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看到一個少年倚靠城門長嘯,便認爲他會成國家大患,結果如何?

文史磚家


兩晉南北朝時期局勢動盪,與此相伴而生的,則是層出不窮的奇人異士。在這些人當中,後趙明帝石勒的經歷尤為傳奇,而他也是中國史上唯一一位由奴隸蛻變為皇帝的奇人。其實石勒還是個少年的時候,西晉宰相王衍便已看出他絕非凡人,若不加以剷除,必將成為帝國的“掘墓人”,而事實最終也驗證了他的判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則奇聞。



石勒出身於匈奴別部羌渠部落(即羯族),祖父耶奕於、父親周曷朱都曾經擔任過部落中的小頭目。據正史記載,石勒天生異相,出生時紅光滿屋,白氣從天上直連接到庭中,看到的人都感到驚奇(“勒生時赤光滿室,白氣自天屬於中庭,見者鹹異之。”見《晉書·卷一百四·載記第四·石勒上》)。


石勒少有大志、喜好遊歷,年僅14歲的時候便跟隨鄉親到洛陽行販。此時西晉王朝雖然表面上很強盛,但實際上卻是政事敗壞、危機四伏,但凡有識之士都清楚大變故即將發生。石勒有感中原局勢日非,在感慨之餘曾靠著上東門撮口長嘯,以此來抒發胸懷,聲音悠長清越,令聽者無不動容(“年十四,隨邑人行販洛陽,倚嘯上東門。”引文同上)。



恰巧宰相王衍(尚書左僕射)在此經過,在見到這幕後倍感驚奇,等到走過好一陣後才有所醒悟,回頭跟身邊的侍從講:“剛才在上東門撮口長嘯的那個胡人小孩很特別,從他的相貌和聲音來看,此人器宇不凡、胸懷大志,若不加以剷除,日後必將成為國家的心腹大患。”


王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便派人乘快馬去捉拿石勒,可差人飛奔到上東門時,卻發現石勒早已離去,王衍聽後懊悔不已(“王衍見而異之,顧謂左右曰:“曏者胡雛,吾觀其聲視有奇志,恐將為天下之患。”馳遣收之,會勒已去。”引文同上)。


石勒逃離王衍的追殺後,便跟著鄉親重返部落。十餘年後,幷州發生大饑荒,加上時局動盪不已,石勒便跟隨鄉親們到外地乞食,結果被幷州刺史司馬騰的手下抓獲,被販賣到茌平地主師歡家做耕奴,好在師歡認定石勒是個奇男子,所以沒多久便給與他人身自由。



石勒獲得自由身後,仍為人傭耕乞食,後因生計所迫成了強盜。此後,石勒相繼依附於晉朝大將公師藩、民變首領汲桑,在兩人相繼兵敗被殺後,才轉而投靠匈奴人建立的漢趙政權(前期稱漢,後期改稱趙,即前趙)。石勒歸附漢趙後,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天賦,一路奮鬥,一路逆襲,在屢敗晉軍主力的同時,也漸漸地成為黃河以北最大的軍閥。


永嘉五年(311年),石勒奉命再度進攻晉都洛陽,並在苦縣寧平城遭遇由宰相王衍率領的十餘萬晉軍主力,而這也是自上東門一別後20餘年後,兩人的再度“邂逅”。王衍本無統軍之才,再加上此次行軍目的是逃難,而非跟敵軍決戰,所以從一開始便敗相盡顯。



果然,兩軍交戰沒多久,石勒便擊潰晉軍,將包括王衍在內的公卿大臣們全部抓獲。王衍身居宰相之職,此時不思殺身以成仁,反而為了活命向石勒下跪求生,還力勸後者稱帝,行為無恥齷齪。石勒本是王衍的“鐵桿粉絲”,今日看到“偶像”行為如此不堪,心中大為鄙視,在厲聲斥責的同時,對他直接“粉轉路”。


俄而舉軍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與之相見,問衍以晉故...衍自說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勸勒稱尊號。勒怒曰:“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於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壞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石勒既鄙視王衍的為人,又知道這幫公卿大臣必然不會為其所用,於是便命人將他們全部活埋。王衍臨死時對自己清談誤國的過往非常懊悔,對身邊人感嘆道:“如果我平時不崇尚浮華虛誕,勉力來匡扶天下,也不至於到今天的地步。”誠哉斯言!



王衍等人被殺後,石勒又同大將劉曜、王彌一起攻陷洛陽城,在俘獲晉懷帝的同時,又焚燒洛陽並屠城,導致諸王公及百官以下共三萬餘人被殺,史稱“永嘉之亂”。八年後(319年),羽翼豐滿的石勒又背叛前趙、建立後趙,由一介奴隸之身登上天子之位,可謂極具傳奇性。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我們還是很有興趣的猜想,若當年王衍抓住石勒並將其處死,西晉是否可以成功地躲過劫難,不至於迅速滅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