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武夫想做詩,遭遇皇帝和大臣恥笑,他張口賦詩一首,衆人伙呆

一介武夫想做詩,遭遇皇帝和大臣恥笑,他張口賦詩一首,眾人夥呆

農民種瓜點豆,收成不盡相同;廚師炒菜燉肉,味道各有千秋。

同樣的市場,不同的商人有不同的眼光兒;同樣的景物,不同的詩人寫出不同的詩行兒,人無論幹什麼都不該停滯在沾沾自喜的階段,站在自以為是的高度上不下來。

須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所謂“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一介武夫想做詩,遭遇皇帝和大臣恥笑,他張口賦詩一首,眾人夥呆

南北朝時,有一天,南梁武帝在文華殿宴請群臣。

席間,武帝命佐僕射(相當於宰相)沈約主持吟詩,以助酒興。

沈約自恃詩才過人,便提議以“敬”為韻。“敬”韻不多、且為險韻。武帝稱奇,二人便邀一些文士開始遊戲。

這時,武將曹景宗被冷落到一旁,他心裡很不服氣。

於是藉著酒勁兒要求算他一個。沈約與武帝二人把嘴一撇,勸其別當眾出醜丟人:“你本來一介武夫,騎馬衝鋒是你的份內事,這聯句吟詩嘛,就不勞你摻和了。”

一介武夫想做詩,遭遇皇帝和大臣恥笑,他張口賦詩一首,眾人夥呆

此時曹景宗已大醉,強烈要求摻和摻和:“我非作不可。”武人的驢勁兒上來啦,武帝無奈令沈約告訴他遊戲規則。

一介武夫想做詩,遭遇皇帝和大臣恥笑,他張口賦詩一首,眾人夥呆

沈約一臉鄙夷,嘴角掛著一絲陰冷的笑:“曹將軍,‘敬’韻本為險韻,可用之字大家基本用完了,用過的你不能重複,現僅剩下‘竟’、‘病’二字,您看……”

曹景宗望了望高高在上、冷眼俯視的沈約;朗聲一笑,操筆立成:“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竟。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眾人撫掌喝彩,武帝頷首之餘多少有些羞愧。

沈約老臉發熱,趁人不備,溜下高臺找地方買退燒藥去了。

曹景宗,字子震河南新野人,南北朝著名將領,幼年時善於騎射,喜好打獵,成年後追隨太尉陳顯達攻打北魏,率兩千人打敗了北魏軍隊四萬人,以驍勇善戰聞名於世。

曹景宗先後在南齊、南梁任將軍、刺史等官職,受封竟陵縣侯。天監五年(公元506年),曹景宗同豫州刺史韋睿馳援徐州刺史昌義之,再次大敗北魏。

天監七年,曹景宗被朝廷任命為中衛將軍、江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病逝,享年五十二歲。

一介武夫想做詩,遭遇皇帝和大臣恥笑,他張口賦詩一首,眾人夥呆


分享到:


相關文章: