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國內房產類APP研究報告

房地產業不僅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時也事關著國計民生問題,近幾年房地產業的波動始終是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作為互聯網時代房地產業面向消費者的主要呈現形式,房產類APP改變了傳統地產經紀高度依賴門店的局面,不僅方便用戶隨時隨地瞭解房產信息、預約看房、查詢房價及周邊環境等,也成為開發商售樓營銷的最佳方式,實現以較低的成本獲取較高的轉化率。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國內房產類APP研究報告

目前,我國房產類APP也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門戶網站,如網易、新浪、搜狐等的房產頻道,主要為用戶提供房產資訊等內容;垂直平臺,如房天下、搜房網和中介起家的鏈家、我愛我家等,主要是提供房源信息、預約經紀人、房產交易等;綜合服務平臺如58同城和趕集網;地產開發商類,萬科、碧桂園等都通過APP打造物業服務、社區交流、品牌營銷和線下活動等。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對2018年Q2中國房產類APP的數據收集和整理,並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國內房產類APP的發展趨勢。

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國內房產類APP研究報告

我國的商品房主要有住宅商品房、商業營業用房和辦公樓商品房三種類型。2014年全國經濟下行,房產業從2009年的快速增長進入了增速放緩階段,房價下跌導致部分地產投機者退出,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較上一年有所下降。到了2015年,在去庫存和信貸政策寬鬆的背景下,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開始回升。

2016年,為刺激經濟消費增長,在央行貨幣“大放水”的情形下,資金再次流入樓市,帶動了房產行業的大繁榮。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再次快速增長,分別達到了157349萬平方米和11762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5%和19.5%。

到了2017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再次突破歷史,銷售面積達1694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7%,商品房銷售額133701億元,同比增長13.7%。當然,快速的增長的局面也會面臨一系列的政策調控,限購、限售、限價全面升級,預計201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增速會相應放緩。

互聯網房產行業的發展歷程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國內房產類APP研究報告

1998年住房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了自由交易的商品房時代;1999年新浪、搜房網、焦點房產網紛紛成立,方便了用戶網上瀏覽房產信息,此階段互聯網房產業處於萌芽期,多為門戶網站房產頻道;2003年焦點房產網併入搜狐公司,依託搜狐平臺的知名度,共同打造地產傳媒;2008年新浪房產頻道拆分並改名為新浪樂居,開始獨立品牌和垂直網站運營。

隨著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來襲,各家房產企業紛紛推出了房產交易APP。成立於2011年的房多多成為國內首家移動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同年安居客也推出手機APP;2013年口袋樂居APP上線,在互聯網金融盛行的趨勢下,樂居拍賣、搜房卡、房金所、天下貸等房產金融產品相繼誕生。

之後房產中介如鏈家、我愛我家和房地產開發商等紛紛擁抱互聯網,大量房產類APP產品出現,這一時段為互聯網房產的高速發展期。之後用戶習慣逐漸養成,帶動了房產金融、生活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形成。

安居客Q2新增下載量最高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國內房產類APP研究報告

通過對2018年Q2房產類APP新增下載量的統計,安居客以5417萬的新增下載量為行業內最高。成立於2007年的安居客以“幫助人們實現家的夢想”為企業願景,全面覆蓋了新房、二手房、租房、商業地產四大業務,2015年被58同城收購。

貝殼找房雖然誕生於鏈家內部,但不同於鏈家的垂直自營模式,其使命是締造平臺,聚合了全網的房源信息,同時也吸引了經紀人和經紀公司的入駐。其於2018年4月上線,短時間內便吸引了大量的用戶,Q2季度下載量為2728萬次,超過了母公司鏈家APP 1718萬的新增下載量。

自如是鏈家旗下的獨立品牌,擁有自如友家、自如整租、自如寓、自如驛、自如民宿及業主直租六大產品線,為用戶提供了租房、服務、社區全方位的服務,季度新增下載量為515萬次。

蘑菇租房的新增下載量最低,為112萬次,從品牌長租公寓起家,現與魔方、蛋殼、YOU+等多個公寓建立了合作關係,為管理方提供了系統管理工具、金融服務等,也為租客提供在線找房、簽約、支付、售後等一系列配套服務。願景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公寓”,努力實現房源與住房需求的最大化對接。

房源信息的真實性是用戶最在乎的因素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國內房產類APP研究報告

根據調查顯示,用戶在使用房產類APP時最看重房源信息的真實性,畢竟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假房源不僅浪費時間精力,降低了交易效率,還會對個人財產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當然,這也是早期中介和房產類平臺為了提高用戶量和流量常採取的做法,在假房源成為常態的情況下,最近幾年已有平臺開始以專注於真房源為賣點來吸引用戶,如鏈家的“真房源無水分”等口號。

其次,用戶對於品牌的口碑和知名度關注度也較高,佔據受訪用戶的52.1%,好的口碑無形中也增加了產品的競爭力,提升了品牌價值。另外,服務價格也是用戶非常看重的因素,畢竟事關自己口袋裡的錢,當然還有房源信息的多樣化和服務質量等,分別佔據受訪用戶的39.8%和31.6%。

房產類APP使用目的分佈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國內房產類APP研究報告

調查顯示,在用戶使用房產類APP的目的中,租房佔據比例最高,為69.7%,這不僅反映出租賃市場的龐大,也和租房的高頻率消費有關,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多數用戶會根據當前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不停的找尋能使自己更加滿意的房子,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價格亦或者環境等,都影響著租房的決策。

其次是買房和賣房,處於便捷性和交易流程透明化,用戶通常會先選擇瀏覽APP中的房源信息或者發佈房源信息,之後再和業主或者經紀人溝通聯繫,最終達成買賣目的;當然也有不少用戶時刻關心著房產資訊和樓市價格的變化,房產類APP便是最直接的渠道。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龐大的住房需求和火熱的樓市為房產類APP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提高了用戶的交易效率,並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成為了買房賣房租賃的主流商業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房產類APP在功能上趨於同質化,功能大而全,但不一定都符合用戶。近幾年,依託著大數據的優勢,房產類APP也更加深入的瞭解用戶需求,在滿足市場消費的同時,也開始注重提升服務的精準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