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飛上了天,有人在天上留名,這些中國人和星星一樣閃耀著光芒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楊利偉因此也成為中國第一個成功飛天的人,至此,中華民族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飛天夢想。之後,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洋,劉旺,張曉光,王亞平,陳冬相繼飛上天空。

有人飛上了天,有人在天上留名,這些中國人和星星一樣閃耀著光芒

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由來以久,自古至今都不乏為之奮鬥甚至是獻身的民族英雄。明朝有一個叫陶成道的人,喜好鑽研煉丹技術,一次煉丹事故後,開始試製火器。後來用火器幫助朱元璋在戰爭中屢建奇功,被朱元璋封為萬戶。萬戶根據火藥燃燒後產生巨大推力的原理,首次大膽地提出了運用火箭送人上天的設想,並且設計出了一簡單的載人飛行器——椅子腳綁上40多支火箭的椅子。然後自己親自進行飛行實驗,他坐上椅子,手拿兩個大風箏,讓人把火箭點燃,試圖運用火箭產生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飛上天去。但點燃火箭後發生事故,一聲巨響之後,萬戶和椅子都被炸得粉碎。萬戶的夢想雖然破滅了,但他勇敢的科學探索精神激勵著無數的後人,也讓後人銘記,成為世界公認的航天英雄,為了紀念這位航天先驅,人們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山,這是月球上第一個以中國人命名的環形山,萬戶雖然沒有飛上天,但他的名字卻閃耀在天空。

有人飛上了天,有人在天上留名,這些中國人和星星一樣閃耀著光芒

和萬戶一樣在天上留名的中國人還有許多,他們或是著飛天的夢想,或是在探索茫茫的宇宙中作出過重大貢獻。

張衡是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他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用來測量地震的地動儀,地動儀是世界最早的地震測量儀器,雖然只能測出地震的大概方位,但它超越了世界同類科技約1800年。除了地動儀,張衡還發明瞭渾天儀,同時也是東漢渾天說的代表人物,被後人譽為科聖,由於他的突出貢獻,聯合國天文組織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這也是第一個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同時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張衡也成為中國在浩瀚天空中兩處留名的人之一。

同樣,在浩瀚天空中兩處留名的中國人還有祖沖之。祖沖之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對木、水、火、金、土等五大行星在天空運行的軌道和運行一週所需的時間,進行了觀測和推算,給出了更精確的五星會合週期,木星398.903日,與今誤差0.019日,火星780.031日,與今誤差0.094日,土星378.070日,與今誤差0.022日,金星583.931日,與今誤差0.009日,水星115.880日,與今誤差0.002日。他測定木星公轉週期為11.858年,與今測得的11.862年也相差無幾。在沒有任何科學觀測儀器的古代,能得到這樣精確的數據是確實不易。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紫金山天文臺將1964年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1888的小行星命名為"祖沖之星",1967年,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祖沖之的名字在浩瀚的天空中兩處閃耀著光芒。

有人飛上了天,有人在天上留名,這些中國人和星星一樣閃耀著光芒

在茫茫宇宙中留名的中國人當然不只這幾位,郭守敬是元代卓越的科學家,他在全國各地設立數十個觀測站進行全方位大規模的四海測量,在此基礎上推算得出一年的時間為365.2425天,精確程度同地球公轉週期相差無幾。他還主持《授時歷》的編著,創造和改進了十餘種天文儀器,著名的簡儀就是他創造的。為表彰他的傑出貢獻,國際月面地名命名委員會把月球背面西經134度、北緯8度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山。1977年,經國際小行星研究會批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把他在1964年發現的編號為201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郭守敬星”。

在探索茫茫宇宙的過程中,有人飛上了天,有人把名字留在天上,他們都和星星一樣閃耀著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