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最美的山水月色,在哪個城?

你心中最美的山水月色,在哪個城?

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有好的山水和月色。

這心中的山月,

能讓我們暫時撇開世俗焦擾,

在急景流年裡找到體貼與陪伴,

在世俗追逐裡找到內心的清涼與安寧。

文 | 榕榕

▲主播/夏憶 配樂/李健 - 滄海輕舟

1

我對徐州的好感,

撇去它是我與先生幾年異地的中轉站的緣故,

還因為它的山水。

很少有北方工業城市,

如徐州願意花費心思,

在市中心留那麼大一片水域供人棲息的,

大到可以用浩渺來形容。

每次我從其他城市趕來,

都會第一時間赴同一家餐廳同一個位置,

因為那裡能看到這城市最好的湖和山。

風箏從水面高高揚起,

大人和孩子一起把腳踩在溫軟的沙子裡。

湖邊那尊沙丁魚罐頭似的雕塑一如既往的難看,

卻一點也不妨礙人們簇擁在這片山水下的雀躍歡喜。

我在等待先生的時候,

可以看到最好的陽光,

從粼粼灩灩的水波里折射出來,

融進對岸鬱郁翠翠的山嵐裡,

於是一路的僕僕風塵便被滌盪開,

點化出一顆柔軟心來。

山水便有著這樣的包容和智慧,

當你內心有不情願時,

當你有說不出的情愫時,

或只是嚮往著一處清淨時,

你毋寧去千山萬水中消磨時光。

它並非是老師,

卻給你無數的知解,

它並非是嬌慣孩子的慈母,

卻從不叫你空手而回。

你心中最美的山水月色,在哪個城?

2

從小媽媽就告訴我,

有山水的城市都有靈氣。

後來我慢慢理解,

這靈氣是這座城市的福氣。

山水讓城市的空間廣闊豐富起來,

像是與大自然締結了盟約,

賦予城市地理心理上的開懷,

也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擁有著性格上的潤澤與豐盛。

同樣的驚喜發生在淮北

這座我從未注意過的北方小城,

卻讓在我無意中與之相見後,念茲在茲。

小小的城,乾乾淨淨,

人不多,卻擁有三座山、六片湖、九條河。

山水間總能找到幾家品味不俗的館子,

有竹簾軟席、清茶暖風,

還有主人用漂亮小楷寫的今日菜單。

最讓我心動的是城中湖心的天然小島,

遠遠看去綠意盎然,

島上的植物們大葉粗枝地貼著水面肆意生長,

是城市裡難尋的天然與野性。

據說設計師特地取消了原本能讓人們上島的路,

如此一到黃昏,

無數的白鳥會揮著翅膀從城市的四面八方趕來,

棲於島上,在漸暗的天色下看,

像一顆顆星星落進了遠山。

小時候背的倆單詞“tranquil&idyllic”,

原以為自己忘記了,一到淮北就能浮上腦海,

我知道,這是陶淵明般的審美追求。

他在《歸去來兮辭》裡寫,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山裡面的雲,因為無心,

所以自然流動,有大美。

外出鳥兒疲倦了便會歸巢,

出自於本能,也是生命的自然而然。

太過在意採菊東籬下的地理距離,

急著要向外找尋,

便會失去悠然見南山的心境。

太過刻意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

最好的風景,

不是到達目的地的時候,

而是忘路之遠近,

在平凡生活事物中,

獲得相見歡,久處喜的心安。

你心中最美的山水月色,在哪個城?

3

臨水而居的城市總是迷人。

它們總讓我想起《青木瓜之味》裡,

穿白裙的有著細細腳踝的女子,

她躡腳踩過院落水窪的樣子,

像一捧月光靜靜流淌在河流上。

臨水而居的人們心地也更溫柔。

韓松落在《我口袋裡的星辰如砂礫》裡,

寫自己曾在曼谷的湄南河上坐船,

經過吊腳木樓和岸邊洗衣的人、洗澡的人,

還真切地看到一個衣衫破舊的孩子,

抓著一枝花,在低矮的房屋間急急奔走。

那種毫無顧忌的孩子式的走法,

讓他覺得自己也曾經如此迫切地,

想要把一朵花給誰。

木心也曾描述過這種心情,

他將之稱為“小步緊跑去迎接一個人的那種快樂。”

木心生在烏鎮,那是一個小橋側畔有青旗,

落花流水人家近的地方,

我曾猜想,幼年早慧的木心站在石橋上,

望著那蜿蜒的流水,是否會聯想到自己?

他因藝術入獄,被斬斷三根手指。

又因藝術,流亡海外半生。

一生不肯隨俗,

一生不肯辜負藝術對自己的教養,

在自己身上克服整個時代。

他的人生有太多關於水的智慧,

活著,走著,看著,流淌著,

卻沒有被阻隔的激奮,

也沒有半身泥沙,半身塵的沉重。

有的只是一場藝術的散步,

只是一場美學的流亡。

晚年他從國外回到故鄉烏鎮,

就像那蜿蜒的流水,

途徑一切後回到起點,

依舊是那樣的乾淨。

恰似他的生命溫柔而敦厚,

恰似他長途跋涉之後的歸真反璞。

你心中最美的山水月色,在哪個城?

