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買貴的錢幣,成了一桶金

那年買貴的錢幣,成了一桶金

(明末·興朝通寶)

前幾天一個剛入門的朋友來找我,

想詢問一下明末大錢的價格。

說著掏出了手機,

翻到一頁拍賣上,

是一枚興朝一分。

對於兩年沒怎麼碰這一塊的我來說,

看著鮮豔的綠色與藍色交融,

還有閃耀的硃砂結晶、紅斑鑲嵌期間,

直邊、字口清爽,

嗯,是熟悉的的坑口味道。

再看看直徑,46.2mm。

隨口就甩給朋友一句:

“六七百吧。”

過了幾秒後,

我感受到了啪啪的打臉聲,

曾經爛大街的品種,

如今成為了躍上四位的“大熱門”。

那年買貴的錢幣,成了一桶金

(南宋·隆興元寶)

01

浩子就不止一次地後悔過:

為啥我就賣得這麼早啊,

要是多存兩年就好了啊。

讓他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

還得從五年前講起。

那時候的咸豐星月,

印象中還不是很緊俏的品種,

浩子起初是玩六朝的,

結果作為南方人的他,

避免不了被清錢“逼婚”的命運,

這讓他不知所措,有點眩暈。

於是有人建議他玩咸豐大錢,

蘇局、福局、寶源、寶泉,

最終,

他拜向了星月五十、當百的石榴裙。

半年,磕磕絆絆地買了十個,

味道一流,字口清晰,

兩萬的投入,

成了他女朋友口中的虛無。

在那個星月普遍還是一千多的時候,

他感到了自己內心在瑟瑟發抖。

他決定轉手,

立刻、馬上、迫不急待。

他不會想到自己平推的代價,

是日後的無限回憶。

如今的星月五十、當百,

好品五六千,極品甚至上萬,

他不禁感嘆自己的沉不住氣,

自己當年真的就差那幾個錢嗎?

那年買貴的錢幣,成了一桶金

(清)

02

三年以後,

我永遠也忘不掉:

自己開明筒子的那一天,

和朋友天價搞了一斤,

一人半斤面對面開筒子,

美其名曰:互相傷害。

朋友下手不錯,

崇禎背青、天啟下工,

一連開出了兩三個。

我這邊倒是屌絲萬曆一把,

開到最後兩三個,

大泰隸昌強行上線。

儘管是有所收穫,

對於我們買的成本來說,

妥妥地是虧了一半。

當時兩個人相視一笑:

留著就當自己長一個開筒子的教訓吧!

時間,逐漸給我們補上了這一份差價。

曾經大家喊了多年的“潛力股”,

如今已經開始展現出了生機。

我們存下的錢幣,

狠狠漲了一波。

那年買貴的錢幣,成了一桶金

(明·天啟通寶)

03

認識一個學生“土豪泉友”大宇,

為了玩錢幣,

戒了小說、停了遊戲,

除了學習,就是擼幣。

作為一名忠實的先秦玩家,

在河北的尖首刀低谷的時候,

他用不到3000一把的價格,

收了五把爆字的尖首刀,

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超前購買。

隨著價格的穩定,

爆字的大尖首刀重新回到4000以上。

旁人都在為他的“撿漏”感到驚歎的時候,

他留下了最愛的一把,

將其他的四把作為自己接下去個人拍場的“啟動資金”。

他的超前投資,

成就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那年買貴的錢幣,成了一桶金

(先秦)

04

小玩家侃侃,

完成了從“爛大街”到“高大上”的轉型。

川坑大順背戶、騰衝坑興朝永曆,

都是南明玩家眼中的“爛大街”。

剛開始接觸錢幣時,

我和侃侃都愛南明,

掣肘於財力,

我只會象徵性地買一兩個湊品種,

而侃侃卻有不同的做法。

也許是真心出於喜歡,

也許是為了獲利,

他逐漸攢了四五十個大順、興朝。

給了他回報的,

也是時間與市場。

大順戶與興朝、永曆精美的工藝,

最終掩蓋了它們錢幣藝術的缺陷,

完成了向“高大上”的完美轉型。

剛玩錢幣半年的他,

也因此成為了玩家裡面的小土豪,

來自南明豐厚的收益,

成就了自己騎行川藏的夢想。

那年買貴的錢幣,成了一桶金

(明末·大順通寶)

05

浩子的後來,學會了沉穩,

只要買的時候尚存有一絲理性,

就不會有永遠的虧損。

浩子沉下心,

尋找自己喜歡的冷門品種,

他利用自己玩六朝時被燒得強大的“大腦”,

玩起了宋版,不怕煎熬。

大宇依舊在買賣中觀察,

尋找合適於以藏養藏的品種,

他相信一生中最偉大的事情:

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東西,

為自己創造價值。

那年買貴的錢幣,成了一桶金

(北宋·崇寧通寶)

總有一天,

當我們回想起自己在錢幣圈裡的“江湖往事”,

不管是誰,

都會有如下的這麼一段:

我曾經買某一品種買貴了,

但是這個品種後來火了,

那年買貴的錢幣,

變成了人生中的一次收益。

玩錢幣的人,

也許會遇見很多錢幣事故,

但是這些為人津津樂道的錢幣故事,

則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

那年買貴的錢幣,成了一桶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