之問卻偏說“近鄉情更怯”,乃至不敢向碰到的人詢問家人的消息,這豈非有點不合情理?

 詩的前兩句就為這種送矛盾心情作了鋪墊。詩人在到達貶所後,即與家人斷絕了聯繫,且已持續了半年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詩人的心境如何呢?詩中似未明言,其實不然。“近鄉情更怯”,說明詩人早巳“情怯”。對家中情況的一無所知,使詩人的思慮中,增加了不安和疑懼:親人們是否遭遇到什麼不幸呢?空間的阻隔,時間的推移,使這種不安和疑懼,日趨沉重地鬱結在詩人的心頭。渡過漢水,離鄉日近,但心中的恐懼也越來越沉重,因為不祥的猜測,有可能即將被證實。“不敢問”,不是“不想問”,詩人多麼想能儘早知道家人的消息。可是,假如能聽到好消息,固然會無限欣喜,但萬一相反呢?那麼,期待著與家人團聚的喜悅,豈不將被這無情的消息一下子所粉碎?與其如此,不如聽任這模糊不明再持續下去,因為畢竟還存在著一切皆好的希望啊。這種想問而又不敢問的矛盾心理,真切地反映了詩人焦慮痛苦的心情

類似的有杜甫,杜甫在戰亂中與親人分離,又音信不通,在《述懷》一詩中,他寫道:“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

”儘管詩人的身份不同,造成音書慚絕的原因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卻完全相同。當然,這種獨特的生活體驗,不是每個人都有經歷,但這種特殊而微妙的心理狀態。卻是大家都能理解,真實可信的。詩人在用逐層遞進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後,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傾訴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看似不合情理,其實真切地反映了作者身處窘境強烈思鄉的感情。這就是是典型性的藝術獨創性。千百年來它深深地震撼了一代代讀者的心,引起有類似處境的人的強烈共鳴。

詩詞鑑賞(五)——典型性1

三希帖之一——《伯遠帖》(東晉:王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