4

中國南方的城市常見山水,

這時就得看月色好不好。

私以為黃浦江上的月色就不夠好,

不夠清爽,不夠俊逸,

像霓裳燈影反襯著的女人心事重重的面龐,

偏還施了厚粉,

猩黃黃糊作一團,欲蓋彌彰。

好的月色隔得不遠,就在江浙。

汪曾祺能寫出,像荸薺一般清甜可人的文字不是沒有道理的。

淮揚一帶的月色確是養人。

月光攀上城樓老街,

那一眼的光華彷彿在千年前便如此了。

小橋流水雖然勢微,

但比大河大江多出依人的親近,

踏過那月涼石階,

便可以在罩著暖燈的小攤邊,

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赤豆糊。

湖水可以偏瘦,

卻總有團團瓊花與月光在水面交映,

花瓣落到湖面上,泛起的漣漪安靜又綿長。

走在這樣的月色下,

像是與穿月白長衫的男子同行,

他隨時會折一枝月桂簪在你鬢邊,

你們可以一路不語,卻不用患得患失。

同理,還有蘇州的月色,

你叉開熱鬧的平江路往小巷深處走,

無需評彈的靡靡召喚,

也免去烏篷船的背景映襯,

只需你隨意一個抬頭,

那月亮便映在老房子飛翹起的屋簷上,

像等人的老燈,也像待拆的舊信,

一經打開,往事如昨,扣人心扉。

南京就更特別些。

不論四周起了多少高樓大廈,

一入夜,他的秦淮河兩岸就陷入一場集體的夢遊,

重新變回17世紀40年代初的樣子。

張岱筆下那些畫船簫鼓,開始影影綽綽,

茉莉花香的風,彷彿又吹開哪位女客的竹簾輕幔,

去傾聽桃花扇底的竊竊私語了。

可你一定神,董小宛、柳如是、李香君……

那些剛剛還浮現在眼前的群芳相,

又風流雲散捉摸不見,

只剩下眼前靜靜的河水和頭頂的月光。

還有那首著名的《秦淮景》被人淺淺唱著,

她們唱著我有一段情啊要給諸君聽,

然後話鋒一轉,唱起金陵風雅,

瞻園裡堂闊宇深,唱起白鷺洲上水漣漣,

卻始終不唱那是怎樣的一段情。

其實何須多言?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古今往來,

這水這月不知熨貼了多少樁密集的心事與沉重的足印,

讓人們悟出,

這世上所有的深情與相逢,

終是自我的完成,與君兩無干涉。

你心中最美的山水月色,在哪個城?

5

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有好的山水和月色。

它們是人生來便要努力在基因裡尋找的東西,

像自我、像真情、像故鄉。

韋羲在《照夜白》裡寫,

山水就是我們的信仰,山水之於中國人,

好比明月前身,中國人之於山水,亦如流水今日。

幾千年了,這種遙遙相望的依戀與追尋從未改變。

自古便如此,人們遊逸山水、或歸隱田園,

沒條件的便花中行樂月中眠,

有條件的就樂此不疲地建造屬於自己的園林。

人們把山水、月色都搬到自家的後院,

想離它們近些、再近些......

他們說房子用來安放自己的身體,

而園林用來安放自己的靈魂。

晚明的造園師計成,

在《園治》裡提到他最得意的絕活便是“借景”

說的是人們在有限的空間內,儘可能地見山見水。

比如在牆上鑿一個海棠形狀的窗戶,

或在合適的小山坡上建一座亭子,

人們藉此向外眺望,晚照、秋山、飛鳥、夕嵐,

便都能欣然遇見,萬物皆備於胸懷了。

我很喜歡“借景”這個“借”字。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能看到山水的房間,

但這個借字帶著人們有意識的挖掘與體會。

就像園有大小,牆有內外,

人們一輩子走的路、去的地方、

經歷的事終究有限。

但能不能借到“景”取決於,

有沒有主動地在心上開一扇窗,

因為心在眼在,最好的月色和山水,

永遠在人們的心裡——

它們是在城市裡留一座島給白鳥的慈悲,

是月下相伴一程的知心,

是小橋流水處擦肩而過的陌生溫暖,

是分享一朵花開的喜悅,

是追至千古的尋問與共情,

是獨與天地精神之往來的禪意。

當我們有意識地在山水中,

找到契合的生命經驗,

整個意識都被放到巨大的空間中,

頓覺生命遼闊,天地有情。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

最後一句“落月搖情滿江樹”,

說的便是這一個情字吧!

這心中的山水與月,

能讓我們撇開世俗焦擾,

在急景流年裡找到體貼與陪伴,

在世俗追逐裡找到內心的清涼與安寧。

這其間體會到的美好,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你若是能看到,便是福氣。

你心中最美的山水月色,在哪個城?

本期作者: 榕榕,好好虛度時光簽約作者。堅信美是抵禦無聊生活最好的藥。個人公共號:徽履(ID:huilv2015)

你心中最美的山水月色,在哪個城?

-END-




你心中最美的山水月色,在哪個城?

請郵件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