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老師直言:小學無非就是這13種題型,吃透了6年回回拿高分!

在名校君的家長群裡,很多家長表示數學一直就是娃娃的薄弱科目,只要每次成績沒考好,娃娃就會變得特別懊惱、抱怨、難過。

家長們認為,雖然娃娃現在還處在小學階段,學習的都是簡單的基礎知識,但還是會出現很多孩子數學不理想,考試不及格的現象。針對這些現象,名校君表示數學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方法和思維,孩子只要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再加上掌握好基礎知識,數學成績肯定會快速提升。

數學老師直言:小學無非就是這13種題型,吃透了6年回回拿高分!


據不完全統計,小升初數學重要必考點就有13種,其中主要涉及和差倍問題、植樹問題、雞兔同籠問題、盈虧問題、牛吃草問題等等。要想解決小升初數學問題,必須要掌握和理解這些重要考點。

追及問題作為小學階段必學的專題之一,需要家長和孩子密切關注。數學考試時,題目一般都是具有延展性,綜合性很強,同學們如果沒有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數學是學不好的。

名校君今天特別為大家整理了追及問題的解題方法,只要通過例題與解析的學習,相信追及問題能夠迎刃而解。

數學老師直言:小學無非就是這13種題型,吃透了6年回回拿高分!

什麼是追及問題?

兩個運動物體在不同地點同時出發(或者在同一地點而不是同時出發,或者在不同地點又不是同時出發)同向運動,在後面的,行進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進速度較慢些,在一定時間之內,後面的追上前面的物體。這類應用題就叫做追及問題。

數量關係

追及時間=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時間

距離差=速度差×追及時間

速度差=快速-慢速

解題的關鍵是在互相關聯、互相對應的距離差、速度差、追及時間三者之中,找出兩者,然後運用公式求出第三者來達到解題目的。

經典案例解析

1、甲、乙兩人相距150米,甲在前,乙在後,甲每分鐘走60米,乙每分鐘走75米,兩人同時向南出發,幾分鐘後乙追上甲?

解題思路:

這道問題是典型的追及問題,

我們直接套入公式:

追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

150÷(75-60)=10(分鐘)

答:10分鐘後乙追上甲。

2、騎車人與行人同一條街同方向前進,行人在騎自行車人前面450米處,行人每分鐘步行60米,兩人同時出發,3分鐘後騎自行車的人追上行人,騎自行車的人每分鐘行多少米?

解題思路:

同時出發的同向而行的追及問題,要求其中某個速度,就必須先求出速度差

第一步:計算兩者間的速度差是多少?

450÷3=150(米)

第二步:計算自行車的速度是多少?

150+60=210(米)

答:騎自行車的人每分鐘行210米。

3、兩輛汽車從A地到B地,第一輛汽車每小時行54千米,第二輛汽車每小時行63千米,第一輛汽車先行2小時後,第二輛汽車才出發,問第二輛汽車出發後幾小時追上第一輛汽車?

解題思路:

第一輛汽車先行2小時後,第二輛汽車才出發, 說明第一輛車行2小時的路程為兩車的路程差,

第二輛車去追第一輛車,第二輛車去追第一輛車,第二輛車每小時比第一輛車每多行的部分,即為兩車速度差。

第一步:計算兩車的路程差是多少?

54×2=108(千米)

第二步:計算兩車的速度差是多少?

63-54=9(千米)

第三步:計算第二輛車追上第一輛車所用的時間是多少?

108 ÷(63-54)=12(小時)

答:第二輛車追上第一輛車所用的時間為12小時。

數學老師直言:小學無非就是這13種題型,吃透了6年回回拿高分!


除了對追及問題例題進行解析

還會有名師的視頻講解

視頻中對追及問題的概念進行闡述

其次對經典例題進行講解

抓住易錯點、易考點

從而實現追及問題不丟分

如此優秀的名師,你能錯過嗎?

趕!緊!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