讒言:是多少衰敗淪亡的根源!樊噲差點死於劉邦手下!

讒言:是多少衰敗淪亡的根源!樊噲差點死於劉邦手下!

“仗義每從屠狗輩”(仗義每多屠狗輩)這句話會讓人不禁想起樊噲。

樊噲有一句名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不僅從楚霸王擺設鴻門宴的帳棚中救出劉邦,還傳為不斷在驗証的警世告誡。

秦末的樊噲確實是屠狗為業出身的,跟流氓混混出身的劉邦是老鄉,也跟隨劉邦一路打天下,從反秦到打楚,劉邦最後能打敗項羽,他貢獻很大,不曾變質。

樊噲勝仗打得多了,最膾炙人口的一件事是在鴻門宴,他衝進去跟楚霸王對質,出面營救了後來的漢高祖。

讒言:是多少衰敗淪亡的根源!樊噲差點死於劉邦手下!

基本上,鴻門宴一開筳就處在博弈狀態,而且膠著。項羽與劉邦這兩方人馬都在較勁,過程緊張到令人窒息,直到樊噲衝進去,跟項羽對質了一輪,情況才出現轉機。

項羽的亞父——范增是要把劉邦宰掉的,他設計項莊舞劍,志在沛公(劉邦)。項莊拔劍走舞,多虧項伯相救,也拔出劍舞起來,並不斷用自己身體來掩護劉邦,使項莊無法襲擊成功。

范增依然不罷休,這暗中較勁還沒完,準備來更狠的死招。

這時,劉邦的謀臣張良離席到軍營門口去找樊噲,告訴樊噲“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說明情況非常危急!

樊噲隨即帶劍擁盾闖入,楚營守衛擋他不住。

讒言:是多少衰敗淪亡的根源!樊噲差點死於劉邦手下!

本質是莽夫一個的屠狗輩不管怎樣,也還是個粗獷的武將。他竟然當著項羽的面,道出劉邦先入關中但不為王的軍事行動,還給了令項羽不得不動容的合理解釋;是樊噲讓項羽聽了之後,無話可說,也打破了相持不下的僵局,讓劉邦有機會借撒尿逃跑。(羽無以應。須臾,沛公起如廁……)

“歷史上文化不高卻說出了驚世名言”的樊噲的話是針對“先打敗秦王進入咸陽的人可稱王”這麼說的:現在沛公先行打敗秦軍進入咸陽, 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把守函谷關,是防備其他盜賊進入和意外變故。像這樣勞苦而且功高,沒有封侯的獎賞, 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卻聽信小人的讒言,要討伐有功之人,這是重蹈已經滅亡的秦朝的覆轍罷了。”

好一句“聽信小人的讒言,要討伐有功之人”正是“這是重蹈已經滅亡的秦朝的覆轍”!

樊噲的這一句名言何止是秦朝的覆轍?它是多少衰敗淪亡的根源!

讒言:是多少衰敗淪亡的根源!樊噲差點死於劉邦手下!

本質是莽夫一個的屠狗輩不管怎樣,也還是個粗獷的武將。他竟然當著項羽的面,道出劉邦先入關中但不為王的軍事行動,還給了令項羽不得不動容的合理解釋;是樊噲讓項羽聽了之後,無話可說,也打破了相持不下的僵局,讓劉邦有機會借撒尿逃跑。

秦始皇聽信趙高之讒言留下秦亡災禍的根源,秦二世聯同整個皇朝都任憑趙高耍弄。君王蒙蔽聽信讒言,迫害忠良之士,必然亡國敗家……所有的亡國之君,多數聽信讒言;企業的衰頹亦然。

鴻門宴的表現讓人對樊噲刮目相看,看到於武勇之力以外的冷靜和智商,他並非徒有蠻力,是位識大局且對危機處理有精巧判斷能力的將領。

說實在的,項羽偏對他有好感,讓他先佔了一個便宜。楚霸王一見他就讚他“真是好一位壯士”,還馬上賜給樊噲一杯酒與一塊生的豬肩膀。樊噲把酒一口飲盡,拔劍切開肉吃……

讒言:是多少衰敗淪亡的根源!樊噲差點死於劉邦手下!

樊噲命大!

劉邦臨死前要幹掉的人就是他。原因正好也就是“聽信小人的讒言,要討伐有功之人”

劉邦的大老婆是呂后,呂后的妹妹呂嬃嫁給了樊噲。

話說,樊噲這樣的人肯定得罪不少朝廷權臣,有人向劉邦打毒針,說皇上一駕崩,你小老婆戚夫人及所生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必死無疑,樊噲已磨刀霍霍。劉邦於是大怒,要一接管樊噲軍權,立即斬下他頭!

兩丞相級的重臣陳平、周勃商量後決定把樊噲押給皇上自己來殺好……不料在樊噲被押抵長安時,劉邦自己崩逝了 ──後來呂后也把樊噲給釋放。

讒言:是多少衰敗淪亡的根源!樊噲差點死於劉邦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